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资阳中考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2.根据《西门豹》课文内容填空:

( )( )兴修水利

3.看到“神通广大”这个词,我会想到___________(谁),和他有关的故事是:《______________》。

4.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欣赏到了被誉为“______”的钱塘江大潮,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世纪,认识了蓄须明志的____________

5.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读到:《雪梅》中“梅须逊雪三分白,__________。”暗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用“_________________,死亦为鬼雄。”感叹凛然的风骨,浩然的正气;《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高适对好友董大的劝导,激励他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2、比一比,组词语。

____________ 西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积月累。

1.见善则迁,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

3.____________,是谓过矣。

4.改过不吝,____________

4、填上声母、韵母或音节。

l    ü  __________               g    u    a →_________

j —  i  ______    jia            zh    u  ______ → zhuan

d — ______    an → dian       z    ______    o → zuo

_____ — i  — an → mian          j -_____– ān→juān  

y - _____→yù   q - _____ - ánɡ → qiánɡ

5、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走在博物馆里,看着四周chén liè______的文物,想到我国被外国列强qī wǔ______lìshǐ______,我感到非常气愤。

(2)为了迎接美国zhèng fǔ______代表团的来访,我方安排了隆重的欢迎yí shì______

(3)徐悲鸿决定用事实回击外国学生对中国人的cuò wù______看法。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_____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________,动的景物有_________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_____到来了。

【2】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____句。请你讲一讲“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惠崇春江晚景》是怎样写出画中之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湖州

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

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1】本诗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__

【2】从诗中,你可以读到湖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

【3】有人说,诗中的“行遍”和“只合”连用表意巧妙,请你说说它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代诗人李煊的《湖州陪太守南园宴》中“怪道当年苏学士,杭州不住住湖州”,其中的“苏学士”就是宋代诗人______。他在湖州任上,因_____________获罪入狱,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

8、古诗品悟。

乡村四月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前两句描画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主要写农家的繁忙,句中的蚕桑插田分别照应了首句的_______”“_______

3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体验成功的快乐。

表扬

一次考完试,王老师说:“同学们,今天每个人都要要说一说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我今天要表扬所有进步的同学,请大家踊(yǒng)跃发言。”

班长李超首先发言:“老师,我这次又考了满分。”王老师微笑着说:“很好,你的确值得表扬!”接着,吴冬站起来说:“老师,我从第十名前进到了第九名。”王老师点了点头:“不错,只要有进步,就值得表扬。”又有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这次没有一个错别字。”王老师又点了点头说:“这也不错。”……

很快,全班只剩下一名学生没有发言了。这时,所有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那位叫刘文的同学身上,因为刘文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他低着头,坐在那里不知所措(cuò)。

王老师说:“刘文,也说说你的进步吧。”刘文只是低着头,一声不吭。

王老师继续微笑着说:“如果刘文同学不肯说的话,那我就替他说好了。”同学们都惊讶地看着王老师,对一名每次考试都是最后一名的学生来说,还有值得表扬的事吗?

王老师接着说道:“是的,刘文确实值得表扬。虽然他在名次上没有前进,但他的分数比过去提高了,也就是说,今天的他比过去的他进步了,这就证明他在努力,难道不值得表扬吗?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比昨天有进步,那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全班同学都鼓起了掌,刘文在掌声中慢慢地抬起了头。

1请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大概意思。

踊跃发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同学因为哪些方面的进步获得了表扬?用“~~~”在文中画出来。

3假如你就是刘文,听了老师的话后,你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的这位王老师怎么样?请用一句完整的话评价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在学习上的进步是什么?写下来,表扬一下你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动脑筋(jīn)的孩子

(huà)(tuó)七岁时,有一天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摘桑(sāng)叶,一位老爷爷路过,问他们: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呀!

