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录片《航拍中国•黑龙江》能拍摄到的场景是( )
A.阳光沙滩、蓝天白云,椰树婆娑
B.林海、雪原壮美辽阔,冰灯、冰雕美轮美奂
C.雄伟的长城在群山中逶迤延伸,枫叶红了,群山片片嫣红
D.东方明珠塔高耸入云,外滩灯火璀璨,夜景迷人
2、下列位于第二级阶梯的地形区组合是( )
A.东北平原和辽东丘陵、
B.准噶尔盆地和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D.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
3、成语“秦晋之好”涉及的两个省区是 ( )
A. 陕西省和山西省 B. 山西省和甘肃省
C. 四川省和甘肃省 D. 贵州省和云南省
4、我国北方传统民居具有的特点是 ( )
A.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B.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C. 屋顶坡度大,墙体较厚 D.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高
5、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多、农村少 B.盆地少、高原多
C.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D.西南多、东北少
6、下列各项中,对我国土地资源的错误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耕地、林地比重小
B.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C.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耕地占有量大
D.耕地总体质量差
7、一位外国朋友要考察我国少数民族风情,我们建议他去( )
A.
B.
C.
D.
8、下列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措施是
A. 在平原大力退耕还林,发展林业 B. 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
C. 东南沿海大力发展畜牧业 D. 城市邻郊发展种植业,为城市提供粮食
9、有一批珍贵的鲜花从春城昆明运往北京,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
A. 航运 B. 铁路 C. 水运 D. 公路
10、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市二级
B.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镇三级
C.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市、县、镇四级
D.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市、县、镇、村五级
11、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缓缓向东倾斜
B.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为主
C.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D.山区有利于各种农业类型的发展
12、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一般优先于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程度也更高。据此完成问题。下列国家老龄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蒙古
B.日本
C.印度
D.马来西亚
13、读“地上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所示的景观,出现在( )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黄河下游
D.黄河入海口
【2】人们常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3】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修筑水库
C.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
D.多挖几条入海河道
14、下列文化现象具有陕西独特色的是
A.黄梅戏 B.信天游 C.变脸 D.京剧
15、如果图中阴影部分代表中国,那么能体现我国纬度位置的是( )
A.
B.
C.
D.
16、沟通世界第一和第二大洋的水道是( )
A. 白令海峡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 英吉利海峡
17、小明家用淘米的水洗菜,洗完菜涮拖把,最后再用涮拖把的水冲便池。他家的节水方式为( )
A.推广节水器具 B.一水多用
C.少使用洗涤剂 D.污水治理达标排放
18、读我国北方地区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C.位于黄河以北
D.东部濒临渤海、黄海
【2】图中甲、乙山脉是( )
A.小兴安岭、太行山脉
B.长白山脉、阴山山脉
C.昆仑山脉、天山山脉
D.大兴安岭、太行山脉
【3】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
A.春旱
B.土壤肥沃
C.平原面积大
D.耕地集中连片
19、中国的气象灾害频发地区,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最广的是( )
A.洪涝 B.干旱 C.台风 D.寒潮
20、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
B.京津唐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21、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这一诗句描写的是 天气,它一般出现在 地区.
