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鹤岗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退(guì) 要(sài) 热(chì) 不(xùn)

B.发(bān) 遗(zhǔ) 飞(sù) 空(líng)

C.首(qiáo) 轻(yíng) 然(qiǎo) 杆(wéi)

D.责(jié) 刻(juān) 气(fèn) 战(dū)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压(zà)       索(sè)        茫(miǎo)     无路(tóu)

B.据(jié)     广(mào)       (huì)       占鹊巢(jiū)

C.麻(zuì)     夫(nuó)       杂(chān)     自破(gōng)

D.秘(jué)     言(zhēn)     桥(zhàn)     根深固(dì)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 。有许多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 的四季美景,抒发了 自然、 生活的情怀。

A.美不胜收       多姿多彩       亲近       热爱

B.各得其所       截然不同       热爱       亲近

C.美不胜收       截然不同       亲近       热爱

D.各得其所       多姿多彩       热爱       亲近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好朋友告诉了我这道题的解法,真让我感到振聋发聩

B.日军侵华期间拿中国活人做细菌试验,真是惨绝人寰

C.沧海桑田,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日本右翼分子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母言行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岂能不慎?

B.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 美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6、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与生活类、实用类期刊相比,由于科普期刊的文章较为艰深的专业内容和表达形式的限制,所以读者面狭窄。②与学术期刊相比,科普期刊没有丰富的经费保障,需要在市场中打拼,建立一定的信誉度后才能生存和发展。③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读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冬种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④在这种环境下,传统科普期刊的转型显得尤为迫切

A.“专业内容”“生存和发展”“尤为迫切”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句①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

C.“传统媒体的读者流失严重,逐渐转向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③后。

D.句②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打拼”改为“拼搏”。

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在学习上有股不求甚解的劲头,有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弄清楚才肯罢休。

B.舞台上的女孩子们花枝招展,充满青春的活力。

C.同学们在了解了烈士们的英雄故事之后,对革命先烈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D.听他这么一说,小李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我与_________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 此之谓/失其本心

D.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鱼,我所欲也。

(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9、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写了一场狩猎活动,前四句写射猎的过程,后四句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

B.全诗运用先声夺人、侧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使形象鲜明生动。

C.全诗写将军射猎时的飒爽英姿,抒发了诗人渴望留守边疆,期盼归隐山林的思想感情。

D.全诗以景作结,风定云平之景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与射猎时的紧张形成对比。

(2)请赏析颈联典故手法的运用。

四、综合性学习(共1题,共 5分)

10、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前不久,刻苦学习因为一场关于法律的争论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一名学生。特别是一名中学生,刻苦学习不仅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义务。学校决定以“我刻苦,我骄傲”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1通过你的观察与思考,你认为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会有哪些表现?请使用不同的成语分条表述,不少于四条。

如:刻苦学习的人,珍惜时间,争分夺秒

2在一次讨论会上,有同学问“中学生为什么要刻苦学习”。请用100—120字的篇幅做一个积极的、正面的回答。注意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

五、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11、诗文默写。

(1)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___________!(光未然(黄河颂)

(2)《孙权劝学》中从侧面表现吕蒙读书学习确有成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李白《竹里馆》)

(4)岑参在《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韩愈的《晚春》中,花草树木仿佛都有情思,有个性,成精灵,你看那杨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12、

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及文字,回答(1)(2)小题。

1. 曹操见关羽平日穿的一件绿锦战袍已经旧了,就照他的身材,着人做了一件新战袍送给关羽。

2. 关羽当着曹操的面,换上了新袍仍把旧袍罩在上面。曹操还以为他舍不得新衣服,不觉笑了起采,说“云长怎么这么节俭呢?”

