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维新思想——戊戌变法
B.“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
C.三民主义——抗日战争
D.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
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割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条约是( )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天津条约》
D.中俄《改订条约》
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
A.中共八大的召开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4、1946年至 19 48 年,华北、东北解放区有 2 0 0 万人参军。此外,山东解放区有 58 0 万农民、冀中解放区有 480 万农民,随解放军出征,承担抬担架、运粮草、送弹药、救伤员等任务。下列对这一局面出现 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 中共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C. 实行了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D. 中共领导的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5、这次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的标志,这次大会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6、晚清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西太后,真不赖,腿儿长,跑得快,长安一住把国卖,赔钱数不清,割地好大块”这歌谣反映当时
①清政府腐败无能及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的社会现实
②八国联军侵华攻陷北京后西太后逃亡的历史事实
③中国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失败慈禧太后没有责任
④八国联军侵华后《辛丑条约》签订的严重影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次握手,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黄埔军校的创办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北伐战争的开始
D.中共二大的召开
8、维新变法运动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 )
A.废除了科举制度
B.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C.建立了北洋舰队
D.促进了思想启蒙
9、列强侵华,国人感叹:“天涯何处是神州。”此句最有可能描述的时期是(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鸦片战争之前
C.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D.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时期
10、1882 年10月24日,北京的科举考试发榜,《申报》驻京记者连夜用快马将江、浙、皖三省考取名单送往天津,电传至上海,次日见报,使民间很快就知晓考试结果。这段叙述没有涉及
A.新式通讯工具的应用 B.信息传递途径的多样
C.科举考试内容的变革 D.大众传媒传播媒体的影响
11、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他主张“实业救国”,是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他是( )
A.林则徐
B.张謇
C.李鸿章
D.张之洞
12、“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这支部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它被称为( )
A.最可爱的人 B.最敬爱的人
C.最勇敢的人 D.最光荣的人
13、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观点。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1949年举行开国大典
B.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
C.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
D.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4、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史实说明1927〜1937年中国革命的阶段特征是
A.武装割据,夺取政权
B.反蒋抗日,十年内战
C.城市中心,工人运动
D.联蒋抗日,共赴国难
15、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成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兰教诞生于( )
A. 中国 B. 巴勒斯坦地区 C. 阿拉伯半岛 D. 古印度
16、《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该图深刻地、形象地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危机局面呈现在人们面前。该图描绘的是哪一条约后的情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17、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服装实用,颜色款式千篇一律
B.食品丰足,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C.住房宽敞,居住环境大为改观
D.交通发达,人们出行极为便利
18、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改革开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中国特色、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19、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0、下表为1951年6月至1952年底全国捐献战斗机统计情况。这一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
群体或个人 | 捐献战斗机(架) |
甘肃玉门石油职工群体 | 1 |
四川简阳县农民群体 | 2 |
豫剧演员常香玉 | 1 |
著名工商业者荣毅仁 | 7 |
…… | …… |
全国总计:3710 |
A.北伐战争
B.土地革命
C.抗美援朝战争
D.解放西藏
21、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材料一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炼钢铁;③特区;④两个凡是;⑤一带一路;⑥原子弹;⑦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1)将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
22、1987年__________(会议名称)明确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即以__________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
23、1988年,______经济特区建立(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______开发区建立。
24、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代表人物:___ 。
25、(题文)历史意义:它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________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________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________战争的胜利、维护____________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________得到提高。
26、发动西安事变的“千古功臣"除了杨虎城,还有_______。
27、1919年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指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__________。
28、________(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________(会议)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9、状元实业家______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30、民国元年是公元_______年。
31、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爆发于何时何地?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有什么变化?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33、回顾近代中国历史的时候,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困惑与希望的交织,黑暗与光明的搏击,构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岩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列举中国近代史中一次反侵略或反封建的斗争,说出一位印象最深的民族英雄?
(2)面对西方列强的步步侵略和清朝统治的日益腐朽,假如你是当 时的一位爱国人士,为改变中国的命运,请你提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救国方案?
(3)你从中国近代史的侵略和斗争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知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1)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49年我国粮食产量为11318.4万吨,1959年产量为16969.2万吨,1969年产量为21097.3万吨,1979年产量为33211.5万吨。若将这些数据转化为示意图,应当选择图一还是图二?简要说明理由。
(2)1988年哪一个地区被国家划为“经济特区”?据材料二概括经济特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哪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