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先秦文化元典不仅生动记录了古圣先贤对于生命的理解认知
②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赋予了强大的精神功力
③而且还为人类生命意识的形成提供了源头活水
④并将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赓续传承,永远发扬光大
⑤同时也不断昭示人们要理解生命真谛、丰富生命内涵、创造生命价值
A.①③②⑤④
B.①③⑤④②
C.①③⑤②④
D.①③②④⑤
2、下列对文章和著作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臧克家,本文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刻画了一个很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B.《卖油翁》的作者是唐代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
C.《老王》的作者是作家、翻译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是小说《围城》的作者。
D.《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某老教授在询问对方家人情况时说)令尊身体可好吗?令弟大学毕业分在哪里?令郎小学毕业了吧?
B. (听说朋友要来访)老王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明天我一定在府上恭候各位光临。”
C. (某市长在看望人大代表时说)诸位代表,你们辛苦了,我代表全市人民感谢你们!”
D. (某杂志社在征文通知中写道)凡参加此次征文活动者,我社新出版的诗集《沃土》就任你挑上一本了。
4、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放下烟酒,拿起清茶,获得的是健康。放下手机,拿起书籍,获得智慧。_____________。放下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欲望,拿起_____________,获得的是干干净净的人之本性。
A.放下懒散,拿起礼让,获得的是充实 两袖清风的精神面貌
B.放下懒散,拿起忙碌,获得的是胸怀 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C.放下计较,拿起礼让,获得的是充实 两袖清风的赤子之心
D.放下计较,拿起忙碌,获得的是胸怀 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
5、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晕(yùn) 静谧(mì) 肥硕(suò) 枯涸(hé)
B.确凿(záo) 攒成(zǎn) 怅然(chàng) 虐待(lüè)
C.嗔怪(chēn) 狭隘(ài) 贪婪(lán) 坍塌(tān)
D.怂恿(sǒng) 蜷伏(quán) 酝酿(liàng) 吝啬(sè)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
②暗杀了人,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③无耻啊!无耻啊!
A. 设问 引用 反复 B. 反问 比喻 反复
C. 反问 引用 反复 D. 设问 比喻 反复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莫言从“内部”________中国社会,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挖掘了其中最隐秘的真实。
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________。
③以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代表的一大批平凡人物,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________了沉沦在冷漠与麻木中的人们。
A.审视 期待 警醒 B.审查 期盼 唤醒
C.审查 期待 唤醒 D.审视 期盼 警醒
8、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疑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二)苏轼生十年,父淘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左佩刀,右备容臭/前人之述备矣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增益其所不能
D.腰白玉之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一)文中宋濂的“嗜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两个语段,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哪些学习的方法?
9、古诗阅读。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①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①驼褐:用驼毛织成的衣服。
两首诗都写“早行”,但诗中都没有出现“早行”两个字,试找出体现“早行”的景物并分析景语中蕴含的情语。
10、结合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名城保护·大家谈——
权威专家解析新版《条例》和保护工作要点
主旨报告“名城保护·大家谈”环节,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北京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邱跃,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单霁翔,清华大学教授、三山五园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郭黛姮,《中国水利史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蔡蕃,分别围绕“推进法制建设 保护历史名城——重新制定的《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解读”“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需要你我共同参与”“‘三山五园’为什么是国家金名片”“从北京城河湖演变史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作主旨报告。
整体保护·青年说——
青年专家学者齐聚,探讨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实践和未来探索方向
自由论坛“整体保护·青年说”环节,齐聚不同研究方向的青年专家学者,探讨新版《条例》指导下,新时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实践和未来探索方向。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处主任科员陈晶、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首都功能规划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李楠、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研究所主任工程师赵幸、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张晓光,四位青年专家学者围绕讨论议题“《条例》实施背景下,重点区域的保护重点和探索方向”,结合自身研究成果与探索实践,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万金红,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汤羽扬教授工作室建筑师刘昭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副教授刘剑刚,三位青年专家学者围绕讨论议题“《条例》实施背景下,三条文化带的保护重点和探索方向”,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和探索实践展开了广泛交流与探讨。
三山五园保护·少年志——
集合遗产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在校学生,全面展示历史文化保护的教育探索和实践“三山五园保护·少年志”环节,旨在向青少年儿童传播和科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知识和理念,以增强社会整体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责任感。
香山公园副园长康玲从香山慈幼院讲起,向大家娓娓道来静宜园的劫后新生。清华附中老师介绍了清华附中“走进圆明园”创新课;颐和园副园长秦雷介绍了颐和园青少年研学规划;现场还展示了海淀、东城等区在2020年疫情期间开展的关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三山五园相关“云课堂”教学。此外,101中学高一学生顾兰蕙作为少年代表,作了题为《圆明园福海的保护与开发》的演讲,获得专家老师们的鼓励与赞扬。
在活动的最后,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学生进行了《少年中国说》朗诵,领导专家为中小学生颁发“三山五园小守护者”证书,希望此次活动在他们心中播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种子,并能随他们一起成长,不断生根发芽,并长为参天大树。
(材料来源:光明网2021-03-22)
(1)“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环节,主持人在主旨报告正式开讲前,诙谐幽默地说了句“下面,就名城保护这一话题我们掌声欢迎大家告诉大家!”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里的“大家告诉大家”是什么意思?
