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丽水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

2、下图的历史情景出现在(  )

A.北伐战争期间

B.西安事变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重庆谈判期间

3、20世纪50年代电影《英雄儿女》歌词中写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歌词中的“虎豹”指的是( )

A.国民党

B.日本侵略者

C.西方列强

D.联合国军

4、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索取4.5亿两白银的巨额赔款

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5、小明同学制作了以下表格,请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时间

史实

1912年2月12日

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

1912年2月13日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5日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4月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A.武昌起义过程

B.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D.中华民国的建立过程

6、费正清认为:“中国人寻找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直到毛泽东时才找到了。”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A.多党合作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区民主选举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习总书记在参观“铭记伟大胜利,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强调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这场战争有关的史实有(     

①邱少云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

②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③为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④大大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8、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是( )

A.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9、中国早期革命家邓超麟回忆说:“中华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和“集体意识觉醒”相关的是

A.百日维新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0、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是(     

A.叶剑英

B.林彪

C.刘少奇

D.周恩来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进行了拨乱反正,这次会议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伟大决策是( )

A.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D.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12、某同学整理的这张资料卡片,可用来研究

A.北伐战争的必要性

B.北伐战争的影响

C.抗日战争的必要性

D.抗日战争的影响

13、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14、2020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60周年(见下图所示)。回顾历史,160年前致使圆明园罹难的元凶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5、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根本因素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构想被有关方面接受

D.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16、为了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1999年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A. 社会主义改造

B. 国有企业改革

C. 西部大开发

D.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17、以下是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的年谱(部分),据此判断他是(       

1843年

1851年

1853年

1856年

1864年

创立“拜上帝会”

发动金田起义

攻占南京

天京事变

病逝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洪仁玕

D.张作霖

18、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 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B. 一次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 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D. 一次维新改革运动

19、下面趣味知识卡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中,错误的信息是(     

运动背景: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内外交困。

运动目的:利用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运动口号:“自强”“求富”。

运动地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A.运动背景

B.运动目的

C.运动口号

D.运动地位

20、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累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这反映了毛泽东

A. 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 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

C.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D.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现代马拉松长跑起源于哪一场战争:____________

 

22、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史实。

(1)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中,上海被迫开埠通商。

(2)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3)_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__________的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5)_________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3、中国近代化进程开始于

24、从1954年起,国家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的过程中采用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签署发表了____

25、1945年8月,________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________ ,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26、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______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______年底,袁世凯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27、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___》,发表《_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8、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_____,支持_____

29、填空题:

(1)_______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________的完成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1年,________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台湾及附近岛屿外,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_自治制度。

3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   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92年,邓

小平的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0、【打击土豪·耕者有田】几千年来,我国农村是地主占有大量耕地,农民无地或只有少量土地。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梦想是在________年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32、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33、简述农业合作化的三个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哪些历史意义?在三大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治三年(1864年),李鸿章写信给恭亲王和文祥说: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用不着我们活动。然而我们却有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认为中国要自强应采取怎样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