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是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2、读下图,分析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最接近(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1600mm
B.800mm
C.400mm
D.200mm
3、“秦晋之好”涉及的两个省区是指( )
A. 山西和甘肃 B. 四川和甘肃 C. 陕西和山西 D. 贵州和云南
4、国庆期间,家住龙门的小丽去云南旅游,下列景观是小丽行程中能看到的
A.
B.
C.
D.
5、下列景点位于香港的是( )
A.宋城
B.唐城
C.妈祖阁
D.大三巴牌坊
6、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农作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地农作物熟制为(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2】图中②、③对应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A.玉米、小麦
B.小麦、水稻
C.青稞、谷子
D.花生、油菜
【3】各地农作物对应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B.②温带季风气候
C.③热带季风气候
D.④热带雨林气候
7、我国的人口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B. 人口出生率很高
C. 计划生育政策落实不到位 D.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
8、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阳光 B.河水 C.生物 D.铜矿
9、“一江春水向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了我国的地势( )
A.西低东高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低
D.南低北高
10、下列地区中属于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11、下图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台地区分布示意图,下列有关港、澳、台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台湾的旅游博彩业十分发达
B.新竹是香港的高新技术园区
C.港、澳、台发展离不开与祖国内地的合作
D.澳门是世界金融中心,有“东方之珠”美称
12、北京的年降水量大于乌鲁木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冬季风
13、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以肥沃黑土著称的平原是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宁夏平原
1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
A.黑龙江漠河县北极村 B.新疆的吐鲁番
C.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 D.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15、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交通、农业和水能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B. 导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
C. 河流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D. 使我国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16、下图为“华北平原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华北平原( )
A.位于太行山脉以西
B.7000年来面积不断缩小
C.地处长江下游地区
D.由黄河等河流冲积而成
【2】华北平原的形成说明( )
A.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B.海洋最终都会变成陆地
C.海洋和陆地不断的运动和变化
D.陆地是相互连接的整体
17、“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大鼓。”端午节是我国一项传统节日。完成下面小题。
【1】端午节是( )的传统节日
A.苗族
B.回族
C.汉族
D.傣族
【2】下面城市最有可能举行赛龙舟活动的是( )
A.拉萨
B.乌鲁木齐
C.太原
D.广州
18、下图中黑点反映的是我国哪种矿产资源的分布( )
A. 水能 B. 煤炭 C. 石油 D. 铁矿
19、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
D.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0、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受夏季风影响,我国( )
A.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夏季南北温差加大
D.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偏低
【2】若夏季风强,雨带推进快且在北方滞留,易导致( )
A.南涝北旱
B.北涝南旱
C.东涝西旱
D.西涝东旱
21、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主要有____用地、____用地和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我国把“十分珍惜、____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2、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中唱道:“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那么我国最早“迎来日出”的地区与最迟“送走晚霞”的地点是( )
①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②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③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④曾母暗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3、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是____,____,____。
24、南方地区因是热的环境,发育了_______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
25、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和东北地区。
26、随着________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___________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27、我国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2年7月,我国已有43项遗产被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著名的有甘肃敦煌__________,西藏拉萨__________,陕西西安__________,北京__________长城,曲阜__________等。
28、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和_____。
29、巫山是______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山脉,太行山脉以东是 (地形区)。
30、材料一:2013年金秋九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国事访问。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将为这条古老的商道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并引领欧亚大陆经济合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区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
材料二:丝绸之路经济带示意图:
(1)图中A国是_______________。B城市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___________。
依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我国境内,主要交通干线是_____线、兰新线,该铁路线也称新欧亚大陆桥。
(2)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于2014年5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新疆着力建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李克强强调,新疆要把_______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地方自我发展能力,更好地造福当地各族人民。
(3)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等大型能源合作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区域经济发展输入新鲜血液。我国在与中亚各国经济交往中,_______合作是最大的亮点。
31、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往返于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铁路货运“中欧班列”迅速发展。截至2021年5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近4万列,运送货物约355万标箱,通达欧洲22个国家的160多个城市。中欧班列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相辉映,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材料二:2021年12月8日,第2000列合肥中欧班列即将启程(图左),此趟列车的发运,标志着合肥中欧班列自2014年开行以来,累计开行达到2000列。
材料三:图右“中欧班列运行线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
(1)中欧班列横跨亚欧两大洲,沟通了____洋和____洋两大洋,是世界最长的洲际班列。如果此次货物从合肥运行中欧班列专列目的地是莫斯科,最有可能是从____线经过(填序号),期间列车经过的国家是____。
(2)从合肥出发的班列经过河南省郑州市,此城市是东西向铁路____线和南北向铁路____线的交汇处。
(3)货物从上海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运往欧洲,货船途经我国近海的海洋④是____,⑤是____。
(4)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比,选择中欧班列运输货物的优势有哪些?(至少列举两条)____;____。
32、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周转量构成表
运输周转量 | 铁路(%) | 公路(%) | 水运(%) | 管道(%) | 民用航空(%) |
货运周转量 | 39.3 | 1.8 | 44.9 | 13.95 | 0.05 |
旅客周转量 | 44.9 | 46.3 | 2.6 | / | 6.2 |
(1)我国货物周转量中,居第一位的运输方式是____;旅客周转量居第一位的运输方式是____。
(2)下列不同类型及数量的货物,要从起点运到终点,请选择最佳运输方式。
A.1吨活鱼从北京郊区的水库运往城区,运输方式___。
B.5万吨钢材,从上海运往大连,运输方式____。
C.一箱急救药品,从哈尔滨运往深圳,运输方式___。
D.20万吨煤炭从双鸭山运往长春,运输方式____。
33、左下图是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右下图是我国部分贫困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D是____(山脉),该山脉以南的地形区是____ 。
(2)左图中E是____(山脉),该山脉以西的地形区是____ 。
(3)左图中F是____(山脉),该山脉以东的地形区是____ 。
(4)左图中C山脉以南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____毫米以上;山脉B、C、E中,是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 。
(5)2019年是我国精准脱贫攻坚年,读右图,我国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山区或平原),请你从地理角度为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致富提两点建设性意见____ 。
34、2020年12月9日,青海格尔木至新疆库尔勒铁路(格库铁路)全线开通。读“我国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邻国甲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乙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_________湖。
(2)图中格库铁路连接了A西北地区和B青藏地区,其中塔里木盆地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
(3)修建格库铁路面临的技术难题不包括_________。
A.风沙危害严重
B.地形地质复杂
C.态环境脆弱
D.洪涝灾害频繁
(4)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著称于世。新疆有利于种植棉花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点合理即可)
(5)据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_________(填“边缘”或“内部”)
3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中部地带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重视,中部正在发展崛起.
材料二 我国“中部六省位置示意图”
(1)在中部地区六省中,甲是 省,该省由于 资源丰富而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乙省省会是 ,经过该省会城市的南北向铁路干线是 铁路.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甲、乙两省自然环境的对比.
甲省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所属的气候类型 .
乙省所在的主要地形区名称 ,所属的气候类型 .
(3)中部地区某省提出“融入长三角,依靠高科技,抓好两流域(长江、淮河),唱好黄(黄山)煤(煤炭)戏”该省可能是 (填简称).
(4)在长江三角洲区域,许多城市成群分布,并冠以城市群的名称,请你说出“沪宁杭”分别指的是哪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