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本溪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面这首七律诗是对我国某一时期农村变化的描述,横线处应填写(     

________政策精,分成单干各耘耕。

平均主义无思进,自力更生独利盈。

因地制宜荒可垦,田间里外笑声赢。

秋收冬藏粮仓凸,苦尽甘来喜富迎。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

C.农业合作

D.联产承包

2、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   

A.刘少奇含冤去世

B.邓小平被打倒

C.毛泽东逝世

D.天安门事件

3、“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为此,中共在重庆取得的成果是(  )

A. 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B. 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C. 签订“双十协定”

D.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4、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加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的标志性事件是(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成立自由贸易区

C.设立经济特区

D.实施“一带一路”

5、“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上述材料相关文章的发表(     

A.开启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B.完成了党的全面拨乱反正

C.恢复了我国的高考制度

D.平反了“文革”中的冤假错案

6、毛泽东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描绘的是以下哪个事件(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三湾改编

D.井冈山会师

7、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

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8、下图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增长最快时期的推动因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C.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纲领或者口号

B.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并建立了政权

C.提出了学习西方改革内政的主张

D.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10、利用关键词进行记忆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可以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这四部分内容的关键词概括为(       

A.民主共和君主立宪自由平等

B.师夷长技民主共和自由平等

C.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D.三民主义君主立宪民主科学

11、下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车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图文材料说明

A.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

B.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

C.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

D.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

12、1978年,我国农村“包干到户,自负盈亏”最早开始于

A.安徽省

B.四川省

C.福建省

D.广东省

1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伟大。以下不属于其贡献的是

A. 成立兴中会

B. 发动武昌起义

C. 组建同盟会

D. 提出三民主义

14、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产量

年份

粮食(百万吨)

棉花(百万吨)

煤(亿吨)

钢(百万吨)

1952年

163.42

1.30

0.66

1.35

1957年

195.05

1.64

1.31

5.35

 

 

A. 人民公社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 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 三大改造阻碍农业发展   D. 一五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15、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A. 西藏和平解放

B. 新中国成立

C. 抗美援朝胜利

D.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6、下列作品属于优秀影视片的是:

①《春天的故事》 ②《走进新时代》 ③《开国大典》 ④《激情燃烧的岁月》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7、“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志共和,即称民贼。”针对的是( )

A.冯国璋

B.袁世凯

C.张作霖

D.段祺瑞

18、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无数世人的目光,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100多年前,南京就曾举办过类似的国际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此次盛会的召开,以张謇为首的一批东南商人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张謇除了创办教育文化事业外,还主张“实业救国”,下列与张謇有关的企业是

A.湖北制造局

B.福州船政局

C.继昌隆缫丝厂

D.大生纱厂

19、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关天培

C. 太平天国定都北京后,改名“天京”

D.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20、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国家独立 B.国家富强 C.自强求富 D.维护清朝统治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____并签订《双十协定》。

22、国运兴衰,基于教育。

(1)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指 ______ 。

(2)1897年在上海创办近代中国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指 ______ 。

(3)1905年,清政府谕令停止存在1300年的 ______ 制度,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3、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______ 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 ______ 为书记。

24、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_____“状元实业家”是____;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是____

25、洪仁玕的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26、洋务运动口号______________,新文化运动口号______________

27、虎门销烟的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________的坚强意志。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_______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 ___________

(3)种植园和 _________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4)1785年,瓦特改进的______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29、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________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______在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

 

30、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了“螺丝钉”精神的人是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问答题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支持“三农”(列举两例即可)?这些措施对我国农业各产生怎样的影响?

32、(1)哪一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1860年10月什么国家的军队对北京著名的什么皇家园林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1875年,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4)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3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结合所学回答: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又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4)为什么要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形成并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昢上渐丰富完善的。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1902年,他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族残之,外邦逼之”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频臾缓”。

——摘编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在国共两党的斗争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的情况下,国家难以统一,使得国家认同主要体现为国族认同,即中华民族认同。……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国族认同达到高潮,在知识界掀起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大讨论,傅斯年指出“中华民族是整个的”“是历史的事实,更是现在的事实”,这一时期,知识界、政界甚至全民的参与使国家认同得到全面推进。

——摘编自贺东航、谢伟民《中国国家认同的历程与制约因素》

材料三   在近代中国,很难想象不是民族主义而是其他推动着中国民众主动参与到一次次让世人震惊的政治行动,也很难相信不是民族主义而是其他推动着中国各色政治力量发起一次次影响深远的社会政治运动

——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及其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族国族认同达到高潮”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从下面方框中任选两个(或以上)词汇,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民族主义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巴黎和会、廊坊、北京、国共合作、义和团、卢沟桥、广州、三元里

【示例】词汇:广州三元里

说明: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三元里民众英勇抗敌,击英军,体现出民族主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