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南投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史”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说明!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 200万人。”这揭示了

A.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 B.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所关注的焦点。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 以下中国近代化探索运动中涉及有民生问题的有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小王同学在进行某历史主题学习时,选择了如表内容,他研究的学习主题应为(     

A.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B.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C.民主与法治的完善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改革开放

D.三大改造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6、香港回归的时刻是

A. 1984年12月24日

B. 1997年6月30日

C. 1997年7月1日

D. 1999年12月20日

7、史学界有人将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视为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位于图中的

A. B. C. D.

8、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以下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是(  

①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新青年》的创刊地   

③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④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的情况有( )

坐轮船出国留学 陪朋友看电影  在家看电视 西装革履的男子在吃西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1860年,根据《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

A.天津

B.牛庄

C.南京

D.台湾

11、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主题。以下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虎门销烟——收复新疆——实业救国——台儿庄战役

B.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C.火烧圆明园——旅顺大屠杀——《辛丑条约》——天京事变

D.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12、漫画作为一种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当时世事变迁的信息。如下图的漫画反映了(     

A.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美好愿望

B.农业生产发展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

C.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国民经济前景一片大好

D.发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3、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毛泽东说这句话是因为它(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领导了思想解放的大潮流

D.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14、照片中人物形象的变化说明了(       

A.当时剪掉辫子成为一种时尚

B.他同清朝决裂,欲以革命挽救中国

C.他认为通过改革可以挽救中国命运

D.他受到外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影响

15、会议决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次会议是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16、被日本侵占长达50年之久,于1945年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青岛

17、《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关于其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割香港给英国

B.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镇江为通商口岸

C.赔款210万银元

D.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8、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强调,“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由此可知,他的主张是(   )

A.用白话文写作 B.反对儒家学说

C.揭露封建礼教 D.提倡兼容并包

19、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               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 

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   

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双方最终于4月17日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个“条约"是( )

A.《瑷珲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观察如图,请在答题卡图中填出所创办的企业名称字母代号。

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

(2)依图说出洋务派创办的工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2、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我们设置了 节。

23、状元实业家______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中国民族工业在______期间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4、一人一城都是一枚书签,它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人物)

(1)他是致远舰管带,光绪帝为其书写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是________

(2)他为国家的统一做出了贡献,曾帮助清政府收复了新疆。他是________

(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其革命活动主要________

(城市)

(4)广州十三行曾包揽了清政府跟外国的商务交涉,反映了清政府实行________政策,经历了鸦片战争的炮火,广州被迫开放为________破坏了中国的________主权。

25、上海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______》,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2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它标志着________;我国得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_

27、“九十年代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引自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2001年10月9日的一次重要讲话

⑴.材料中这场“革命”指____________ 革命。“先生”是____________ 。

⑵.“先生”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为中国民主革命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

A.组建了革命团体____________ 。

B.在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政党____________   。

C.在机关报《民报》上阐发的革命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 。

D. ____________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⑶.有人认为“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原因是____________。

⑷.这场革命失败的一面是___________ 。

 

28、1894年中了状元的_______主张_______,成为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

29、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30、1856年,___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而衰,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仁玕写成了《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之一。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1)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哪次会议上?按照会议的部署他领导了哪次武装起义?

(2)写出在长征期间,展现毛泽东卓越军事指挥才能的、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军事行动。抗日战争期间面对“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他写了哪一文章进行驳斥?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3)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参加的国共谈判是什么?在解放战争初期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式,他又提出了哪一著名的论断?

(4)你从毛泽东的身上能体会到什么伟大精神?

32、中共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目前这一理论体系包括哪些重要思想?请你阐述这一思想理论体系的确立过程。

33、回顾近代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时期可以与这一时期相比较——困惑与希望的交织,污秽与崇高的辉映,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两次侵略战争曾占领过北京,给这座繁华的都城带来深重灾难?

(2)有人说: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迎来了曙光”指的是哪一事件?你是怎样理解“迎来了曙光”的?

(3)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给共产党人以深刻教训,为挽救革命,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哪次武装斗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随后毛泽东为中国的革命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4)艰难抗日路,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请分别写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写一个)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派开办民用企业,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吸收私人资本。这私人资本部分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企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有什么作用。指出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怎样的重要地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并写出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法律名称。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德、赛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