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澳门回归后,它们成为我国的( )
A.经济特区 B.少数民族自治区
C.特别行政区 D.经济开发区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A.攻占南京 B.北伐全军覆没 C.石达开率部出走 D.天京陷落
3、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进行土地改革的标志是
A.颁布《中国土地法》
B.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C.颁布《中国土地改革法》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1928年底宣布“改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的是
A.张学良
B.张作霖
C.吴佩孚
D.孙传芳
5、对下列漫画解读错误的是( )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6、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王震说:“解放初,我进军新疆的路线,就是当年左公西征走过的路线,在那条路上,我还看到当年种的‘左公柳’,走那条路非常艰苦,可以想象,左公走那条路就更艰苦了。”下列各项与王震所说的“左公”有关的是 ( )
①收复新疆 ②建议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③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④洋务派地方上的代表人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7、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控制着东北三省的是
A. 直系军阀冯国璋
B. 奉系军阀张作霖
C. 桂系军阀陆荣廷
D. 皖系军阀段祺瑞
8、到2017年,经过水下考古作业,所搜集的遗物最终证明“丹东一号”就是1894年沉没致远舰。这一考古发现能证明的史实是
A.沙俄侵占我国领土
B.渡江战役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黄海海战
9、全面内战爆发标志是进攻( )
A.陕甘宁地区
B.中原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延安根据地
10、毒品,万恶之源。我国历史上曾发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决心的“禁毒第一人”是
A.关天培 B.陈化成 C.林则徐 D.琦善
11、如图是一本传记的章节目录节选。该传记介绍的人物应该是( )
第 14 章1979-1984广东和福建的试验 第 15 章1978-1982经济调整和农村改革 第 16 章1982-1989加快经济发展和开放步伐, |
A.黄继光
B.雷锋
C.周恩来
D.邓小平
12、195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较为关键的一年,因为这一年
A.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13、下图所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构导图,图片不能说明的是( )
A.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C.鸦片战争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14、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15、某中学决定暑期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感受长征精神”的实践活动,他们应该选择的路线是( )
A.瑞金—乌江—遵义—金沙江—大渡河—赤水—甘肃会宁—陕西吴起镇
B.瑞金—遵义—乌江—大渡河—金沙江—赤水—甘肃会宁—陕西吴起镇
C.瑞金—乌江—遵义—赤水—金沙江—大渡河—陕西吴起镇—甘肃会宁
D.瑞金—遵义—乌江—大渡河—赤水—金沙江—陕西吴起镇—甘肃会宁
16、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二大里程碑。”我国改革开放起航的标志(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17、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和民族兴盛的一些环节。下图为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A.新中国成立
B.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C.一五计划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新中国成立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的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一年之中吃野菜、麦皮、杂粮达8个月之久,全家一年只吃2千克油、3.5千克盐。1951年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他家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大生产运动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9、“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万园之园”被焚毁的罪魁祸首是( )
A.英法联军
B.美英联军
C.英国军队
D.八国联军
20、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边疆形势日益严峻。为此,清政府采取的举措有
①李鸿章收复新疆 ②设立新疆行省 ③建立台湾行省 ④筹建新式海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求富”的洋务运动;1895年春,康有为等人发起的______轰动京、沪,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2、方针、政策、战略是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地发展和建设国家而在不同领域提出的,根据下列叙述写出我国不同时期制定的方针、政策、战略。
(1)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____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的创举是____
(3)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怎样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____
(4)新中国成立后,党提出的文艺方针是____
(5)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____
23、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____,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24、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禁烟第一人”的是_____,他的主要功绩是_____。
25、____________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____________,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6、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27、胜利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________会师。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________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8、______年10月,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次年,______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______。
(2)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标志是______。
(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
(4)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______。
30、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_______。
31、哪次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述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32、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社会的性质依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3、在学习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这一单元的内容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
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严重挫折。
(1)“工业起步”有何意义?
(2)“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失误”?
(4)“严重挫折”指什么事件?
(5)谈一谈你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所得到的启示与教训
34、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的众人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详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材料三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四 据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整理的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简表(部分)
时间 | 翻译书籍类型 | 书量和所占比例 |
20世纪以前 | 自然科学 | 437部,占75.3% |
社会科学 | 80部,占13.9% | |
20世纪初 | 自然科学 | 164部,占19.6% |
社会科学 | 327部,占60.9% |
材料五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图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强的侵略给近代中国带来哪些变化?(不得照抄原文)根据材料三,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前后中国翻译书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4)材料五中为“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运动中所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