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班准备举办鲁迅小说读书会。请你帮助他们从下面选择完全正确的一组来阅读,应该是( )
A.《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
B.《狂人日记》《孔乙己》《女神》
C.《阿Q正传》《药》《李有才板话》
D.《暴风骤雨》(白毛女》《小二黑结婚》
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对联批评的社会现象是
A. 鸦片泛滥
B. 虎门销烟
C. 列强侵华
D. 五口通商
3、“历史结论”是对历史史实的理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主观认识,历史结论的正确得出必须建立在对历史史实的正确解读基础上,下列历史结论与历史史实正确对应的是
项目 | 历史史实 | 历史结论 |
A. | 林则徐虎门销烟 | 导致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
B. |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 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地半封建国家 |
C.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
D. | 《辛丑条的》的签订 | 反映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
A.A
B.B
C.C
D.D
4、1979年1月1日,邓小平再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评选为上一年度的世界风云人物,他能够获选是因为
A. 率军挺进大别山 B. 指挥淮海战役
C. 领导改革开放 D. 发表南方讲话
5、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 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 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文化大革命”
C.国有企业改革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黄埔军校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它的校址位于( )
A.上海
B.广州
C.南京
D.北京
7、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创新精神的是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的赎买政策
③“一国两制”构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在新中国国旗的图案中,左上方四颗小五角星围绕着一颗大五角星,它象征着
A.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B. 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
C. 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
D. 人民军队是国家的核心力量
9、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 )
A. 重工业部门 B. 轻工业部门
C. 第三产业部门 D. 运输业部门
10、下图是某城市的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这一雕塑应该在
A. 厦门
B. 虎门
C. 上海
D. 南京
11、马克思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指出,除了改朝换代外,他们没有抱定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似乎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马克思意在说明( )
A.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B.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C.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D.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
12、以下是20世纪初刊登在报纸上的两则征婚启事:一则曰:“女子须不缠足者,须识字者,男子不娶妾,男死后,女可再嫁,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另一则曰:“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平等自由之思习,有从夫之美德”。透过这两则征婚启事可以看出
A.新旧思想并存的时代气息 B.择偶标准依然是三从四德
C.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D.女性的地位已经超过男性
13、“红军在所经过的许多地区,帮助各民族群众建立了革命政权,组织了革命武装,而且留下许多红军干部和战士与他们一起战斗。这些民族自治政权有许多都建立了革命武装,在红军走后仍然坚持斗争”上述材料说明长征
A.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B.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C.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D.是中国共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14、“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一“行军”中发生的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重大事件是( )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强渡乌江
D.会宁会师
15、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
A.自由、民主
B.平等、博爱
C.民主、科学
D.自由、平等
16、香港成为英国经营中国的基地,五口开放则成为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故争
17、1839年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了这场禁烟斗争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张之洞
18、( )是河北省的经济开发区。
A. 珠海特区 B. 汕头特区 C. 浦东新区 D. 雄安新区
19、《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 )
A、开始逐步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社会的深渊
20、他是在中国举起十月革命旗帜的第一人,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从1918年7月起,他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材料中的“他”是( )
A.董必武
B.蔡元培
C.陈独秀
D.李大钊
21、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决定创办《_____》作为机关报;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了《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重要文件。
22、割让台湾给日本的条约是_______。
23、1839年,______领导了虎门销烟;______收复新疆。
24、1927年9月,___________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举行秋收起义。
25、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A__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年,维新派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发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感叹。
26、领导近代中国第一场大规模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27、近代不平等条约是架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枷锁。
(1)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____________》,割占香港岛,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1895年,中日签订了《___________》,割占台湾等地,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1901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____________》,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的是__________
(5)“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称赞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
(6)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领袖是____________
(7)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被迫迁往_____________
(8)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
(9)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______________
(10)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____________
28、这是两位在中国近代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寻访伟人足迹,追忆先辈丰功伟绩?结合昕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中的A是 。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三民主义,即 主义, 主义, 主义。
(2)上图中的B是 。1927年10月他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3)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4)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 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9、“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0、背景: 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3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时强调: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
(3)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弘扬哪些“长征精神”?
32、中国近代教育变化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之一。
(1)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2)1898年,戊戌变法“新政”之一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3)1912年颁布,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类型的宪法是什么?
33、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哪些?简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4、论述题
材料: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那时候,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在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时刻,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也受到迫害……被开除出党,遭非法监禁,迫害致死。事实证明,“文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完全错误的,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摘自201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任平撰文《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前进》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