3. 关羽见曹操误会了他的意思,连忙向他解释“旧袍是兄长所赐”。曹操听了,嘴里赞叹,心里却着实不高兴。

4. 曹操送关羽出门时,见他的坐骑虽然高大,却很瘦弱,就吩咐侍从去马厩里牵一匹好马来。

5. 不一会,侍从牵来一匹马。那马浑身上下如火炭般赤红,没有一根杂毛,姿态非常雄伟。关羽连赞“好马!”曹操便将这赤兔马送给关羽。

6. 关羽大喜过望,连忙下跪称谢。曹操怪道:“区区一马,云长为何如此重视?”关羽说:“我素知此马能日行千里,   ①   。”曹操听了后悔莫及。

 

(1)观察连环画第6幅画面,并结合前几幅画面,补写①处关羽的语言。

我素知此马能日行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选一作答

(题目一)在连环画所表现的故事中,关羽的忠诚和义气令人感动。除此之外,“勇”和“谋”这两点在关羽身上也有所体现。请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就“勇”或“谋”的品质特点,任举一例并加以分析。

(题目二)在连环画所表现的故事中,有人看到的是关羽的忠义,也有人看到的是曹

操对待人才的真诚、细心。请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就曹操的“爱才惜才”,再

举一例并加以分析。

2散文集《朝花夕拾》中《________》一文,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学习生活及他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表达了他对往日师长的深情怀念;《二十四孝图》一文,重点描写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表明了鲁迅对封建孝道持_________的态度。

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 10分)

1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母亲的饭量

李世斌

①躺在病床上的母亲,饭量一天比一天小。我从碗里舀出一勺小米粥,母亲只吞咽了半勺,便闭上双眼,不管我怎么劝,再也不肯张口。

②我把碗轻轻放到床头柜上,起身走到病房外的露天平台上,点了一根烟。先前医生已经无奈地告诉我,母亲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③我儿时一直以为母亲的饭量很小,后来长大了,才意识到母亲的饭量跟常人没有区别,开心的时候,能喝下二两米烧,连瘦带肥的猪肉咸菜馅儿的麦饼一次也能吃下一整个。如今,母亲老了,病入膏肓了,竟连一勺小米粥都难以吞咽。我鼻子阵阵发酸,想起了从前。

④那时我刚上小学,每天放学回家就盼着吃饭,饥饿感如肚子里的蛔虫,总是伴随着我。如果哪餐饭有番薯米粥吃,就算难得的好伙食了,我一口气能吃下两大碗,我的弟弟妹妹也不甘示弱,吃着碗里的,两眼却瞟着锅里的。母亲总是默默地看着我们吃,自己顶多吃半碗粥就不再吃了。父亲贴着碗沿吸溜几口粥,会问一声母亲:“你就吃半碗粥,能行吗?”母亲总是说:“我饭量小,够了。”等我们都吃完了,母亲会用锅铲刮几下锅底,把粘在锅底的糊糊盛进碗里,再泡上开水搅一搅喝进肚里。

⑤学校放暑假时,到晌午,母亲会煮一碗粉干(粉干里会掺一些剩饭或番薯),装进竹卷格儿,叫我给在田间劳动的父亲送去。临出门时,母亲总会嘱咐一句:“你阿爸种田费力气,路上别偷吃啊,就是你阿爸叫你吃你也别吃,晚上阿妈让你吃饱。”田间的父亲光着膀子,脊背晒得如乌墨般黑。他端起粉干连吃带喝,有意剩下一些让给我吃。我想起母亲的嘱咐,便眼巴巴地摇摇头不肯吃。父亲笑笑,说:“孩子,阿爸叫你吃你就吃,阿爸不告诉你阿妈。”

⑥大概是在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次上体育课,我突然晕倒了。过一会儿苏醒了过来,老师不放心,叫同学到我家通知家长把我领回去休息。是母亲急匆匆来领我的。在回家的路上,经过村口的一家面店,母亲问我:“孩子,肚子饿不?到面店吃碗面吧。”

⑦我当然想吃一碗汤面,但我咽了下口水,说:“阿妈,你吃我才吃,你不吃我就回家吃番薯。”

母亲迟疑了一下,说:“好,阿妈身上正好有点儿零钱,阿妈也吃一碗,好几年没吃店里的汤面了。”

⑨我跟母亲面对面坐在窄桌前,等两碗汤面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夹起面条往嘴里送。母亲把自己碗里的面夹了几筷子到我碗里,才开始慢慢地吃。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佝偻着背走过来,手里捏着一只磕了沿的瓷碗。

⑩当我把一碗汤面吞进肚子里后,看见母亲碗里的面还剩下半碗。我好奇地问母亲:“阿妈,你才吃了几口,怎么不吃了啊?”

