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玉溪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金字塔之所以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因为它(       

①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②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③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④是古埃及国王亲自取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经济侵略的特点的是(   )

A. 赔款白银二亿两   B. 增开四个通商口岸

C. 开辟内河航线   D. 允许日在通商口岸设厂

3、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

A.

B.

C.

D.

4、最早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5、1926年发布的《国民革命歌》唱道:“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的是

①冯国璋 ②吴佩孚 ③孙传芳 ④张作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地区成立了“民众救国军”、“抗日义勇军”、“民众自卫义勇军”、“山林反日游击队”等抗日武装力量。这说明了

A.东北已经沦陷

B.东北军坚持抗战

C.全国抗日高涨

D.抗日队伍规模大

7、我国从“东亚病夫”到世界体育强国,这其中的变化说明了

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群众性体育运动普遍开展

③党和政府重视体育运动发展   ④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迅速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8、“一方面袁世凯大搞专制独裁;另一方面,思想变动的闸门已开,新思潮在进步知识阶层引起强烈共鸣。”在此背景下兴起了(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对如下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近代化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0、下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设计的党的代表大会的示意图,请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历次代表大会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C.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确立、继承和发展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11、1839年3月,某大臣到广州对各国商人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该“大臣”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左宗棠

D.康有为

12、习近平于2016年11月1日在北京会见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说:在历史风云变幻中,国共两党有过许多恩怨。同时,两党为了民族大义也几度合作,为民族和国家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期间取得的成果包括

①创建黄埔军校②进行北伐战争,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主力③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④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3、武昌起义后,在云南起义响应,建立军政府,任都督;袁世凯称帝后,秘密离京,在昆明发动了反袁护国战争,在护国战争中功勋卓著,被孙中山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的湖南人是

A.袁国平 B.蔡锷 C.贺绿汀 D.严怪愚

14、下图人物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被誉为

A、铁人 B、两弹元勋

C、党的好干部  D、最可爱的人

 

15、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表述,准确的是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

16、“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这一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这成为其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纲领中反映出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7、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决定以哪首歌曲为代国歌(     

A.《黄河大合唱》

B.《国际歌》

C.《马赛曲》

D.《义勇军进行曲》

18、下列国防成就中,哪一项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取得的?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大庆油田建成

D.航空母舰完成下水试验

19、毛泽东曾在《忆重庆谈判》中说“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和蒋介石共建新中国 B.商讨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C.建立统一战线抗击日寇 D.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王

20、下列作品既是研究希腊早期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希腊最重要的文学遗产的是

A. 《荷马史诗》

B. 《一千零一夜》

C. 《神曲》

D. 《奥赛罗》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___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_________________平方公里。

 

22、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________,戊戌六君子遇害,变法失败

23、请填写下列为新中国科技文化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1)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2)被国际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3)因为发现青蒿素能够有效抵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24、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________接受和平改编。

25、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一批杰出人物。某校八年级小红同学在期中复习时对这些事件和人物进行了如下梳理和探究。

将下列对事件和人物的梳理补充完整。

(重大事件)

______,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土地改革完成,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______,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______”十年大动乱结束。______(会议),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杰出人物)

______是促成西藏和平解放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王进喜赢得了“__________”的称号。焦裕禄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26、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社会。

27、_______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_______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并引发了之后的瓜分中国狂潮。

28、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___,起义军称“太平军”。__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9、古田会议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到1930年,建立的面积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

1931年冬,___________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___________定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30、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1)1949年,第一届   在北平隆重举行,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2)1956年   在北京举行,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3)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形成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1997年,中共召开十五大,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期待和平建国,但是,蒋介石的既定内战政策,却使中国再燃战火,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458—10月,国共双方在哪里举行和平谈判?

219466月,蒋介石全力围攻哪个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31947年夏,刘邓大军的什么行动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事件是什么?

32、简述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视察过程中发表的重要谈话的内容。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有什么重要影响?

33、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是人心所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国之策一伟人的智慧]

(1)找国在改革开放眉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哪一政策使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国之荣一两岸的努力]

(3)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哪一民间团体?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哪一民间团体?这两个团体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

(4)2005年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是谁?

(5)你认为应怎样发展海峡两岸关系?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虽然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但是中国人民敢于同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分子认识到要瓜分“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国是不易实现的。正是义和团运动所显示的力量打乱了列强共同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中国人民通过这一次血的教训,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已经变成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不打倒他,中华民族不可能有振兴之日。全国人民反清斗争日益高涨,清政府则越来越孤立……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生齐聚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白旗,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头可断青岛不可失”……第一天,北京各大专学校总罢课……六月三日,北京学生在街头演讲时,被北洋政府逮捕一百七十八人……第三天,上街,演讲的学生达到五千人,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越来越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三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土士气激昂,应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学良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使警察枪杀爱国幼童,稍具人心,孰忍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

——摘自《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金冲及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材料说明作者得出这一结论的理由。

3)材料三中涉及到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或现象。综上所述,你认为近代中国人民共同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