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广安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19年4月2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我国在青岛海域举行了盛大的海上阅兵。中国近代海军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的海军有

①南洋海军  ②东洋海军  ③北洋海军  ④福建海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平津战役后,北平古都的文物古迹被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北平人民的生命财产也免遭战火损坏。下列历史人物中对此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张自忠 B.杨虎城 C.李宗仁 D.傅作义

3、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向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约为1:7.9。这反映出“一五计划”期间(       

A.注重农轻重比例的协调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重点关注培养建设人才

D.优先发展水上交通运输业

4、有一支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这支部队是(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5、“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感叹的是

A.中苏建交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美建交

D.尼克松总统访华

6、下图两位人物的先进事迹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7、构建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近代化的起步”的知识结构图。下列图中①②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C.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8、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写进党章是在

A. 中共十五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二大

9、下列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把地主所有土地分给农民

D.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10、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 李鸿章

B. 詹天佑

C. 张謇

D. 左宗棠

 

11、观察下表,导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的条约是(  )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望厦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12、1949年4月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期间,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紫石英号军舰无视警告,擅自闯入长江下游水域前线地区,引发双方军事冲突。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中国)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获得的( )

A.《南京条约》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13、孙中山《讨袁檄文》:“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其“民贼”是指

A.李鸿章

B.张作霖

C.袁世凯

D.段祺瑞

14、近代史上有个国家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仅45年的时间里,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这个国家是

A.俄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15、下表为1987年台湾地区电影电视热门题材情况统计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电影公司或电视台

飞腾公司

中华电视台

台湾电视台

影片或项目

《跨过海峡》

《返乡探亲》

《落叶归根,海外返乡行》

A.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C.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D.台湾当局两岸政策松动

16、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茅于轼先生在北大讲学时说:“不能借口少数服从多数而剥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因为少数人的基本权利若得不到保障,最终可能连国家主席的基本权利也得不到保障。”“文革”中,基本权利被肆意践踏,被迫害致死的国家主席是(   )

A. 刘少奇 B. 彭德怀 C. 贺龙 D. 朱德

17、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准则的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科教兴国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8、中国近代史始自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历经清王朝晚期和中华民国时期。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是

A.1840—1919 B.1919—1949 C.1840—1945 D.1840—1949

19、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所取得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20、1857年,太平天国翼王率10万精锐负气出走,1862年2月,太平军由湖北入川,攻克石柱后,于3月初分三路进入丰都境内。一路去洋渡溪,一路到高家镇,一路出包鸾场。其中翼王是指

A. 石达开

B. 杨秀清

C. 韦昌辉

D. 陈玉成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纲领性文件《________》;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等一系列主张。

22、请仔细回忆所学知识,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1)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为巩固政权,太平天国颁布了治国纲领________,1859年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玎制定了________

(3)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提出了________口号,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________

23、写出在上海发生的与下列提示信息相关的内容。

(1)1842年之条约,尝被迫通商之苦。______

(2)1915年之杂志,举民主科学之旗。______

(3)1919年之运动,扬工人罢工之威。______

(4)1921年之会议,谱开天辟地之章。______

 

24、1927年8月1日,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

25、目的:推翻________、孙传芳、________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年份

(1)公车上书开始于——

(2)中国同盟会建立于——

(3)五四爱国运动开始于——

(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

(5)黄埔军校创办于——

27、__________年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28、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中国领土面积达_______多万平方千米。

 

29、(1)( )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1894年9月,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激战中,致远舰管带( )与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1927年8月,( )贺龙、朱德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 )地区,宣告长征胜利结束;1937年9月,八路军在( )一带设伏全歼日军,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4)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

(5)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 ),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 ),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0、__________,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解放区,__________、_________ 、等撤离延安,转战陕北,________ 、___________ 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回顾百年历史,探究国共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标志是什么?这次合作中两党为实现统一进行了哪场战争?

(2)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3)是什么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4)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哪两大战场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5)你认为解放战争中共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6)从国共关系的变化中,你有何感悟?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

(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写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2)这场战争中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写出其中的任意三项内容?

(3)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33、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反抗侵略的典范。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太平天国运动是由哪个阶级发动的?运动领袖是谁?

(2)说出起义者定都天京后,颁布的法律文献名称并说出这个文件的积极意义。

(3)说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和运动失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4)阶级的局限性是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请说出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一点即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回顾党的历史,历次会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

——摘自《谢觉哉日记》

材料二 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落后大国,革命的道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答案……毛泽东在悉心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摒弃了“城市中心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上山”的思想、做“革命山大王”的思想、建立“军事大本营”的思想……。

——《井冈山精神的核心》

材料三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选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大事”是指“共产主义者”召开的哪一次会议?这件“大事”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毛泽东“‘上山’的思想”表明中共将革命重心转向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闯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共哪次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特殊地位?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的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