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绳(shéng)子,在绳子一头拴(shuān)了块石头,把石头抛(pāo)过枝条,枝条就被压(yā)弯了。他又用双手使劲拽(zhuài)绳子,枝条更低了。这样,他就摘到树顶上的叶子了。

老爷爷笑了,说:这孩子爱动脑筋。好,我就收你做徒(tú)弟吧!原来,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cài)医生。

1这篇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

2填一填。

这篇短文写的是华佗______岁时候的故事,文中的老爷爷是__________的蔡医生。

3华佗是怎样摘到树顶上的叶子的?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 ”。

4华佗是个_______的孩子。

11、阅读理解。

我们奇妙的世界(节选)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你看天空的珍藏——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chén  chéng)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  换)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金色、红色和紫色。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1请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汉字或读音,用“√”标出。

2照样子,写词语。

蔚蓝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默读画横线的句子,在作者眼里,雨后的水洼像_______,夜空中闪烁的群星像_________。你也来写一个富有美感的比喻句吧:_______________

4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感受到短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出天空奇妙的。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在森林里行走,有时会忽然看到森林当中立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上面披着青苔(tāi  tái),就像披着毛皮一般。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么大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而且,它又是怎么穿过茂密树林的呢?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jí  jì)会说,它(   )人搬来的,(   )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这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根本就没有森林。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起来的。

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从小就应当到树林里或者田野上走走,注意(观察  视察)。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再到书里去寻找,看那里有没有解释。你还应该去请教有学问的人  这是什么石头  这是什么树  总是坐在家里的人  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词语,用   表示。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把第2自然段末尾的标点符号补上。

【4】用 分别画出一句比喻句和拟人句。

【5】第1自然段中,   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告诉我们:

(1) ,(2)

【6】第2自然段中,告诉我们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有三种途径:

(1)   ;(2)   ;(3)  

【7】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句话的?

 

 

13、阅读。

神舟回家三大技术突破

①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行万里,载着“太空出差三人组”凯旋。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②从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到平安着陆,重返地球之旅环节多、风险高,但神舟一路有“神功”,诸多“黑科技”为三位航天员保驾护航,也为后续空间站阶段载人飞行任务做好铺垫。

神舟飞船——“热身”动作属首次,“姿势”有讲究,“外套”很靠谱

③3名航天员关好空间站核心舱舱门,进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后,飞船就开始与核心舱“说再见”了。不过回家前,神舟十二号还做了“热身”动作:完成绕飞和径向交会试验。从前向对接口分离后,神舟十二号飞船沿着设计好的弧线绕飞至后向对接口,稍作停留再次绕飞至径向对接口,一气呵成。

④回家“姿势”也有讲究。返回舱是上窄下宽的钟形设计,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后,返回舱利用自身装配的发动机调整姿态,变成大底朝前的飞行状态。这样一来,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时产生升力,能对飞行轨迹进行一定的控制,从而保证落点准确度较高,对航天员的过载冲击也较小。与此同时,航天员也以几乎与大底平行的角度在座椅中“平躺”,缓解飞船减速造成的冲击。

返回舱从高度约400公里的太空轨道进入大气层后,会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与大气层发生摩擦,形成上千摄氏度的高温,如同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冲向地面。为了保证返回舱内部始终保持合适温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结构与机构研制团队持续攻关,研制出了特殊的防热“外套”。

⑥“虽然只有薄薄一层,但却是保护航天员生命的‘防火墙’。”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机械总体主任设计师刘晓震说,返回舱表面的耐烧蚀材料在熔化、蒸发和分解时带走大量热能,阻隔高温进入舱内,保证舱内空气温度维持在20摄氏度左右。

⑦除了耐热,还要减振。返回舱距地面10公里左右时,飞船的速度已降到330米每秒以下,此时返回舱上的静压高度控制器通过测量大气压力自动判定所处高度并开伞减速,将返回舱速度逐步降到7米每秒左右。但是,以这样的速度直接撞击地面还是很危险。

⑧对此,载人飞船研制队伍设计了一套“组合拳”,让返回舱在距离地面1米时悬空急停,返回舱反推发动机反向发力减速,同时通过返回舱底部吸能外壳、减振材料和座椅缓冲机构组成的减振系统来吸收能量,保证航天员安全着陆。

降落伞——逐级开伞,实现从高铁速度到跑步速度的“急刹车”

⑨神舟飞船降落伞装置主要用于降低返回舱速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设计师们量身定制了一套三级开伞程序,先打开两个串联的引导伞,再由引导伞拉出一顶减速伞。减速伞工作一段时间后与返回舱分离,同时拉出1200平方米的主伞。这一系列动作,成功将飞船返回舱从高铁的速度降到普通人跑步的速度。

测控技术——返回方式从“定时定点”变为“动态适应”,3颗天链中继卫星在线服务

⑩为了给航天员铺开一条更顺畅、安全的回家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首次采用多项新型测控手段,飞船的返回方式从“定时定点”变为“动态适应”。天链一号03星、04星,天链二号01星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天基测控网络。

