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莆田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这主要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B.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C.使国共两党由内战开始走向合作

D.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2、诞生在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3、1917年至1925年的中华民国,最显著的特征是(   )

A.帝制复辟 B.军阀混战 C.日本侵华 D.东北易帜

4、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相关内容后所做的笔记小结。其中④属于(       

序号

内容

为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

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A.历史原因

B.历史过程

C.历史史实

D.历史评价

5、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的受害者是

A、刘少奇   B、林彪

C、周总理 D、邓小平

 

6、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政企分开

B.实行按劳分配

C.增强企业活力

D.克服“大锅饭”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一个中国,高度自治”

D.“三民主义,国共合作”

8、“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的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这是某一天街上的一张传单的内容,这一天(     

A.五四运动在北京开始

B.清帝退位诏书在流传

C.公车上书在北京进行

D.辛丑条约在北京签订

9、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获得了七亿亩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

A. 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B.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 地主不得拥有土地

10、红军长征中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渡赤水河  ②巧渡金沙江  ③强渡大渡河  ④飞夺泸定桥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④③

 

11、“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这位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

A.康有为

B.谭嗣同

C.黄兴

D.秋瑾

1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有

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英国侵占香港岛

③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④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3、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解放战争胜利

14、将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cba

B.cab

C.bca

D.abc

15、《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遮住天。……该揭帖表明义和团运动

A.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B.进行盲目排外

C.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

D.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

16、下面是两幅商标图片,从左至右依次为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抵羊(洋)”牌商标、中国火柴公司出品的“抗敌”火花,商标图案的设计体现了民族资本家怎样的民族情感

A.实现民生幸福

B.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C.发展民族经济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17、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以下哪一事项是在这次大会上决定的:(  )

A.决定出兵朝鲜

B.决定开展土地改革

C.决定新中国的国旗、国歌等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8、如图是两本连环画的封面。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中国人民的抗争

C.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武汉(包括汉阳,汉口和武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下列各项,与武汉无关的是(       

A.“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B.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

C.北伐军基本消灭吴佩孚主力

D.张之洞创办近代第一个钢铁工业

20、近段时间,台湾艺人教练刘畊宏的居家健身操直播广受关注,数百万海峡两岸的网友在《本草纲目》《龙拳》等充满中国风的音乐背景下同屏运动,收获健康和快乐,感受满满正能量。根据上述材料可知(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疫情之下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科技创新两岸文化交流新形式

D.“一国两制”构想符合台湾实际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战争,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______战争。

22、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______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______________》,使得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特权。

2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4、粉碎重点进攻: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________,转战陕北。________率领的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________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________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5、在屈辱的近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事业步履蹒跚地发展着,根据提示写出有关内容.

(1)影片《 》是我国在国际电影节上第一部获奖影片.

(2)郭沫若创造历史剧《 》表达了对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愤怒和对光明自由的渴望,

(3) 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制碱行业的垄断.

(4)步入近代,新的 工具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大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6、1949年1月,______(战役)胜利结束,这场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1949年初,______(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7、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一五”期间,川藏公路、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8、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了__________,震动全国。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的标志----

(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4)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

30、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_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__________ 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 国家。

(2)图二是__________ 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 国家。

(3)图三是__________ 文字,产生于____________ 国家。

 

32、   材件:建国伊始,我党在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外部环境下,在国内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克服重重困难,奋发努力,勤俭建国,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并巩国了新政权,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依据材料回答1949—1952年,中共在巩固新政权方面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努力?

 

33、邓小平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邓小平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2)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针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遇到的姓“资”姓“社”问题,邓小平是如何解决的?生了什么影响?

(4)邓小平在我国的历史地位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 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按先后顺序写出它们的名称。

(2)请写出甲午中日战争中一位民族英雄的名字。

(3)三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