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部首,组新字。
兆:(_____) (_____) (_____)
圭:(_____) (_____) (_____)
寺:(_____) (_____) (_____)
肖:(_____) (_____) (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她坐在xiǎo tǐng( ) 的chuán shāo( ),欣赏两岸的风光。可惜,不一会儿,天就黑了,周围渐渐chén jì( ),只有mǎ tóu( ) 的dēng tǎ( ) 在闪烁着微弱的光。
3、比一比,再组词。
鸟(_________) 植(_________) 精 (_________)
乌(_________) 值(_________) 睛 (_________)
4、在此次系列活动中,同学们兴致高昂,沉浸在品读精彩故事中。很多同学们喜爱《西游记》中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在活动中交流了自己喜欢的人物,并且举办了猜谜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人物。
(1)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__________
(2)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 _______________
(3)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___________
(4)碓嘴初长三尺零,獠牙觜(zuǐ)出赛银灯。一双圆眼光如电,两耳扇风唿唿声。______
5、积累运用。
1.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_____;蓄须明志,坚决不为日本人唱戏的_____;为人间拿取火种的______。
2.醉卧沙场君莫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其中,“________, ________”两句以写景为主,“________, _________”两句说理为主。
6、阅读理解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意象中可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儿歌,回答问题。
小兔小兔轻轻跳,
小狗小狗慢慢跑,
要是踩疼了小草,
我就不跟你们好。
【1】选音节填在儿歌中的“”里。
le nǐ tù
【2】儿歌中没有出现的小动物是 (_________)
①小狗 ②小兔 ③小猫
8、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下列各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9、阅读《赶海》,完成习题。
①小时候
妈妈对我讲
大海就是我故乡
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不由自主地想起赶海的趣事。
②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有幸跟爸爸去青岛旅游,爸爸说要带我去赶海,我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地往回流,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愤)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③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还有的捡贝壳……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hēi),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我高兴得跳起来,那边一个小伙伴儿,正埋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小螃蟹不甘束手就擒(qín),正东逃西(窜、串)哩。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áo)夹住了他的手。咦,怎么我的脚也痒(yǎng)痒的?(底、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lǔ),(再、在)也神气不起来了。
④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满(载、裁)而归,我也提着“战利品”跟着爸爸往回走。海凤吹(拂、佛)着,我感到舒服极了。我一边走,一边哼(hēng)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1】在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的方框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
【3】短文中的“武将”指__________;“战利品”指__________。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作者赶海过程中哪里写得最有趣?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石笋的“笋”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________这是什么________那是什么________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________动物以有宫室________器用________名目有四十多________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看—________ 黑暗—________
【4】找出写内洞很黑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颗小豌豆
有一个豌豆荚,绿莹莹的,里面住着五颗豌豆。
最大的一颗说,他要跑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谁也追不上他。
第二颗说,他要飞到太阳里去,那才神气呢!
还有两颗懒洋洋地说,他们滚到哪儿,就在哪儿睡一觉。
最小的一颗呢?他想了想说:“我要是给人家做件好事,就高兴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豌豆长大了,长结实了。五颗豌豆滴溜溜一齐滚了出来。最小的一颗豌豆,被一个小男孩用弹弓弹到了阳台的一条裂缝里,那裂缝里有点儿泥巴,上面还长着青苔。这颗小豌豆就在这儿住下了。
在这座小楼里,住着一个小姑娘,脸瘦瘦的、黄黄的。她在床上躺了一年了,坐也坐不起来,全身一点力气也没有。妈妈以为她快要死了。多可怜的小姑娘!
春天到了,小姑娘真想出去瞧瞧,可是不行。她躺着一动也不能动,只好睁大眼睛,呆呆地望着窗外的天空。
忽然,她看见阳台上有一点绿色的东西在晃动,就叫了起来:“妈妈,您快来瞧瞧,那绿的是什么?”
妈妈一看:“啊,是一颗小豌豆,长出小叶子来了。”
小姑娘看见了绿色真高兴。她请妈妈把床移到窗旁,这样,她就可以更清楚地看着小豌豆一天天地长大。她还请妈妈插上根小棍儿,把小豌豆的芽给支起来,又拉了一根线,好让小豌豆的藤沿着线往上爬。
小姑娘看着小豌豆猛劲儿长,笑吟吟地说:“小豌豆啊小豌豆,你长得真快,我也会跟你一样,长得又快又好。”可不是嘛,小姑娘的脸色好多了,她居然还能自己坐起来呢。
一天,小姑娘醒来,朝窗外一看,呀,小豌豆开出了一朵紫红色的小花,她高兴极了!她扶着窗台,慢慢地,慢慢地, 竟站了起来!