22、我国的煤、铁、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____ 。
23、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_____________,除____________外。
24、请根据以下几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和图中的相关信息,分别判断它们是哪个省并填写下表。
25、根据以下不同情况.选择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在表中用“√”表示。
26、请选择最佳运输方式(在表中打“√”)
27、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北连_____________、南抵______________。
28、我国自然资源总量 ,人均 。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国家把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具体内容是: 。
2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的山脉是 ,它与我国冬季 ℃等温线基本吻合。
30、某地理课外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网上研讨,来自我国不同省区的同学建立微信群,交流自己家乡的地理知识。细心的娜娜把交流的内容归纳整理,制作成知识卡片,有一些问题没有记录下来,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农作物____(熟制)。一到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乙:“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我的家乡民族数目很多,友好相处。这也印证我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____的特点。
丙:我的家乡也有个成语“蜀犬吠日”,有肥沃的紫色土,物产丰富,大部分属于____(干湿地区)。
丁:“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我的家乡跨淮河两岸,以南属于____气候,河流很少结冰;以北地区每到冬季河流会结冰。
戊:“天涯海角有穷时,此情此意无尽处”,我的家乡有椰林、沙滩、海浪,这里岛屿众多,在____(纬线)以南,欢迎大家冬季来度假。
己:“天无三日睛,地无三尺平”,我的家乡山清水秀,石奇洞美,地形崎岖,属于____地貌,有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庚:“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我家在塔里木盆地边缘,这里是____(温度带),瓜果特别甜,把香甜可口的哈密瓜运到内陆。
3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左图中序号代表的温度带的名称。
②____、④____、⑥____。
(2)写出右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干湿地区的名称。
A____、B____。
(3)左图中④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特点是____。
(4)右图中的干湿地区A和D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2、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暑假期间,家住北京的贝贝去上海看世博会.贝贝手中有一份列车时刻表(见表),但是他有一些困惑,你能帮助他吗?
车次D29 站名 | 到达时间 | 发车时间 | 车次T35 站名 | 到达时间 | 发车时间 |
北京南 |
| 07:47 | 北京 |
| 17:40 |
… | … | … | … | … | … |
徐州 | 13:56 | 14:02 | 徐州 | 04:09 | 04:31 |
南京 | 16:26 | 16:28 | 南京 | 07:32 | 07:38 |
上海 | 18:44 |
| 上海 | 10:41 |
|
(1)时刻表中的两个车次哪一个做到了“朝发夕至”? ,该次列车全程耗时 .
(2)贝贝的这次行程将依次经过我国的哪两大地形区? 、 .
(3)北京作为中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之首,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有 .
33、我国纵横交错的山脉和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又使各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②代表的是____山脉。
(2)图中甲、乙、丙三大高原中,地面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广布的是____(地形区名称)。甲所在地区的少数民族是____。
(3)从图中看出,B地的年降水量比A地的年降水量____(多/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共享单车”之后,“共享雨伞”也来了。如果只考虑降雨的影响,“共享雨伞”使用频率较高的是____地(填A或者B)。
(4)如果AB两地,可能是上海(31.2°N)与北京(39.9°N),那么请你根据图判断____是北京(填A地或者B地),西边方向是序号①山脉的余脉西山。
34、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形成了“三江并流”及“山河相间”的壮丽景观。图是“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山脉的主要走向是____;这些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重要分界线,它们的名称是____。
(2)“三江”中,____(填名称)是长江的上游。该地区山高水急,最适合发展的清洁能源是____。
(3)玉龙雪山位于丽江的____方位,游客在丽江古城中也能欣赏到玉龙雪山的风姿。
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了让课本上的知识“鲜活”起来,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觉。2021年暑假,某中学组织学生到台湾进行研学旅行,深入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
材料二:台湾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A____和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2)研学旅行团从B____省出发,经过____海峡后,先到达台湾省行政中心____。
(3)同学们研学过程中发现:台湾岛地形以____为主,中国东部最高峰为____,海拔3952米,但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____(填“东部”或“西部”)沿海平原地区。
(4)研学旅途中,同学们参观了风景优美C____(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游览了岛内最长的河流____,同学们了解到3月23日1时41分在台湾台东县海域(北纬23.45度、东经121.55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而且台湾每年平均发生的地震达1400次以上,其中人能够直接感受出来的有200~300次,其频繁程度居全国之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台湾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
(三)外向型经济
(5)研学发现:台湾省工业以____(加工制造业或采矿业)为主。与港澳相比,台湾省发展工业具有的明显优势条件是____。
A重要的枢纽位置B国际金融中心C资源丰富D交通运输发达
(6)旅行团准备返程,在机场候机时被告知因____受和暴雨气象灾害的影响,航班被迫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