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近义词。
⑴畏惧——( ) 陈设——( ) 寂寞——( )
⑵奇异——( ) 精致——( ) 凝视——( )
⑶珍贵——( ) 吩咐——( ) 热忱——( )
⑷美妙——( ) 担忧——( ) 允许——( )
⑸分外——( ) 顽强——( ) 嘲笑——( )
⑹勉励——( ) 兴旺——( ) 轻蔑——( )
⑺隐蔽——( ) 无精打采——( ) 滋味——( )
⑻能耐——( ) 推辞——( ) 抵御——( )
⑼商议——( ) 抱怨——( ) 照顾——(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近义词
相信——______ 羡慕——______ 嘲笑——______ 恐怖——_____
(2)反义词
故意——______ 欺负——______ 傲慢——_____ 结实——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像( ) 象( )
糖( ) 塘( )
弯( ) 变( )
四( ) 匹( )
4、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guà zhú jiàn yóu rú pú tao dì zhèn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zhuāng jia cháo shuǐ qī pàn kuān kuò gǔn dòng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5、请看图,在括号内填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并从中任选两幅图各写一句话。
( )笛子
( )小提琴
( )自行车
( )足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此诗是 (朝代)诗人 (作者)创作的。全诗紧扣一个“ ”字,表现了诗人对 的感情。
【2】诗的后两句突出了诗人游历过程中心情由________到_________的转变。
【3】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用“ ”画出来。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所见
牧童骑_________,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_________,忽然____立。
【1】先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
【2】给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欲:①想要。 ②将要。 ③欲望。(______)
立:①立刻。 ②站。 ③存在,生存。(______)
8、阅读《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按要求作答。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毛泽东 其一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其二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注释】
①[龙华喋血不眠夜]指 1931年2月7 日深夜,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龙华秘密杀害包括“左联”五作家柔石、胡也频、李伟森、白莽、冯铿在内的革命青年共二十三人之事。喋血,血流遍地。
②(犹制小诗赋管弦)犹制小诗,指鲁迅作《七律·无题》诗。犹,仍然。赋管弦,指配上音乐歌唱,这里指吟诵诗歌。
③[鉴湖越台名士乡]鉴湖,在浙江绍兴城西南两公里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为山阴(今绍兴)人,曾在附近建快阁作为饮酒赋诗之处。清末女革命家秋瑾也是山阴人,自号鉴湖女侠。越台,即越王台,在会稽(今绍兴)境内,春秋时越王勾践为招贤士而建。本句是说,鲁迅的故乡绍兴是古今名贤荟萃之地。
④[剑南歌接秋风吟]剑南歌,指陆游的诗集《剑南诗稿》所收诗作。秋风吟,指秋瑾作的诗《秋风曲》和她被清政府杀害前书写的唯一供词“秋凤秋雨愁煞人”,以及鲁迅 1934 年作的《秋夜有感》和 1935 年写的《亥年残秋偶作》。接,连续,这里有“从……到……”之意。
⑤[一例氤氲(yīn yūn)入诗囊〕氤氲,形容烟雾或云气很盛,这里比喻陆游、秋瑾与鲁迅的诗篇富有诗味和爱国热忱。诗囊,装诗稿的袋子。
【1】“一例氤氲入诗囊”这个诗句中“一例”的意思是什么( )
A.一律、一样
B.例子、举例
C.一缕、一丝
D.一条、一束
【2】“犹制小诗赋管弦”这个诗句中的“犹”字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 )
A.突出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B.说明鲁迅很有文学创作的才华。
C.突出鲁迅顽强抗争的战斗精神。
D.说明鲁迅善于创作不朽的作品。
【3】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诗歌内容和你查到的资料简要分析。
______
【4】小林在阅读《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其二)这首诗时,产生了一个疑问:诗歌题目写的是纪念鲁迅,为什么在诗里还要提到秋瑾和陆游呢?请你联系文本信息,帮助小林解答这个疑问,把你的看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
9、课外阅读。
神农尝百草(节选)
神农教会人们耕田种粮食后,看到人们经常因为乱吃东西而得病,甚至丧命。在疾病面前,人类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等死,神农心里很是焦急,他决心要亲自尝遍所有的植物。这样,就可以知道什么是可以吃的,什么是不能吃的;什么是有害的,什么是能够治病的。下定决心后,神农就做了两只大口袋,用来装采集来的草药。