小豌豆轻轻地点着头 好像在说 我让你看到绿色的叶子 让你看到紫红色的花 你跟我一样 长啊 长啊 长得好起来 我就非常高兴了
【1】找出文中两个ABB式的词语,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
【2】最小的一颗小豌豆的愿望是什么?用“ ”画出来。
【3】给短文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4】“小姑娘看见了绿色真高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她扶着窗台,慢慢地,慢慢地, 竟站了起来!”你从加点词中体会到了什么?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这颗最小的豌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其他四颗小豌豆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大胆猜测一下,选择其中的一颗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段二。
①由此使我想到,尽管我收集到的东西已很丰富,但匮乏的东西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刚才提及的墨水就是其中一种,另外还有铲、镐、铁锨一类的掘土翻地之物,以及缝纫用的针线等。至于缺乏内衣之类的,我却很快就习惯了。
②由于缺乏工具,我进行每一项工作都非常艰辛。所以我把一道小小的木栅或围墙做完,也花费了大约一年的工夫。那些木桩很重,非常难搬动,我用很长时间才在树林里把它们砍好削好,至于把它们搬回来,那就更费时间了。因此,我差不多要花两天时间砍下一根木桩并拖回来,花一天才能把木桩打进土中。我最初用一根很重的木头打桩,后来才想起用那些铁锹。可是,打木桩的工作仍然是那么艰辛而乏味。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收集( ) 匮乏( ) 艰辛( )
【2】本文段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二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 ”划出来。为了说明清楚,作者例举了做“木栅或围墙”这件事遇到的困难,按先后顺序有: 难、搬树难、 难。
【4】想一想,主人公做木栅或围墙的目的是__________,他目前在岛上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是( )
A.解决生存困难 B.提高生活质量 C.丰富精神生活
【5】平常看起来非常便宜、易得的墨水、针、线、铲等工具,在荒岛上却十分宝贵,这说明脱离了人类文明,一个人在孤岛上很难生活。如果是你流落荒岛,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呢?展开想像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1】课文有(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句话。
【2】在文中找出下列字的反义词。
下——(_____) 大——(_____)
短——(_____) 低——(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阳光像______________。
(2)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____________。
(3)因为有了阳光,________更绿了,________更高了。
【4】有了阳光,世界会( )。
A.寸草不生 B.一片黑暗 C.更加美好
14、 课外阅读
悠悠寸草心
日本一名牌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大公司。社长审视着他的脸,出乎意料地问:“你替父母洗过澡擦过身吗?”“从来没有过。”青年老实地回答。“那么,你替父母捶过背吗?”青年想了想:“有过,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那次母亲还给了我10元钱。”
在诸如此类的交谈中,社长只是安慰他别灰心,会有希望的。青年临走时,社长突然对他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刚才你说从来没有替父母擦过身,明天来这里之前,希望你一定要为父母擦一次。能做到吗?”这是社长的吩咐,因此青年一口答应。
青年虽然大学毕业,但家境贫寒。他刚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从此,母亲为人做佣拼命挣钱。孩子渐渐长大,读书成绩优异,考进东京名牌大学。学费虽然令人生畏,但母亲毫无怨言,继续帮佣供他上大学。直到今日,母亲还去做佣。青年到家时,母亲还没回来。母亲出门在外,脚一定很脏,他决定替母亲洗脚。
母亲回来后,见儿子要替她洗脚,感到很奇怪:“脚,我还洗得动,我自己来洗吧。”于是青年将自己必须替母亲洗脚的原委一说,母亲很理解,便按儿子的要求坐下,等儿子端来水盆,把脚伸进水盆里。
青年右手拿着毛巾,左手去握母亲的脚,他这才发现母亲的那双脚已经像木棒一样僵硬,他不由得搂着母亲潸然泪下。在读书时,他心安理得地花着母亲如期寄来的学费和零花钱,现在他才知道,那些钱是母亲的血汗钱。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了那家公司,对社长说:“现在我才知道母亲为了我受了很大的苦,你使我明白了在学校里没有学过的道理,谢谢社长。如果不是你,我还从来没有握过母亲的脚,我只有母亲一个亲人,我要照顾好母亲,再不能让她受苦了。”
社长点了点头,说:“你明天到公司上班吧。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①诸如此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安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青年为什么要给母亲洗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年在给母亲洗脚时,是什么使他“潸然泪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天,青年如约去了那家大公司,社长聘用了他,你从中知道青年应聘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悠悠寸草心》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母亲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全部的爱,那个青年也懂得感恩,回报母亲的爱。读着文章,不禁让你想到了哪句关于母爱的诗?请把它写下来。如果想不出诗句,写一两句自己读后的感受也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列句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1.人类必须有火。
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先生的爱国精神,我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人们把要记的事情用这样的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把汉字书写得很美,又有特点,这就是书法了。(照样子,补充句子)
如果每天练习写字,又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
(3) 著名 唐伯虎 明代 的 是 文人(连字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写句子。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把“被”字句改写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设问的方式,写出自己读书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照要求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宁严肃地对我说:“如果你再迟到,我就一个人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时常怀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思念着祖父的园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加工厂。
(1)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左右每小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词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左右为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小练笔
“文似看山不喜平”,课文《景阳网》的结尾写道:“一步步挨下冈子来。”没看过《水浒传》原著的同学,你能猜到在武松“挨下冈子”后会发生什么故事吗?请结合课文内容,拿起笔来写一写,然后找原著读一读,比一比。看过原著的同学,你体会到作者构思的妙处了吗?学习作者的构思,续写一段小故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