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猜谜语。猜一种昆虫。
尾巴一根钉,眼睛两粒豆,
有翅没有毛,有脚不会走。
它是________。
2、从《骑鹅旅行记(节选)》的部分中,你认识了怎样的一个尼尔斯?从课文中哪里看出来的?
人物形象 | 原因分析 |
|
|
|
|
|
|
3、课文内容我知道,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这个句子用 ________、列数字、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地球的渺小。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 _____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 _____了,有再开的时候。——《匆匆》
4、按要求写词语。
①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②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③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④描 写 声 音 的成语:
5、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早—( ) 暴躁—( )
寒冷—( ) 买—( )
6、课内阅读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吟”是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2)浑:__________(3)清白: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所受的磨炼,其实象征着____;后两句描写了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7、根据语境填写合适的诗句。
(1)没有到过大漠的人,很难想象出“ , ”的壮观景色。
(2)富春江一带景色秀丽,乘小舟顺流而下,你会产生“舟行 , ”的感觉。
(3)如果你有机会去江南,你会把“ , ”的美景用画笔描绘下来。
(4)“ ,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月夜的静谧之美让人陶醉。
8、诗歌阅读。
花朵是春天的彩信
为了把春天到来的消息
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太阳群发了彩信
桃树收到了
梨树收到了
该开花的树都收到了
枝条上的花蕾
是它们的收件箱
风中轻轻摇晃着
哦,这是在一点点地打开
一片片花瓣
露出来
花瓣刚一露出来
蜜蜂和蝴蝶就飞来了
它们都想抢先看看
蜜蜂一边看还一边小声念着呢
有图片有音乐
这是一种转发率很高的彩信
配乐的花香里
春天像花瓣一样美丽着
【1】谁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了大家?( )
A.花朵 B.太阳 C.春姑娘 D.时间
【2】谁没有收到太阳群发的彩信?( )
A.桃树 B.梨树 C.该开花的树 D.蜜蜂
【3】“它们都想抢先看看”句中的“想抢先”可以换成成语____________。
【4】诗中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9、一枚硬币
两个年轻人一同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
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就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
捡起。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露出鄙夷之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
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心生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
两个人同时走进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在街上不期相遇,犹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寻找工作。英国青年对此不可理解,犹太青年说 因为我没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迈过去 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 怎么会发大财呢
英国青年并非不要钱,可他眼睛盯着的是大钱而不是小钱,所以他的钱总在明天。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 )
②轻视,不愿多看一眼。 ( )
(2)请你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举止( )感动( )开心( )寻求( )
(3)给文中画线的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4)这样有深刻含义的文章你读得懂吗?(4分)
对待一枚硬币,英国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而犹太青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 。
(5)你佩服犹太青年吗?你觉得他成为老板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想生大蛋的母鸡(节选)
曹延标
鸭妈妈又生了一个大蛋。
鸡妈妈羡慕地说,“鸭妈妈,你到底吃了什么食物生了这么大的蛋?”
“我不挑食,什么都吃。”
“我也是。可是不知为什么,我生的蛋,不但个小,而且也不漂亮。”
“你生的蛋,我见过了,上面有麻雀斑,是不是你吃了小麻雀?”
“别瞎扯了,我怎么会吃小麻雀呢?”母鸡妈妈伤感地说,“鸭妈妈,请你告诉我,你怎么会生那么大的一个蛋呢?”
“我也不知道。”鸭妈妈想想说,“我喜欢螺蛳,可能是吃螺蛳的缘故吧。”
正在这时,非常高贵的鹅太太抬头挺胸地走过来。
“鹅太太,你生的蛋又白又大,是什么原因呢?”
“我喜欢吃鱼。 ”
“可是我怎样才能吃到鱼呢?”母鸡妈妈问,“你们能帮帮我吗?”
“我看只有像我们一样学游泳。”鹅太太说。
为了像鸭和鹅那样生一个大蛋,鸡妈妈一头钻进水里,顿时觉得身子下沉。她拼命地拍打着翅膀,高喊:“救命!救命!”
