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自贡中考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zuǒ  yòu   mén  kǒu    lái  qù    bái  yún     chū  rù

(   ) (   )   (   ) (   ) (   )

yǔ  shuǐ    mù mǎ     xiě  zì    diàn chē    yáng  máo

(   ) (   )   (   ) (   ) (   )

2、字词积累——看拼音规范书写词语在格子里。

jìnɡ  jì   róu  ruò   ɡū  dú rèn  pínɡ

(   ) (   ) (   )   (   )

yǎn  yìnɡ kuà  yuè bào  fù   xiōnɡ měnɡ

(   ) (   ) (   )   (   )

3、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ABB式”词语。

(1)表妹有一双( )的大眼睛,非常讨人喜欢。

(2)教室里( )的,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

(3)雨后的早晨,天空( )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4、看拼音,写词语。

suō  xiǎo   líng lì   hè sè   huó  pō dà shà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bāo  hán   jiàn jiàn cháng  tàn   cāi  xiǎng   qí guài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

……

所有的绿集中起来,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

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

所有的绿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1】文章中的“绿”指的是(     

A.红、绿、蓝中的绿颜色

B.绿色的墨水瓶

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

【2】品读画线的句子,用你的话说说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歌第一行“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发挥想象,写一写,一阵风吹来,“所有的绿”中的小草、柳条、鲜花会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3《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4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贺知章的《咏柳》(柳枝词),回答问题。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理解词语。

①柳:(   )

②碧玉:(   )

③妆成:(   )

④一树:(   )

⑤绦:(   )

2这首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 )的。全诗通过赞美( ),进而赞美( ),讴歌( )。

3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   ),说( )。用碧玉形容(   ),突出它的( )美。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给颜黎民的信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说起桃花来,我在上海也看见了。我不知道你到过上海没有?北京的房屋是平铺的,院子大,上海的房屋却是直叠的,连泥土也不容易看见。我的门外却有四尺见方的一块泥土,去年种了一株桃花,不料今年竟也开起来,虽然少得很,但总算已经看过了罢。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有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面,所以我是不去的。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我们不是没有说什么不能告人的话么?如果有,既然说了,就不怕发表。 临了,我要通知你一件你疏忽了的地方。你把自己的名字涂改了,会写错自己名字的人,是很少的,所以这是告诉了我所署的是假名。

……

鲁迅

四月十五夜

【1】根据内容填空。

这是_________写给________的信,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

【2】读句子,回答问题。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先生在信中就读书问题提出了哪三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封信,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此文加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会说话的植物

植物有语言吗?它能说长道短吗?

年轻的英国植物研究专家希拉米·鲁拉德研究成功一种植物语言翻译器——植物探测仪,可以清晰地听到植物说话的声音,背上仪器,戴上耳机,把仪器的一根线头和植物叶子相接,这根导线就可以振动,生物电子翻译器立即对这种振动进行翻译,在耳机内便可清晰地听到植物对话的声音,植物会向人们诉说是饥是饱、是冷是热、是涝是旱。

意大利发明家发明了一种能和植物讲话的对讲仪。他将植物连接在对讲仪的电极上,便听到了植物的“讲话”声,然后根据植物发出的信息翻译密码,辨别出“热”“冷”“渴”和其他简单的词汇。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的“说话”声是有节奏的,伴有欢快的音乐曲调,而当遇到刮风等灾难性天气时,植物的“讲话”则变得低沉、紊乱。它们在养料充足时,声音高;在养料缺乏时,“讲话”声音就很微弱。

1找出画线句子中的几组反义词。

( )—( )  ( )—( ) ( )—( )

2希拉米·鲁拉德研究成功植物语言翻译器叫做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它能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的“说话”有什么特点?用“  ”在原文中画出。

4你觉得,研究植物说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行为,但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是在玩耍中产生的。

  荷兰的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看守大门,并定时到钟楼去敲钟。这份工作相当清闲,他待着没事,就一边看门,一边磨起了镜片。他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镜,用来看细微的东西,或者阅读字很小的书籍。

  有一次,列文虎克又在玩放大镜。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让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观察牙齿,看见里面有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东西。他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小人国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他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知道了他的发现,聘请他为皇家学会会员。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居民

1加点的两个词语在文中分别指什么?

小人国里的居民,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

第一个:   第二个:  

2列文虎克玩出了哪些名堂?请写出其中的两点。

1   2

3列文虎克为什么能玩出大名堂呢?请你写一写。

,是因为

4按要求,选出合适的答案。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发现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

B. 微生物,极其微小,用肉眼看不到,用显微镜才能看清。

C. 小人国”“玩具这些词语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D. 列文虎克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指的是微生物的世界。

5给短文加一个题目,最合适的是  

A. 神奇的显微镜   B. 列文虎克   C. 玩出了名堂   D. 磨镜片

12、阅读理解。

春末,养蚕人取出蚕卵,把盐水洒在上面,这叫作“浴蚕”。蚕卵是黏在纸上,密密地铺排着。初生的时候,卵是黄色的,渐渐转绿,后来成为黑色;它比针尖大不了多少,分量很轻,一万颗只有十克重。

