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认为以下哪个选项符合这个观点( )
A.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 抗日战争胜利
C. 红军长征的胜利 D. 新中国的成立
2、下图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 )
A. A B. B C. C D. D
3、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救亡图存的努力、近代化的探索,下列事件排列的先后顺序是
①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②左宗棠收复新疆
③黄花岗起义 ④白话文的普及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②③①④
4、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由于当时的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中国经历了两年多的徘徊时期。打破错误思想的束缚,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准备工作,该“准备工作”是指( )
A.召开全国科学大会
B.明确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C.平反“文化大革命”前后的冤假错案
D.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5、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天演论》的发表 D.戊戌变法
6、香港的回归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把香港割给英国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7、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A.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B.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C.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D.“所有上流阶级,对于世界情形毫无所知,只是骄傲自大……”
8、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9、太平天国在这里留下印记,中华民国的历史从这里开始,日军的暴行在这里警钟长鸣。“这里”是指
A.北京 B.天津 C.南京 D.沈阳
10、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武昌首义
D.新文化运动
11、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列史事和历史解释不确切的是( )
A.清末状元张謇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了许多工厂
B.孙中山在《新青年》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C.1905年,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被废除。与此同时,我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D.《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发表后影响很大
12、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如果要实地考察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应该去下面的哪些地方( ) ①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3、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召开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国民党二大召开 D.国民党三大召开
14、近期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加剧,双方在基辅等地交火。武力外交是一种方式,而中国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列是新中国提出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互不侵犯
15、报刊、图片、历史文献等都是历史的见证。如图所示的图文资料共同见证的历史是( )
A.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16、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该条约是( )
A. 《马关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南京条约》 D. 《瑷珲条约》
17、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钟南山逆行武汉,曾眼闪泪光哽咽地说:“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能论证“武汉是英雄的城市”的史实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18、下图为建国初期我国主要工农业品产量变化柱状图。其中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新中国成立
D.“一五计划”的实施
19、对如图所示剪纸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在同一时间进行 B.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C.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 D.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迫使日本宜布投降
20、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历时14年,纵横18省,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下列是太平天国运动大事年表,其中★处应该填写( )
A.金田起义
B.东乡称王
C.永安建制
D.西征北伐
2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弘扬爱国情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一路逐梦风雨兼程】
(1)小华同学在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逐梦历程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
时 间 | 重大事件 |
1921年7月 | ______诞生 |
1923年6月 | 中共三大召开 |
1927年8月 | ______起义 |
1935年1月 | ______召开 |
【梦想绽放给力前行】
(2)在小组讨论中,小明同学就上述卡片所填的三个重大事件分别从“开天辟地”、“武装斗争”、“生死攸关”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也作扼要说明。
【同心筑梦气势如虹】
(3)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复兴。通过探究和交流,你感悟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
2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成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涑”,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 ”。
23、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其改名为____________,作为都城。
24、影响: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各地的________运动蓬勃发展。________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25、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______清朝战败, 1842年在南京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了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算衰。
(3)1912年1月1日______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4)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屠杀我国无辜军民____人以上。
26、率领致远舰与日寇血战殉国的管带是:
27、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的是_________。
28、下图是___________,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29、 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民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1、简述近代中国一步步深入学习西方的历程。
32、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该运动最先在哪座城市发生?五四运动后期,其中心转移到哪座城市?五四运动的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五四运动已过去100年,“五四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请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33、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近代的苦难岁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我祖籍香港岛,1842年不愿接受英国殖民统治而移居台湾岛,1895年反割台斗争失败后移居北京东郊民巷,1901年被驱逐出东郊民巷后又移居……每每想到这三次颠沛流离的经历,我总是潸然泪下,……
——摘自刘成禺《世载堂杂亿》
(1)材料中作者的“三次移居”分别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刚刚结束时?
(2)材料中作者“三次颠沛流离的经历”可能跟哪三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3)与材料有关的战争及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分别是什么?
(4)作者的经历是近代前期中国苦难岁月的缩影。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源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用一句话概括此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专题知识结构图
(2)在材料二“知识结构图”上A、B两处分别填写相应的历史事件。实现转折后,我党探索出一条什么新的社会主义道路?
(3)“三大改造”是指哪三大改造?它的完成标志我国开始进入什么阶段?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有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