母亲笑了一下,说:“阿妈饭量小,吃不下了。”

母亲说完便拉起我离开面店。在走出店门口时,我无意间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那个乞丐仰着脖子把刚才母亲的那只碗捧了个底朝天。

在那一瞥间,朝天的碗底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心里。

这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却恍若昨天。我的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1】通读全文,思考:选文围绕“母亲的饭量很小”写了哪几件事情?请用简要概括。

【2】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母亲迟疑了一下,说:“好,阿妈身上正好有点儿零钱,阿妈也吃一碗,好几年没吃店里的汤面了。”(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2)等两碗汤面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夹起面条往嘴里送。母亲把自己碗里的面夹了几筷子到我碗里,才开始慢慢地吃。(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3】理解句子“在那一瞥间,朝天的碗底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心里”的含义。

【4】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同样是写母亲,试分析本文与朱德《回忆我的母亲》中母亲的形象有何异同?

14、阅读下文。

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

王继颖

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处探访亲戚,迷了几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庄。村外公路狭窄,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蜿蜒的土路泥泞……

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盛开的篱笆。亲戚邻居是个中等身材、五六十岁的男人,他家院落并不宽敞,院子东、西面是别家的石墙。A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织成两道五彩缤纷的花篱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月亮门,缠绕着凌霄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繁枝茂叶的绿背景,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主人大概常浇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刚沐浴过的婀娜女子。

邂逅这么多美艳动人的花,我欣喜地驻足,看不够,就用手机拍。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朴素、热情又亲切: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他指着近旁一户人家。

我的心全在花上:这么多花儿,太漂亮啦!全是您养的?

⑤“是啊,每年都养,习惯了。花儿也一年比一年好看。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捡大朵的,摘些带回去——哪朵好看,尽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开几天。男人语调不高,温和的声音里透着欣喜。B他含笑看花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儿。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萎谢在瓶中。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

归路上,我们绕道丹东,坐船游鸭绿江。在中朝交界的水域,皮肤黝黑的朝鲜老乡驾着简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卖烟酒等物品。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这女子关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处鲜花的篱笆。鲜花的篱笆,又与一段视频关联起来。那是几年前一个文艺节目的片段。拾荒歌者幼小丧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常夜露宿街头的他,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他却一直热爱读书和唱歌,热心照顾朋友的家人。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我也想成为其中一部分。他的善良和执著编织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篱笆。我们无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视频里邂逅,却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对世界多了敬畏之心。

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然而,作为世间众生,我们却可以以美好的情趣、温暖的善意,以热爱和执著等,为生命加一道花的篱笆,让路过我们生命的人,分享一片明丽,一缕馨香。

【1】依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事件

品质

亲戚邻居

a

美好的情趣

年轻女子

b

c

拾荒歌者

参加文艺节目,怀着梦想倾情献唱

d

 

2】选文第段中,为何不愿带走一朵花儿?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请概括选文题目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的两层含义。

【4】请你从划线的AB两处中任选一处,结合语境进行赏析。提示:可从描写方法、修辞、情感等方面任选角度

【5】文中所写的三个小故事让人感动,你身边一定也有类似的人和事,请描述出来与大家分享。写出一例,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八、作文(共1题,共 5分)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每个人的心里都应有一盏灯,不论夜多么黑,这盏灯会给你光明;无论天多么冷,这盏灯会给你温暖。这盏灯有时是善良的品德,有时是高远的理想,有时是坚强的意志,有时也可能是一个小小的愿望……只要你及时点燃,细心保养,这盏灯就会给你温暖和光亮,让你活出一种精神,活出别样的风采。

请以“心里有盏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