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石嘴山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历史进入二十世纪的时候,有一场将斗争矛头鲜明地指向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群众运动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

C.公车上书

D.义和团运动

2、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勇于担当的民族,下表空白处与人物相对应的事件是(  )

民族英雄

戚继光

郑成功

林则徐

历史事件

抗击倭寇

收复台湾

 

 

 

A. 抗击沙俄   B. 虎门销烟   C. 抗击日本   D. 武昌起义

3、下列一组词反映了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进步主题:

①国民革命

②民主、科学

③维新变法

④三民主义,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④②①

D. ④①②③

4、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洪秀全称“天王”

C.太平天国在永安封王建制

D.太平天国建都南京

5、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里的“帝国”“注定……被打垮”的根本原因是

A.军力不足,装备落后 B.阶级矛盾尖锐

C.闭关锁国,妄自尊大 D.封建制度落后

6、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

A. 日、法、俄   B. 英、法、美   C. 英、俄、日   D. 英、俄、德

7、如图人物为维护我国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属于他作出的贡献是(     

A.收复新疆地区

B.率军入台击退法军

C.取得镇南关大捷

D.率黑旗军助越抗法

8、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的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体现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这部名曲是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毕业歌》

D.《渔光曲》

9、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复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下列关于新中国“两弹一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①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茎断     ②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③捍卫了我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④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内容的是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海国图志》

D.《变法通议》

11、鸦片战争后,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探索,其中,探索自强求富道路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12、学了抗日战争历史,某班同学出了一期板报。下列板报内容,最能反映日军野蛮暴行的是

A. 南京大屠杀

B. 血染卢沟桥

C. 难忘九一八

D. 血战台儿庄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   

A.刘少奇含冤去世

B.邓小平被打倒

C.毛泽东逝世

D.天安门事件

14、民主法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治进行了许多尝试与努力。下列哪部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十二铜表法》

D.《罗马民法大全》

15、“公车上书”的主要组织者有

A.康有为、谭嗣同 B.梁启超、林旭

C.杨锐、杨深秀 D.康有为、梁启超

16、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下列各项可作为研究这一历史事件的史料使用的是

①电影《火烧圆明园》②圆明园遗址中的大水法

③法国枫丹白露宫中的大量圆明园文物④文学作品《圆明园的毁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之所以被誉为“真正起点”,是因为在“这里”(  )

A. 毛泽东思想确立   B.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D.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8、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19、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获得初步的发展

B.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救亡图存,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D. 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20、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起草的纲领性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________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

22、“……后来的大多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在这份宣言中以浓缩的形式出现。”这份宣言是发表于1848年的《________》。

23、___________年5月,黄埔军校在___________成立,___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4、结果:经过一天激战,将日军______歼灭。

 

25、1935年在北平爆发的“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6、1949年初,北平国民党军总司令______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27、五四运动前期主要是学生罢课,后期主要是_______罢工,运动中心也由_______转移到上海。

28、由于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因此,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这一法律文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彻底摧毁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地主阶级的事件是________,因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订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法律,初步建立了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30、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________病逝,湘军冲入城内。________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举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 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指哪件事情?“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出该国确定了怎样的资产阶级统治?

(2)材料二中“革命的烈焰”发生在哪个国家?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是谁?拿破仑创造的奇迹包括哪些方面?

(3)上述两则材料中的事件,对两国社会制度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3、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国共系及其历史启示”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参与。

【团结合作】

(1)请写出一件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重大事件。

(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争端再起】

(3)请写出20世纪40年代末期发生在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的名称,并列举出这一战争中的重大战役两例。

【感悟历史】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虚有其表。”

材料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该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2)材料二的话是谁说的?其中“贼”是指谁?出现“无力回天”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是中国同盟会纲领,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什么?孙中山在该刊物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建立民国”的革命目标最终是通过什么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实现的?

(4)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