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近字组词
瑕(_________) 幻(_________) 贯(_________) 欺(_________)
假(_________) 幼(_________) 惯(_________) 斯(_________)
2、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胆大( )( ) ( )( )见底 ( )心( )目
一丝( )( ) ( )( )一体 ( )神( )注
疑惑( )( ) ( )( )十足 ( )名( )妙
自强( )( ) ( )( )而进 ( )心( )志
碌碌( )( ) ( )( )不移 ( )沙( )塔
3、先补全下面的词语,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针见(______) 一声不(______) 肃然起(______)
汗如(______)下 情不自(______) 舍已为(______)
1.类似画“_____”格式(一×不×)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词语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
3.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经历46次战役战斗,26次立功受奖,曾荣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称号,荣立特等功2次,一等功7次……看到这些厦历,我们不禁对93岁的老英雄胡兆富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会写字)
cháng qī zhǎn shì kūn chóng xiū jiàn zǔ chéng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_)
shí zhōng mì fēng tīng shuō biàn rèn néng lì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_)
gōng lǐ jì hào jī hū zǔ lì huā fěn
(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__)
5、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1)“地上的小草钻出尖尖的小脑袋,就像大地长出一绺绺绿色的头发。”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比做___________。“钻”字写出了小草的___________。
(2)“小草莓好像知道小弟的心思,一个劲儿地长。”这句话中“小弟的心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说要让它们多晒太阳,小弟每天都把花盆转一面,让每个小草莓都能晒到。”这句话表现了小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练习。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联想到“”的格言。(提示:《春》文中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体会“绝胜”二字在诗句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积月累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 ?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联系诗句解释下列词语。
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
【2】解释词语。
别枝:____。 见:____。
【3】请用“/”画出下面语句的停顿。
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4】这首词中,作者写“鸣蝉”“蛙声”,是运用_____的手法,写出了乡村夜晚的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附加题。
水,作为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以它天然的联系,从一开始便与人类生活乃至文化历史形成了一种不解之缘。纵观世界文化源流,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水,以其原始宇宙学的精髓内涵已渗入人类文化思想的意识深层。某小学六(1)班开展以“水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以下是该班学生的展示材料。
材料一:
以字解“水”
洲:从“氵”,“州”声,“州”指的是小块的陆地。
在河之州即为“洲”。指在河中的一块小陆地上。
材料二:
以诗颂水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材料三:
以文论水
上善若水
老子
上善若水。水普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静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注释:
上:最的意思。 处:即居处于……的地方。 几:接近。 道:高尚的品德。
渊:沉静、深沉。 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 善仁,指有修养之人。
正善治:为政善于治理国家,从而取得治绩。 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
利的时机。尤:怨咎、过失、罪过。
材料四:
以图赏水
水滋养生命,水灌溉植被,水带来力量,水包容万物。在岭南水乡顺德,人们择水而居,亲水、护水,一直是顺德人的自觉行为。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让我们来欣赏顺德爱水护水宣传海报。
【1】仿照材料一“以字解水”,探究“洞”的字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天气、不同季节、不同空间,“水”的姿态各不相同。不同诗人笔下的“水”,也有不同的美感。材料二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庐山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还学过许多以“水”为题材的古诗词,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水面风静无风,表现出了水天一色、宁静和谐的画境;苏轼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天时和雨天时的不同景色;而宋代朱熹笔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
【3】结合材料三,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了四则材料,我们对“水”有了更深的认识。请以《我理解的“水”》为题,谈谈你的感悟和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主席,志愿军司令部来电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秘书凑近毛主席,轻声说,“朝鲜方面向主席表示慰问,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春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紫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内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朝鲜方面对安葬毛岸英遗体的意见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最后的决定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
A.说明毛泽东是个爱儿子的好父亲。
B.说明毛泽东是为朝鲜人民着想的国际主义战士。
C.说明毛泽东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
