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兰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战役中,使整个华北地区全境解放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2、……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电影《上甘岭》插曲中的歌词,它体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     

A.热情好客,彰显礼仪风范

B.爱好和平,打击侵略者

C.士气旺盛,武器装备精良

D.努力生产,踊跃支援前线

3、爱国华侨谢张缵泰绘《时局图》并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一张薄薄的图,如一声警笛,让国人警惕。上述材料中让国人警惕的应与哪一事件有关(       

A.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俄国侵占我国大量土地

D.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

4、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的颐和园毁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对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洋务运动最终实现了富国强民

C.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D.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

6、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7、以下反映建国初中国农村土地改革成就的对联是

A. 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B. 深翻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日产千吨钢

C. 人民公社初开太阳,公共食堂稳如泰山

D.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8、《孙中山全集》第一卷“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本起见。”第一次鲜明地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本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9、电视剧《亮剑》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体现这一做法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是

A.长沙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10、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如图所示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1、1901年以后的10年间,民族资本除继续投资棉纺织业和缫丝业外,还投资面粉、肥皂、烟草、电灯、锅炉、铅笔、工矿等行业。其中,民族资本投资轮船公司,资本在5万元以上的就有17家之多。这说明当时民族工业(     

A.轻重工业均有所发展

B.出现“短暂的春天”

C.产业结构渐趋于合理

D.以投资轮船业为主

12、2023年6月26日是第36个国际禁毒日,全国各地紧紧围绕“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主题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中国的民族英雄、禁毒行动的先驱者是(     

A.左宗棠

B.冯子材

C.林则徐

D.曾国藩

13、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成立大会上说:“今天这个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黄埔军校创办于

A.1922年5月 B.1923年5月 C.1924年5月 D.1925年5月

14、“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地方上的武装力量薄弱,不堪一击。”这反映了下列哪一朝代的史实?( )

A.唐朝 B.北宋 C.隋朝 D.秦朝

15、“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抗日军队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C.肯定了国民党军队的英勇抗战 D.国共两党是中国抗战的主要力量

16、“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洋务运动 B.五四运动 C.鸦片战争 D.抗日战争

17、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而实行

B. 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五个省级自治区以外其他地区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8、以段祺瑞为首,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是

A. 直系

B. 皖系

C. 奉系

D. 滇系

19、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研究“西安事变”时,可信度最高的证据应是(     

A.当时的照片和相关的文物

B.电影《西安事变》

C.蒋介石日记中对于事件的描述

D.当时国民党报刊的宣传报道

20、"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不正义的侵略战争

D.以抗美之名欲称霸世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

22、“香江涌海翻银浪,宝港归家绽紫荆”这副对联纪念的事件是(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________

(2)戊戌政变中,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________

(3)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________

(4)抗日战争期间,指挥“百团大战”的是:________

24、填空题:

(1)   年虎门销烟的领导者:  

(2)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   社会逐渐沦为   社会,鸦片战争是   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     领土   平方公里。

(3)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     月至     月。   联军为主凶,     两国为帮凶。

 

2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     》)。

26、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提出对台湾基本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均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历史上称作“________”。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寄托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他们前赴后继,努力探索。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图表内容填写完整。

 

梁启超的分期

 

史学界的观点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政治主张或口号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2)个人的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上海的张山(1845-1921年),一生的经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下工作生活场景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20岁时,他被招进江南制造总局做工。

B.40岁那年春天,他在《申报》上看到了“公车上书”的消息。C.67岁那年他主动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

D.70岁时他让孙子给他读《青年杂志》上的文章。

28、《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中①处是起义地点________,②处是定都地点________

29、原因: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________发动侵华战争。

30、在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有过两次合作:在第一次合作期间进行的_______,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合作取得了_______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同仇敌忾,顽强抗争,涌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你举例除其中三个代表人物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活动。

 

32、说说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及性质。中共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如何?简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3、新文化运动时期被陈独秀称为德先生、赛先生的是?这一运动的兴起体现了近代化的特点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观察下列几幅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图二、图三人物分别被誉为(     )(     )(     )。

(2)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

材料二:

A:农民衷心拥护《土地改革法》

B:农业合作社的农民在分粮

C:“卫星田”的稻穗能托往一女孩

D: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3)以上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