①蚕才孵化,很细很小,桑叶要剪碎了喂。②蚕渐渐长大,大约十天工夫,眠期到了。③同在一起的蚕,眠期有早有晚。④眠的时候不吃桑叶,也不行动,经过四十八个钟头,就脱去了一层皮,重新活动起来,这是“头眠”。⑤“头眠”以后十天,眠期又到了,这是“二眠”。⑥顺次到了“四眠”,那就快要吐丝结茧了。⑦“四眠”的时候,蚕身最长;过了“四眠”,反而缩短了,通体显得透明。⑧许多过了“四眠”的蚕聚在一起,吃桑叶的声音“沙沙沙沙”,好像一阵急雨落在芭蕉叶上。

蚕将要结茧的时候,养蚕的人把它们放到稻秆束上,这叫作“上山”。蚕就在那里吐丝结成了茧,就化作蛹。吐丝的时候,蚕昂起了头上下摇动,丝就从它的嘴里出来,本来是两缕,离了嘴才合作一缕,围绕着蚕身,渐积渐厚,结果成为椭圆形的、稍微有点儿弹性的茧。起初吐出来的丝浮松地附着在茧的外面,这叫作“茧网”,是不能拿来缫丝的,茧白色的居多,间或有黄色的。

把蚕丝放在显微镜下面去看,就见两股东西互相纠缠着,像透亮的玻璃一般。本来是两缕,由蚕嘴里黏液的力量,才合作一缕的。丝质极细极轻,一千个茧的丝合在一起,只有四百克多一点的生丝。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到对应的词语写下来。

(1)养蚕人将盐水洒在去年所收的蚕卵上。______

(2)蚕将要结茧的时候,养蚕人将蚕放到稻杆束上。______

【2】“蚕从初生到结茧,除了眠期,不停地吃着桑叶。”这句话放在第2自然段中的( )处最合适。

A.第②句话开头

B.第③句话开头

C.第⑧句话开头

D.第④句话开头

【3】短文第2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根据所画的句子及本自然段的叙述,我知道本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简要地概括为( )

A.蚕吃桑叶 B.蚕的眠期 C.蚕的变化 D.蚕的活动

【4】根据短文中蚕的变化过程填空。

“浴蚕”→________“上山”→________________

【5】句子理解

(1)第2自然段加点的词“大约”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读画“ ”的语句,从说明方法、蚕丝特点等方面谈谈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长江三角洲,那儿长满了桑树。我爱家乡的桑树。  春雨如丝,泡开了粉红的桃花,饮醉了嫩绿的垂柳,也惊醒了梦中的桑树。一片片桑叶长出来了,小小的,嫩黄嫩黄的,只要梢不注意,那些在微风中绍手的已经是长大了的叶子。顺着沙沙沙的声音走进屋子,你瞧,那一只只白白胖胖的蚕儿在一片片桑叶上吃得正欢呢!

桑叶长多了,渐渐地树上就挂满了桑葚。我和小伙伴拾完麦子,常溜到桑树下,几个人使劲一摇树,扑啦啦,熟透了的桑葚便撒满一地,一个个红得发紫。拣一个放进嘴里,细腻而柔软,那滋味就甭提了,甜得让人心醉。没熟透的桑葚是不会掉下来的。有时,我们等急了,会爬上树去摘了吃。那桑葚又酸又甜,多吃几个,就觉得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两眼也被酸得眯成一条线,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 

家乡的大伯大叔们爱用桑木扁担,他们常为自己有一两件桑木家具和农具而感到自豪。 

(1)在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2分) 

(2)作者从( )、( )和(   )三个方面写桑树。其中(   )和( )是详写。(5分)

(3) _ 画出两个拟人句,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3分) 

(4)只好无可奈何地望着满树红中透紫的桑葚了这句话形象的刻画了我们(   )的心理。(2分)

(5)作者主要抓住( )和( )来描述熟透了与未熟透的桑葚,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熟透了的桑葚( ),未熟透的桑葚则( )。(4分) 

(6)桑树的作用是,桑葚可以( ),桑木可以用来制作( )   和( )。(2分)

(7)从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错字改正过来写在下面的括号里。(2分) ( ) (   )

 

14、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其余的几粒豌豆呢?曾经想到广大世界里去的那一粒,它落到了屋顶的水笕里,被一只鸽子吃掉了。那两粒在地上打滚的豆子也没有走多远,也被鸽子吃掉了。它们还算有些实际用途。那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却落到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星期,而且涨得大大的。

“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我想任何豌豆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达到这种地步的。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1】结合课文,简要概括各颗豌豆的最终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飞进太阳里”最后“却落到水沟里去了”的那颗豆子自己认为是最了不起的一粒,其性格特点是( )

A.随遇而安,理想远大

B.充满自信,理想远大

C.重视荣誉,不甘落后

D.妄自尊大,自高自傲

【3】在五颗豆子中,你觉得最值得称赞的是哪一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例:秋天的雨把金黄色给了田野,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仿:秋天的雨把___________,看,_____________

17、树下堆积着鸟粪。(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冀中人们创造的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四年一班的同学在排练《三顾茅庐》剧本时遇到了麻烦。他们觉得张飞的台词太平淡了,不符合他的性格,请你用上反问句帮他们改一改。

我死都不怕,更不会怕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1)小鳄鱼问小松鼠:“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

_______________

(2)老师对东东说:“我明天有事情不能给大家上课了。”

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训练营。

喜鹊、黄莺、乌鸦三个小伙伴同住在一片大森林里,一天,他们坐在一根树枝上聊天,聊着聊着就说到了马上就要举行的“谁是森林小天使”的比赛。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编写一个童话故事。题目自拟。字数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