——选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1年9月18日,有删减

【1】认真阅读文章中相关内容,选出不符合原文的一项( )

A.“太空出差三人组”的成员分别是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B.回家前,神舟十二号还做了“热身”动作:完成绕飞和径向交会试验。

C.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舱伞舱盖打开,同时拉出引导伞、减速伞、主伞。

D.飞船的返回方式从“定时定点”变为“动态适应”

【2】下面句子中,去掉加点的词后,哪句表达效果好?并说明你的理由。

(1)航天员也以几乎与大底平行的角度在座椅中“平躺”,缓解飞船减速造成的冲击。

(2)航天员也以与大底平行的角度在座椅中“平躺”,缓解飞船减速造成的冲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知道神舟飞船“外套”有多靠谱,我们怎么阅读这篇文章?为什么说它是保护航天员生命的“防火墙”?请把你研究的结果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州回家的“神功”是什么?请把你读文得到的信息整理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神舟十二号顺利返航后,许多媒体以“厉害了,我的国”作为标题,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女娲造人

开天辟地之后,世界上生气勃勃,草木遍于原野,江河奔流四方,猛兽出没,飞禽翱翔,鱼龙沉浮,到处涌动着活力。女娲目睹世间万象,非常高兴。( )不知什么原因,她的心中总是隐隐浮起一种孤独感,总觉得万物之中还缺少一股灵气。

一天,女娲来到河边,在静静的水面上看见了自己的倒影。这时,她才猛然醒悟,( )世间有许许多多和自己一样的生命,相互说说话,不是可以消除孤独和寂寞吗?于是女娲决定按照自身形体塑造新的、更有灵气的生命。

①女娲挖了大量黄泥,掺着河水,对照着自己的倒影,揉捏起来。②很快,第一个泥娃娃便创造出来了。③这个泥娃娃刚落地,就蹦蹦跳跳,吵吵闹闹,十分神气。④女娲心中非常满意,对自己的杰作反复欣赏,决定给他取名为“人”。⑤他们容貌不同,性格相异,举止有别。⑥纷乱的人群,围着女娲,欢呼雀跃,但是转眼之间便离开了女娲,分散到世界各地,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了。

女娲心中充满温暖,她兴奋激动,捏出了一个又一个泥娃娃。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女娲疲劳不堪。但是,世界实在是太大了,( )女娲怎样拼命工作也无法满足需要。女娲停下手来,想了想,终于找到一个省事的办法。她从山崖上摘下几根藤条,编成一根神奇的绳子,把绳子的一头抛到水中,一头牵在手上,然后用力一挥,搅浑了水中的泥浆,再使劲一抖,顿时,满河的泥浆点四处飞溅,落到哪里,哪里便跳出一个个、一群群的活人。没有多长时间,整个世界都布满了人。

从此,人类世世代代繁衍下去。

【1】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生气勃勃:________

疲劳不堪:________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如果 无论 但是

【3】第三自然段漏了一句话:“她劲头十足,不停地掺水和泥,捏出各种各样的人。”这句话应该放到( )

A.①与②之间

B.②与③之间

C.③与④之间

D.④与⑤之间

【4】下列对各段段意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写女娲感到孤独

B.第二自然段写女娲决定造人

C.第三自然段写女娲造人且为他们取名

D.第四自然段写女娲很疲劳,终于停了下来

【5】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 )

A.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B.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人类由来的原始观念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给予不是令人快乐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雨了,我立刻马上把邻居晒在院子里的被子收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博士把台湾青年的骨髓抽出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颐和园的风景很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一读,用划线的词语造句。   

①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训练营

1.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丽的校园里盛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朵。(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给他辅导功课。”(改为转述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踏飞燕”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

(1)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收获”一词的含义写句子。

(1)取得成熟的农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心得、战果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最让我_______的人

提示:2020年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一定有许多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可能是在新冠疫情中那些英勇无畏的“最美逆行者们”,亦或是风雨无阻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递员和外卖小哥们;也可能是无微不至关心我们的父母亲人,为我们的学习呕心沥血的老师们……他们让我们或感激,或尊敬,或喜欢,或钦佩……请你拿起笔来,写一写他(她)的故事。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