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暑假刚学完中国历史的小明同学准备拍一部微电影——《贞观之治》,下列可以用作该电影主人翁的配音有:( )
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③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④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某同学的父亲收藏了刊登下图所示文章的一份报纸,其收藏理由应该是该文章的发表( )
①促进了当时人们思想的解放
②对一五计划成就予以了肯定
③中国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④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模范人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下列作品中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介绍的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4、1956年,完成公私合营的天津劝业场变成了统一管理的大型综合商场。天津劝业场接受社会主义改造采用了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和平方法”指的是(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5、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三大主力会师于
A. 会宁 B. 吴起镇 C. 腊子口 D. 延安
6、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7、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文章,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这说明梁启超主张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不包括( )
A.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B.以现代化建设为工作重心
C.实行改革开放、拨乱反正
D.通过《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9、下图报道了当时发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辛亥革命
10、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成就的是( )
①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大港油田、大庆油田
④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⑤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⑤
11、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 )
A.帝国主义的破坏
B.不充分发动群众
C.清朝统治的腐朽
D.资产阶级软弱性
12、在学习三大不平等条约时,小明自己设计了一道题,请你完成。( )
①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②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③割香港岛给英国。——《?》 |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南京条约》
D.《辛丑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13、中国革命史上有许多著名战役,其中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有
A.百团大战
B.辽沈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千里挺进大别山
14、毛泽东主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此“一五”计划的重点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农业
C. 优先培养建设人才
D. 优先发展轻工业
15、“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
A.《资政新篇》
B.《天演论》
C.《海国图志》
D.“明定国是”诏书
16、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C.湖南和新疆的和平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17、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鞍山大型轧钢厂 ②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
③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④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为此创办的是( )
A.近代军事工业
B.近代民用工业
C.新式陆海军
D.发展近代教育
19、他是科举考试的状元,抱着“实业救国”的志向创办了大生纱厂。他是
A.卢作孚 B.张謇 C.张之洞 D.侯德榜
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不包括( )
A.制定《共同纲领》
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C.制定宪法
D.确定国旗、国歌
21、写出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与中央政府谈判的西藏代表——
(2)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
(3)党的好干部是——
(4)文革中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5)上甘岭战役牺牲的战斗英雄——
22、______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3、___________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___________年中国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4、洋务运动兴办的工业中,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人是_______;中共一大选举_______中央局书记。
25、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革命团体是_________;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的革命政党是__________。
26、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____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7、洪仁玕写成《_____________》,提出要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鲁迅的短篇小说《____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8、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_,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9、“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0、为了纪念新中国的成立,我国政府设立了一个节日是____。
31、简述农业合作化的三个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哪些历史意义?在三大改造工作,的后期存在着哪些缺点?
32、2021年是许多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这些事件值得我们纪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70年前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历史事件。60年前,为克服国民经济困难局面,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提出的方针是什么?
(2)写出50年前中国在国防领域取得的成就一例。
(3)40年前哪一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顺利完成。
(4)写出30年前成立的推进两岸经济交流的民间团体名称。20年前哪一历史事件开辟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
(5)2021年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官之年。纵观百年史,结合所见、所听、所学,谈谈你的感受。
33、简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意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是在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前提下,农民以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入股,集体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初级合作社采取的是渐进和自愿方式。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高级合作社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民私有的土地和牧畜、大型农具以及土地附属物如塘、井等水利设施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
——摘编自侯栋《建国以来党的农村土地政策与土地管理体制的变迁研究》
(1)依据材料一,解释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措施的意义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用什么形式?指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3)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的启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