鹅太太游过来,救起鸡妈妈。
看着浑身湿漉漉的羽毛,鸡妈妈在草地上哭起来。小麻雀感到好奇,当她明白了怎么回事之后对鸡妈妈说:“无论是谁,都要量力而行,不要做自己做不了的事。对我来说,你生的蛋就大得不得了,让我好羡慕。可是不论我吃什么,不论我怎样努力,永远赶不上你生的蛋大。你看我整天喳喳喳不是很快活吗?其实,你生的蛋个个都很大。”
听了小麻雀的话,母鸡不再难过了,她高兴地叫起来:“个个大,个个大……”
(选自《最哲理的童话》)
【1】故事中共有____ 个角色。
【2】与同学或家长合作,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鸡妈妈的__________,鸭妈妈的 ___________,鹅妈妈的___________ ,小麻雀的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省略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读这句话时要读出_______________的语气。
【4】这篇短文给人什么启示?从文中找出来,用心读一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用“ ”画出来。
【2】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
【4】这段话共有___句,主要写翠鸟的____。先写____,再写____、_____。
12、课内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段,回答问题。
①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②“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③“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1)给上述片段加一个小标题: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______和______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______”一词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________”一词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3)“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这时他心里会想到什么?请展开想象写一写。_________
(4)“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里的“伟大的力量”是指__________
(5)父亲在法庭上的表现,让你想起了哪些形容英雄人物品质的成语?请写出四个。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3、近视防治刻不容缓
病中,近视占第一位。近年来,近视的发病有低龄化趋势,儿童中近视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近视成为影响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最常见眼病。近视不仅仅是视力差,还可能引起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失明。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三十多万人。因此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近视发生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青少年患近视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即用眼过度和用眼习惯不良。用眼过度是青少年近视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每天学习时间长、睡眠时间短、课外活动时间少、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等都加重了眼睛的负担。尤其在寒暑假期间,由于父母的管束少,有些孩子毫无节制地看电视、玩电脑,使得寒暑假成为近视的高发时期。不良的用眼习惯包括用眼过近,在动荡的车厢内阅读,边走边读,在阳光直射或者昏暗的光线下阅读,躺在床上阅读等,这些都会诱发近视。
近视的防治重在预防。在生活中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光线要充足,坐车或行走的时候不要看书,不要躺着看书。读书一小时要远眺十分钟或到户外走动,调节眼部肌肉,课间十分钟坚持做眼保健操,通过按摩眼睛四周的穴位,以增强眼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视神经萎缩,达到解除眼疲劳的目的。劳逸结合、睡眠充足、控制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避免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在饮食方面应尽量少吃甜食,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如蛋、奶、鱼、肉和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如果患了近视,应定期检查,听从医师的指导,逐步矫正视力或防止近视度数加深。
(1)怎样预防近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量少吃甜食
B.保证充足的睡眠
C.少吃含蛋白质的食品
D.看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
(2)“信息的85%左右是通过眼睛获得的”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3)“青少年患近视大多数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中“大多数”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爬山虎的脚(节选)
①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成的脚。
②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已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质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③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选文第①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的内容。
【2】用“ ”画出第①自然段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
【3】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细丝头上变成___________,细丝由直的变成__________;颜色由_______变成__________,这些变化是需要经过_____________地观察才能发现的。
【4】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观察记录,请你选用文中(加点)表示时间的词语,写出观察对象——蚕的一个方面生长变化。
观察对象 | 时间 | 体长 | 颜色 | 吃食情况 |
蚕 | 4月8日 | 约2毫米 | 灰褐色 | 食量很小,吃嫩桑叶 |
4月18日 | 约12毫米 | 白色 | 食量变大,吃较嫩的桑叶 |
_______________
15、照样子,写句子。
例:它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
_____得 _____
16、东方升起的红太阳唤醒了沉睡的月岩。(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7、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相关练习。
(1)“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作者将_____________比作粥有声无力的叹气。其中,“有声无力”一词,呼应了八儿此刻____________的心情。
(2)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这是对八儿的____________(描写方法),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体现了八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8、例: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公主走进森林,看到一座小小的房子,小小的房子里面有几张小小的床,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句子。
(1)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这片土地。(改为反问句)
(2)这条干涸的小河一年四季流水不断。(修改病句)
(3)这是一条河流。(扩写句子)
(4)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20、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
(1)雷锋叔叔把迷路的孩子送回了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那页画纸被老师举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写一写秋天的景色或者发生在秋天里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吧!题目自拟,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