2025年江苏南通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chén)   狡xiá)   干)   轻怕重(niān

B.)   甲(kuī)   惚(huǎng) 花团锦chù

C.然(chàng戒(chěng)   恿(sǒng)   堂大笑(hòng

D.跚(pán怪(zhēn伏(juǎn)   神采奕(

2、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老师,你好》中,起初性格各异、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老师的教育感召下,走向了成熟。开心相聚的那天,师生们共享天伦之乐。

B.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因地制宜,发展地方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C.优秀的演员,只用声音就能把剧中人物的情感展现得惟妙惟肖

D.四百米接力赛最后一棒,我和李明摩肩接踵,顺利完成交接,最终我班获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ɡènɡ)   息(qì)   引(háng) 络不绝(yì)

B. (hè)   怒不可(è) 然自得(yí) 悔(chàn)

C. 玩(xì)   有人知(xiǎn)  案(dú) 伏(zhé)

D. 误战机(yí)  如(bì)   高瞻远(zhú)  愧(zuò)

4、初中毕业会上同学们纷纷用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的凌云壮志(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D.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B. 庄子,名周,春秋时宋国人,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庄子》。

C. 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历史,共一百三十篇。

D. 古人作品命名形式多样,有以地域命名的,如《柳河东集》;有以官职命名的,如《杜工部集》;有以字号命名的,如《东坡乐府》。

6、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 何以战   B.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 甚矣,汝之不惠   D.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唯有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④⑤①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不责碎玉吏

韩魏公在大名,有人献玉盏两只,表里无瑕,世之绝宝也。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酌酒对客。俄为一吏触倒,玉盏俱碎,坐客愕然,吏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顾吏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坐客叹服。

【注释】①大名,地名,北宋时大名府又称北京。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俄为一吏误触   俄:一会儿   为:被。

B.吏伏地待公   罪:动词,治罪。

C.吏曰   顾:回头看。

D.汝误也,非   故:事故。

【2】翻译: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

【3】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韩魏公对两只玉盏的珍爱?谈谈你对韩魏公的看法?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完成题目。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______诗,全诗紧扣一个“______”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2一个“______”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______”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4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默写

1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

2三十年以来,

3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   ,继续前进。

4亲朋无一字,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阅读相关文字,按要求答题。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1)文段选自《______》。这封信的内容由______(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

(2)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至少写两个方面)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带白蘑菇回家

⑴妈妈爱吃蘑菇。

⑵到青海出差,在幽蓝的天穹与黛绿的草原之间,见到点点闪烁的白星。那不是星星,是草原上的白蘑菇。

⑶路旁有三三两两的藏胞,坐在五颜六色的口袋中间,仰着褐色的面庞,向经过的汽车微笑。袋子口,颤巍巍地露出花蕾般的白蘑菇。

⑷从马岛运回的途中,我买了一袋白蘑菇,预备两天后坐火车带回北京。

⑸回到宾馆,铺下一张报纸,将蘑菇一柄柄小伞朝天,摆在地毯上,一如它们生长在草原时的模样。

⑹服务员进来整理卫生,细细的眉头皱了起来。我忙说,我要把它们带回去送给妈妈。服务员就暖暖地笑了,说您必须把蘑菇翻个身,让菌根朝上,不然蘑菇会烂的。草原上的白蘑菇最难保存。

⑺听了服务员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在空气中。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她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⑻进了卧铺车厢,我小心翼翼地把纸箱塞在床下。对面一位青海大汉说,箱子上捅了那多的洞,想必带的是活物了。小鸡?小鸭?怎么没听见叫?天气太热,可别憋死了。

⑼我说,带的是草原上的白蘑菇,送给妈妈。

⑽他轻轻地重复,哦,妈妈……好像这个词语对他已十分陌生。半晌他才接着说,只是你这样的带法,到不了兰州,蘑菇就得烂成污水。

⑾我大惊失色说,那可怎么办?

⑿他说,你在卧铺下面铺开几张纸,把蘑菇晾开,保持通风。

⒀我依法处置,摆了一床底的蘑菇。每日数次拨弄,好像育秧的老农。蘑菇们平安地穿兰州,越宝鸡,直逼郑州……不料中原一带,酷热无比,车厢内闷热如桑拿浴池,令人窒息。青海汉子不放心地蹲下检查,突然叫道:快想办法!出黑汁了,而且蘑菇表面已生出白膜,再捂下去,就不能吃了!

⒁我束手无策。青海大汉二话不说,把我的白蘑菇,重新装进浑身是洞的纸箱,我说,这不是更糟了?他并不解释,三下五除二,把卧铺小茶几上的水杯食品拢成一堆,对周围的人说:烦请各位把自家的东西,拿到别处去放。腾出这个小桌,来放小箱子。箱子里装的是咱青海湖的白蘑菇,她要带回北京给妈妈。我们把窗户开大,让风不停地灌进箱子,蘑菇就坏不了啦。大家帮帮忙。我们都有妈妈。

⒂人们无声地把面包、咸鸭蛋和可乐瓶子移开,为我腾出一方洁净的桌面。

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白蘑菇黑色的汁液,渐渐被蒸发了,烘成干燥的标本。

⒄青海大汉坐的窗口是迎风的一面,疾风把他的头发卷得乱如蒿草。若不是为了这一箱蘑菇,窗子原不必开得这样大。我几次歉意地说同他换换,他一摆手说:草原上的风比这还大。

⒅终于,北京到了。我拎起蘑菇箱子同车友们告别,对大家说,我代表自己和妈妈谢谢你们!大家说,你快回家去看妈妈吧。

⒆由于路上蒸发了水分,白蘑菇比以前轻了许多。我走得很快,就要出站台的时候,青海汉子追上我,说,有一件很要紧的事,忘了同你交代——白蘑菇炖鸡最鲜。

⒇妈妈喝着鸡汤说,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

(选自《毕淑敏散文》)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填空。

听说“我”要把白蘑菇带给妈妈后,服务员“___________”;大汉“轻轻地重复,哦,妈妈”;人们“_____________”。他们在听说之初有这样的表现,一是因为___________;二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⒃段画线句。

