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澄迈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设立工部省管理工商业;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殖产兴业

B.废藩置县

C.文明开化

D.倒幕运动

2、模范人物往往是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石油工人王进喜在井喷的险情发生时,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普通的战士雷锋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的事迹共同体现出的精神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追求真理,改革创新

D.乐于助人,勤奋好学

3、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这次运动是一次

A.农民阶级的爱国运动

B.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C.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改良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革命运动

4、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是开创新时期强军兴军新局面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最早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洛川会议

5、《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规定主要反映了英国列强哪一侵略要求

A.鸦片贸易

B.商品输出

C.掠夺金银

D.开采矿山

6、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指挥人物(从左到右: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的历史合照,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7、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老战士李继德曾亲眼目睹这样的一幕:已经爬到地堡下的他,猛地弓着腰起了一下子,堵上了枪眼子。”“他”指

A.邱少云

B.黄继光

C.罗盛教

D.蒋道平

8、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下列与虎门销烟有关的人物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关天培

D.洪秀全

9、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将领是( )

A.陈毅、张学良 B.赵登禹、杨虎城

C.张学良、杨虎城 D.朱德、赵登禹

10、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楹联歌颂的是(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关天培 D.陈化成

11、下面是李俊同学学习《辛丑条约》时整理的笔记和搜集的漫画《扯线木偶》,《辛丑条约》中最能直接反映漫画寓意的内容是

A.A

B.B

C.C

D.D

1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 )、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括号中应填写(  

A.辛亥革命的胜利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D.进行三大改造

13、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和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国内考察,把扶贫开发作为治国理政的重点过程来抓。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不断为民造福

D.全面依法治国

14、小王同学想到了一个内容巧记的方法:条约四项,割占香港,五口开放,赔款肮脏,关税协商。他要记忆的学习内容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15、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见图)反映的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聘请倡导新思想新文学的人物和主张旧学的人物同时讲学。该油画描述的情境发生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6、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通讯:“为了拿镶有珠宝的饰品,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对这段通讯认识正确的是( )

A.记录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掠 B.此通讯写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C.指出了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 D.分析了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的影响

17、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势力强大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18、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曾评价说:“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现代杂文的开拓者的评价,“他”是

A. 齐白石

B. 茅盾

C. 鲁迅

D. 徐悲鸿

 

19、国共合作是当今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引擎。翻阅历史,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 黄埔军校的创建

C.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 国民革命的正式开始

20、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称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窑洞中的预言”。下列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C.抗战胜利属于中国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从军为国,黄海捐躯是:

2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___________;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

23、20世纪60年代中期,______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共同构成了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25、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_________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6、1938年3月至4月,抗日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战役性胜利是________,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是________

 

27、汪伪政权建立于 ___________ 年。

 

28、列强罪行: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________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29、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首席代表_____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1949年,第一届___________(全称)会议召开,通过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

30、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古代世界人类文明的交流主要有哪两种方式?并各自举出两种方式的代表性事件。

方式一: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性事件:__________________

方式二: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性事件:__________________

32、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01年,清政府签订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的哪次革命?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3)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回顾党的历史,有何感悟?

(4)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建党多少周年?

33、拉开中国近代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发动者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 “超级杂交水稻 ”。自70 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 ,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材料三  2015 年 10 月 5 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她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1)材料一中三幅漫画反映了我国哪些方面的变化? 

2)材料二说明我国在哪一领域取得突 出成就?这一成就的直接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女科学家是谁? 她是凭借研发什么获奖的?她的发明对人类的贡献是什么?

4)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根据上述信息,谈谈科学技术与国家综合实力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