D.说明毛泽东具有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伟大胸怀。
1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竹颂
如同诗人从感情和真理深处写出诗句,我描画从大地深处长出来的劲竹。
我惊异地望着你尖尖的竹笋,坚毅顽强地顶开压在你头上僵石般的硬土。转眼间长得同你的先辈一样粗壮,发出一样的萧萧金石之声。啊!你未出土时便已有节,直到凌云高处依然虚心。你的纯洁,使人想起清晨的露水,和那雨后草原上的云影。你的青竿碧叶显示着大自然中最朴素的美,无数人的坦直、忠诚和坚贞的爱情都保留在你的世代传说中,
在那春之宫殿,同粉蝶追欢取乐的桃花,攀附他物而生存的紫罗兰,还有那以高贵夸耀人世的牡丹,早已沉没在尘俗的荒漠里。独有劲竹,如同不朽的松柏一般,站立在苍茫的山野间;上有千仞高峰,下临百丈深渊,经历着风云的变幻。在命运的风暴中,你轰响着翻卷碧波,击打着汹涌的云海。你全身闪耀着电光,你的吼声吞没了雷声,为了给人间以春天的绿色,寒霜冰雪里你更加郁郁葱葱、在生活的烈日下,你又给人们送出暑天的凉风
每当我踏着野草掩没的山径,走进浓荫蔽日幽深的竹林,你摇曳着碧绿的枝叶,扫掉积聚在我内心的尘埃,清新的晨雾里叮咚的泉水声,和着那鸟儿悠扬的叫声,我的心消融在无边的沉静中
我坐在长满青苔的岩石上,描绘着潇洒而又挺拔雄健的劲竹,愿你的情操和美德,潜藏在我生命的深处。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竹笋 ( )的山野 ( )的云海
【2】第三自然段中,作者采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把竹子分别与____、____、____相比较,写出了竹子傲然挺立的英姿。
【3】这篇文章既写了竹子的外形,也写了竹子的品格,请概括出来。
竹子的外形:____
竹子的品格:____
【4】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
12、课内阅读我能行
爸爸告诉我,沿着宽宽的公路,就会走出北京。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我对爸爸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1】这段话共有____句。
【2】“我”想去_____,爬_____看______。
【3】“我”对爸爸说了什么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放飞蜻蜓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 kàn kān )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 cháng zhǎng)。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diào tiáo)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 cháng zhǎng )出来。”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
【1】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文中有这样的词语,我也会写带数字的词语。
四面八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千上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蜻蜓的尾巴用来 _________它的眼睛由____________构成,可以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写了陶行知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类文阅读。
鲁迅理发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儿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简朴——( ) 谦恭——( ) 豪爽——( )
【2】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看出理发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理发师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一写。
( )→( )→( )
【4】这个故事中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变换句子。
【1】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改成反问句 )
【2】我童年的发现很可笑。我很快乐,难以忘怀。(用关联词连句)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16、读下面两组句子,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再照样了改写后两个句子。
例句一: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句子一:春天来了,温暖的东风吹在脸上。
春天来了,温暖的东风像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二: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句子二:三九时节,寒冷的北风吹在脸上。
三九时节,寒冷的北风像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英语成绩很好。小明受到老师的表扬。(用上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容忍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来了,苹果挂满枝头。(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给句子换一个说法,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例:绿色的贺年片是森林送给我的。
森林送给我的是绿色的贺年片。
1.张萌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爸爸妈妈的小心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歌是姐姐最喜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张老师是我们的启蒙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丁丁是的勇敢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班个头最矮的一个是刘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书是我最好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式魔术(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看大象跳舞。(改成反问的语气)
_______________
(2)没有哪一个学生说王老师不是好老师。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小明说:“今天我不去学校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气焰嚣张的日军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①例:湿润的东风在竹林里吹。 湿润的东风在竹林里吹着口哨。
小溪在山谷里哗哗地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例: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____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求恩大夫很有国际主义精神。(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把你近期观察到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题目自拟,叙述清晰,有条理,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