(2)“整体保护·青年说”部分的第三段划线句子中,有标点使用不规范的地方。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3)老师布置了一项“我是北京名城保护小使者”的主题任务,要求同学们以微信的形式向身边的同龄人宣传北京名城保护的意义。请你拟写一段微信文字完成任务。
1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②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③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___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⑤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巴山楚水凄凉地,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⑦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醉翁亭记》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文的核心要义,为写景抒情定下了基调。
②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同学准备写一篇观点为“只有探索才能知道答案”的演讲稿,请你帮他从《海底两万里》或《鲁滨逊漂流记》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其相关故事来印证这一观点。(不少于80字)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一种火蚂蚁,它们原生于巴西沼泽地带。每一个夏天,火蚁在地下的家都会被洪水淹没。世界那么大,如果蚂蚁被分开,它们就不会再在一起了。而且,除了它们的女王,其他蚂蚁都是不育的。如果它们彼此分离,就像我们的细胞一样,只可能活一会儿,但终归会死。所以,蚂蚁“黏”在一起是一件生死攸关的事。
被水淹的时候,它们会建一个蚂蚁筏子。筏子的材料像木头,木头的密度比水小,能漂浮在水上,但是火蚁的密度比水大,它们是怎么漂在水上的?
蚂蚁的眼睛不好,也不太会游泳,你觉得如果蚂蚁被水淹没将会是一场灾难。科学工作者实验时用了十只蚂蚁,却没有蚂蚁死掉。将数量提高到一百,一千,一万,甚至十万只,都没有蚂蚁死掉。
它们有六条腿,腿短,身体的株距也小,它们彼此相连组成一个自然的防水层,像人穿的裤子。身体间的空隙里有小气泡,可以不让水进去。筏子外面的蚂蚁会挡住水,让里面的蚂蚁保持干燥。每只蚂蚁都紧紧地拉着与它相邻的另一只不放松,如果一只蚂蚁放松了,水就会流进筏子,筏子湿了,就会变重,从而导致整体沉没。想要活着,就得合作。
蚂蚁筏子分两层,上层压着底层。底部会有一些气泡,气泡的表面积大,蚂蚁把它当作氧气瓶,呼吸里面的空气。
对小蚂蚁筏子来说,在水里是很危险的,有石头,也有雨滴,但有时候蚂蚁筏子会在水上漂三个月。
我们已经知道蚂蚁的身体是防水的,它还有一项能力,是自我修复。我们发现很多蚂蚁筏子既像流体,同时也是固体。如果碰到一块石头,筏子会像弹簧一样,反弹在石头上。
这是因为蚂蚁的肌肉可以储存能量,像汽车的保险杠。如果雨滴掉在蚂蚁筏子上,蚂蚁筏子不会湿,这是因为蚂蚁会让水从筏子中间流出来。
单个蚂蚁像固体,为什么很多蚂蚁在一起会像流体呢?蚂蚁拥抱在一起,它们会感觉到雨滴的力度,所以它们会慢慢“松手”。如果它们不松开,它们会被轧死。雨滴流出后,它们会再“携手”,就好像一个人跳入水中,水会分开,然后水又会合起来。
材料二:
蜗牛足部有一个特殊的结构,被称为活板,就相当于蜗牛壳的大门。蜗牛一旦预感到危险,就会把自己的身体缩回蜗牛壳中,用活板封住蜗牛壳的口,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直到它感觉到警报解除,才会再次出来活动。那么蜗牛在壳中一次能待多久呢?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可能。躲在壳里的蜗牛可以将自己的代谢速率降到极低的程度,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
在日本,有一种叫蚤蜗牛的蜗牛,它们可以“迁徙”——从一座岛屿迁移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另一座岛屿上。大家都知道,蜗牛行动极其迟缓,每天的生活区域通常只有几平方米,蚤蜗牛难道能借助什么神秘力量“飞”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
科学家最终揭开了谜底。有一种叫暗绿绣眼的鸟特别喜欢吃微小的蚤蜗牛,但有一小部分的蜗牛被鸟吞食之后,能忍受住鸟儿的消化液,最后随类便被鸟儿排出体外而逃生。
日本研究人员裕也一郎说:“我们发现大约有15%的小蜗牛经过鸟儿的消化后,仍然能活着。它们借助鸟儿的足、肠胃,抑或是龙卷风,被散布到更加广阔的区域。”动物的消化液腐蚀性极强,能将钢铁溶化,一些看似弱不禁风的蜗牛却能在其中安然无恙,并借助“鸟的翅膀”成功地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别出心裁的生存策略。
在我们的意识中,快速、攻击、凶猛是强者的象征,但自然界的逻辑似乎并不如此,不然,缓慢、羸弱、渺小的蜗牛为何也能在“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下生生不息?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蚂蚁的眼睛不好,也不太会游泳,但蚂蚁的身体是防水的。
B.蜗牛在壳中一次甚至能待上几年,是因为蜗牛可以将自己的代谢速率降到极低的程度。
C.蚤蜗牛被鸟吞食之后,都能忍受住鸟儿的消化液,最后随粪便被鸟儿排出体外而逃生。
D.蜗牛能借助鸟儿的足、肠胃,抑或是龙卷风,被散布到更加广阔的区域。
【2】阅读材料一,概括火蚂蚁密度比水大还能漂浮在水上的原因。
【3】材料二作者在文末写道:“在我们的意识中,快速、攻击、凶猛是强者的象征,但自然界的逻辑似乎并不如此。”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结合材料一来谈谈你的看法。
1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①每至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国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与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不是要选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有删改)
【1】文章开头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有什么作用?
【2】阅读第④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曾国藩们”是怎样的一类人。
【3】第⑤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________,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4】如何理解文章题目“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5】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从一个方面谈谈你因阅读而发生的改变。
15、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21年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揭晓,他们中有医生、志愿军、快递员、首席总设计师、学者、农民……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岗位和领域。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里,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篡幕感人至深的场景,以凡人之力共同书写了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们感动了中国,也温暖了我们每一个人。
请以“感动”为话题,自拟题目,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和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②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
③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