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十万人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北伐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与各路军阀争夺中原
C.抗击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今年(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 )
A. 40周年 B. 50周年
C. 65周年 D. 64周年
3、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历史事件( )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秋收起义 D.建立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4、如图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程。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皖南事变
C.飞夺泸定桥
D.重庆谈判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家主席
C.全国政协
D.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
6、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成为“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的是
A. 邓小平理论
B. 马克思主义
C. 毛泽东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7、“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以上选自《天朝田亩制度》,对此评价错误的是( )
A.核心思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
B.是农民阶层朴素愿望的反映
C.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
D.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8、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不结盟政策
D.合作共赢
9、《人民日报》报道:从1959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记日记,他的亲身经历见证了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下午分自留地。”日记中“分自留地”指的是
A.农村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A.上海
B.重庆
C.延安
D.南京
11、电影《青春之歌》中有一组反映五四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的场景: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随后举行示威游行,游行学生振臂高呼口号。游行学生呼喊的口号中应该有 ( )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2、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期间
C.“一战”期间
D.抗战时期
13、下图是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刊载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 “对外笑容,对内怒容”。该漫画巧妙地将两种表情结合在一张画上;这幅漫画意在
A.批评列强对华采取了双重标准 B.抨击北洋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妥协
C.讽刺清廷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D.建议政府采用灵活的统治策略
14、下图是有关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图片。这两次会议( )
A.在不同时期为共产党指明了方向
B.是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D.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15、“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应该是
A.《申报》 B.《解放日报》 C.《民报》 D.《大公报》
16、某报社评价中共重要事件这样描述:“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请问‘星火燎原’是指( )
A.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南昌起义的爆发
17、有人说,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扩张”,不仅对中国文化也对中国的经济造成了挤压式的打击。下面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8、制作学习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下面这张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戊戌政变
D.护法运动
19、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20、右侧建筑位于沈阳市大东区,高18米,呈立体台历状,两边对称,上面布满弹痕与骷髅,台历的左面刻着“1931年9月18日”,右面记录着事变的发生过程,以此表达了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永恒主题。这一建筑纪念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卢沟桥事变
21、甲午战争后,签订了________,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________。
22、根据称谓写出历史人物
﹙1﹚“铁人”___________。
﹙2﹚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
﹙3﹚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_____。
2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4、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____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25、1945年4至6月,中共七大的召开,确立了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26、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________________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________的开端。
27、目的:
国民党 | 一方面为________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意和平的罪名强加到____________身上 |
共产党 |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________ |
28、请按要求完成填空。
(1)公元前3100年左右,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字塔是这一王国的文明象征,那么,这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___。
(2)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 __________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古希腊神话影响广泛,______________是其宝贵的文学遗产。
(4)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而国家统治权实际上掌握在____________ 手上。
(5)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6)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_____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9、黄海战役中与舰同沉的爱国将领:___ 。
30、国家通过( )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这种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成立于1912年的什么政府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同年孙中山颁布了哪一文献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2)蔡锷、李烈钧等人在1915年领导的哪一事件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之前,孙中山等人也发动了一次反袁斗争是什么?
(3)1926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哪一军事活动?消灭湖南湖北的是哪一个军阀?
(4)1935年的华北危机,引发了哪一爱国救亡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中国抗日战争哪一年取得胜利?
32、说说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的影响。
33、谈一谈:你对“红军长征”的认识
红军长征是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产党领导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面军分别从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撤退和转移。其中红一方面军行程为二万五千里,因此长征又常被称作二万五千里长征。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红军长征”的认识。最后将自己的认识写成一篇小短文,字数不限。
3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梦)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1)材料一中“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结束的标志是哪一年的哪一件大事?
(国家统一梦)
材料二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材料三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至908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宋哲
(2)材料二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材料三反映了香港回归后怎样的经济现象?
(3)综合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该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富民强国梦)
材料四 30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富足之梦,是由温饱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向全民共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实为客观之论。
——雁君《人民富足是最现实的中国梦》
(4)材料四中提到的“一条创富之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5)“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并为之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