风呼啸着。郑州的风,安阳的风,石家庄的风……穿箱而过。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⑺段中加点的词语。

她帮我找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3】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句“青海的白蘑菇味道真好!”这句话的理解。

【4】“妈妈”一词在文中反复出现,请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在内容和结构上的用意。

14、   

①村里人都说玉叶婶的八字好,一儿一女一枝花,乐乐呵呵赛菩萨。儿子在乡下,女儿嫁到了城里。玉叶婶嘴里说着“乐什么乐呀”,心理却喜滋滋的。但自从孙子虎虎出生后,乐固然是乐,可玉叶婶每天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

②虎虎两岁了,要多淘气有多淘气,一刻也不让人消停。不是要吃东西就是要喝水,不是要玩玩具就是要把尿。刚刚收拾干净的屋子,一会儿就被他搞得一片狼藉。有时吵着要看电视里的动画片,有时非要奶奶带到外面去玩,到了外面不想走路又要人抱着。到了午睡的点上,不在旁边唱上至少半个小时的摇篮曲,他是不会闭上眼睛的。这小家伙脾气还挺大,稍不如意就又哭又闹。儿子儿媳都在村办工厂上班,每天很忙。玉叶婶除了带孙子外,还要负责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饮食,以及衣服的洗晒。一天到晚,玉叶婶几乎没有安宁过。就这样辛苦,儿媳还不满意。以前玉叶婶心里郁闷还可以找老伴诉说诉说,去年老伴去世后,玉叶婶无论有多大的委屈,只能憋在心里。

③星期天这天,又是玉叶婶忙碌的一天,趁天气好,玉叶婶把儿子儿媳床上被子拆洗了。刚准备歇歇,孙子又喊着要吃苹果,玉叶婶赶忙又去削苹果。孙子吃了苹果后,一个人趴在地上玩小汽车去了,玉叶婶这才有了歇口气的空档。玉叶婶捶了捶酸痛的腰部,自言自语地说:“要是有个地方让我去休息几天就好了。”

④也许真的有心灵感应,这时客厅里的电话响了。是玉叶婶的女儿打来的。女儿说:“娘,我想接你到我这里住几天,好吗?”女儿几年前嫁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城市,玉叶婶很少到她那里去,一是家里事多脱不开身,二是路途太远不方便。最近去的一次还是三年前女儿生孩子时。现在听说女儿要接她去住几天,玉叶婶顾不了那么多,先轻松轻松几天再说,玉叶婶忙不迭地答应:“好吧。待我与你大哥大嫂打声招呼!”

⑤等儿子儿媳下班回来后,玉叶婶把自己决定到女儿家住几天的想法跟他俩说了。儿媳似乎很不满意,说:“娘,你走了,那虎虎怎么办?”玉叶婶说:“我只去一个周的时间,这几天你们想想办法。”儿媳语气冷淡地说:“我们都要上班,能有什么办法?”这时儿子说话了:“算了,娘这段时间太辛苦了,就让她到妹妹那里去玩几天吧,虎虎我就让同事的奶奶带几天。”儿媳这才没有说什么。

⑥第二天一大早,玉叶婶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带了几样外甥女玲玲爱吃的乡下特产,坐火车出发了。一路硬座的颠簸,一路车厢的嘈杂,都没有影响玉叶婶的心情。玉叶婶望着窗外,广阔的田野上铺展着成片的绿毯,那绵延的山峦跳跃着跑向车尾。她在盘算着,到了女儿家后,要好好做一回客人。让女儿女婿带自己到城里几个有名的景点看一看,让女儿好好弄几餐饭给自己吃一吃,好好享受享受几天“饭来张口”的轻松日子。想到这里,玉叶婶不知觉地笑了。

⑦傍晚的时候,玉叶婶到了女儿所在的城市。女婿开车到车站接到了她。虽然坐了一整天的火车,但玉叶婶却不觉怎么累人。

⑧到了女儿的家,玉叶婶满面笑意。一进门女儿就上前一把拉住她的手说:“娘,可把你盼来了。单位批准我和玲玲她爸一个星期的假,从明天开始我俩要到外地度假一周。本想带玲玲一起去的,可是她太淘气,带着是个累赘,我们也会玩得不尽兴,所以就留在家里。叫你来就是想让你帮我们照看她几天。”玉叶婶望着女儿,笑僵住了,嘴张了几次,半天没有吐出一个字。

⑨毫无疑问,接下来又是一个周的忙碌和劳累。

⑩一个周后,女儿女婿回来了,本想留玉叶婶再住两天,可是儿媳的电话来了,催她回去。玉叶婶只好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乡下。

一回到家,儿媳就将孙子虎虎抱到了玉叶婶面前,说:“娘,你开心地玩了这么多天,现在更有劲照看虎虎了吧?”

玉叶婶叹了口气,抱过宝贝孙子,在额头上亲了一口,在心里说:“谁叫咱是娘呢!”

【1】文中第④段插叙了玉叶婶的什么往事?有什么作用?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玉叶婶望着女儿,笑僵住了,嘴张了几次,半天没有吐出一个字。

【3】文章结尾用娘的一句话来结尾,让人读来感慨万千,说说这样结尾的妙处。

【4】文中的“玉叶婶”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5】村里人都说玉叶婶“赛菩萨”,可感觉就是“累”。你是认同哪一个说法?请谈谈你的看法。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请以《最   我的那个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