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它是戊戌变法期间创办的新式学校,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它指( )
A.天津武备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北京大学
2、某外国政要曾说过:“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农村包围城市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照搬斯大林模式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的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指( )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4、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指的是( )
A.八路军和新四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
5、北伐战争中,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美誉的是率领的独立团
A. 孙中山
B. 叶挺
C. 蒋介石
D. 周恩来
6、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深入,甲午中日战争是一个分界线,之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十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C.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7、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居住在上海的人们获得战场消息的最佳方式是
A.阅读《新青年》 B.阅读《申报》
C.阅读《民报》 D.阅读商务印书馆的小册子
8、下列关于五四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提供了干部和组织基础
B.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提供了组织和思想基础
C.不断注重与工人阶级相结合提供了阶级基础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为党的成立提供了群众基础
9、下图邮票中可提取的信息是( )
①邮票发行于2015年
②遵义会议于1935年召开
③遵义会议召开已有80周年
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中国人民的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标志分别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 ( )
①直系军阀 ②皖系军阀 ③奉系军阀 ④滇系和桂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曾对将士说:“设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这一不畏牺牲的誓言最终践行于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黄海大战
D.威海卫战役
13、1997年7月1日,中国各地一片欢腾,喜庆气息洋溢在神州大地,这是全国人民在庆祝
A.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
C.中国成功申办2000年奥运会
D.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4、7月4 日是美国的国家独立日, 美国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来克星顿的枪声 B. 《独立宣言》 的发表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的颁布 D. 1783 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的是( )
A.帕特农神庙
B.《荷马史诗》
C.儒略历
D.《战争与和平》
16、江姐、华子良、双枪老太婆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出自( )
A.《青春之歌》 B.《红旗谱》
C.《创业史》 D.《红岩》
17、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召开
B.国民党一大召开
C.国民党二大召开
D.中共一大召开
18、“茶叶和丝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茶、丝的生产。湖南、福建、浙江等地开始人规模种茶,还设立茶厂专门加工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茶叶。”材料描述的是
A.鸦片输入的危害 B.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C.中国边疆的危机 D.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19、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日本 B. 英国 C. 美国 D. 俄国
20、下图所示史实,标志着
A.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B.全国基本统一
C.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D.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革命
21、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___________;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___________。
22、1911年4月,______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总督衙门,因寡不敌从,起义失败,历史上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1915年底,__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23、为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及其他代表在北平召开了________。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通过了________,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 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3)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4)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
25、观察下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瑞金
B.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地——遵义
C.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的地点——吴起镇
26、北伐战争目的:___________。
主要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战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锋:国民革命军第四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___________。
胜利进军的原因:___________,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27、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马其顿君主是______ ;
28、(1)_________(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我国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
(3)2018年3月召开了一年一度的“两会”,指的是政治协商会议和____________。
(4)国家主席_________遭受残酷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的最大冤案。
(5)__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
29、甲午中日战争,甲午年指的是______年。戊戌变法,戊戌年指的是______
30、__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59年,为重振太平天国,洪仁玕制定《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31、近代随着西方的侵略,中国的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请写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刊。新文化运动期间,由陈独秀创办、成为当时宣传新思想的阵地是?
(2)洋务运动期间,开启了中国新式教育的是哪所学校?戊戌变法期间设立,发展为今天北京大学的是哪所新式学堂?科举制正式废除是在哪一年?
(3)辛亥革命后,当时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写出图片所反映的社会习俗的变化。
(4)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行驶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这些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总特征。
32、简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主要事件。
33、回眸过去,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场自救运动,这场运动前期的口号是什么?
(2)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运动,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
(4)在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和科学的影响下,后来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谁?
(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命运,请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陷入深渊】
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中国“走入了近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三大丧权辱国条约依次是什么?
【前赴后继】
材料二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 ___?___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
(2)义和团的反抗发生在哪场侵华战争中?材料中人物“?”提出了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什么意义?
【民族解放】
材料三:
(3)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简述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结果如何?
(4)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