神农每天不停地走啊走,他的足迹遍布了江河山川,高山峻岭。他尝遍了各种花草,也认识了许多药物,用它们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有一次,一个人得了急病,他需要的药草很难找。神农找了很久,终于发现它长在一座陡峭的岩壁上,这岩壁又高又陡又光滑,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连猿猴都难以攀登。人们见了,连连摇头,叹息这药草生长的地方实在太高太险,人想上去,比登天还难。神农救人心切,他动手搭起了一个木头架,顺着这个架子慢慢地攀登上去,终于爬到了岩顶,采到了草药,救了这个病人。后来人们就把神农搭架子采草药的地方称为神农架。
有一次,神农不幸尝到了“断肠草”。这种毒草实在太厉害了,神农还来不及吞食解药,毒性就发作了,神农临死前还紧紧地抱着他的两口袋药草。人们隆重地安葬了神农,尊他为“医药之祖”。
【1】根据选文内容,神农尝百草的原因是( )
A. 他对医药学充满了好奇心。 B. 为了救老百姓的性命。
【2】选文中哪些语句能够体现神农走的范围广,认识的药物多?用“____”画下来。
【3】认真阅读第三自然段,这个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也说明神农解救这个病人非常________________,衬托出神农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同时,从这个自然段中我们得知了________________的来历。
【4】神农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把他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南辕北辙
①古时候,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带了很多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一匹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奇怪的是,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分青红皂白,让驾车的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②路上有人问他要到哪里去,他大声回答说:“我要到楚国去。”路人很疑惑,说:“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路人不解地说:“即使马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多。”路人于是劝阻说:“路费即使再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可是,那个人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因此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善于赶车。”路人无奈,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国人走了。
③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朝着相反的方向一意孤行。_______________。
【1】用“ ”画出文中与“南辕北辙”意思一致的句子。
【2】阅读短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起因和经过,填下在下面横线上。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第②自然段路人的语言、神态描写,可以体会到路人的心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更能突出魏国人__________的特点。
【4】请你在第③自然段横线上补充一句话,告诫一下这个魏国人。
【5】现在,人们常用“南辕北辙”比喻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语段答题。
海边的小女孩
辽阔的海滩上,潮水退了。一个拾贝壳的渔家小女孩,明亮的黑眸子搜寻着彩色的贝壳。
突然,她停住了脚步。——在脚下的沙滩上,一条银闪闪的小鱼在痛苦地蹦跳着。
头上的太阳蒸发着泥洼里的海水,小鱼在干涸中痉挛。似乎听到了小鱼儿越来越响的哭声。
她目光停滞了,充满了怜悯。她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起了这条小鱼。小鱼在她手里蹦跳着。
她轻轻舒了一口气,直起腰,她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海边。小鱼儿被送进了大海。
小鱼儿欢快地冲进了大海的浪花里,好似奔向美丽的生活花园和它不能离开的奇妙的世界。
我看见:小女孩的黑眸子里闪出情感的色彩,她脸蛋上的那对圆圆的酒窝里盛满了甜蜜……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在文中找)。
①空旷、宽广,一望无边的样子。( )
②形容举动十分慎重,一点不敢大意。( )
(2)按要求从文中找词句。
描写小鱼被救前非常可怜:
描写小鱼被救后非常快乐:
(3)文中有三处对小女孩的目光进行了描写,请用“﹏”画出来。
(4)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小女孩?请写一句赞美小女孩的话。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卢沟桥烽火(节选)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县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县城发起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军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敌人的头上砍去,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又重新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1】“衅”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日军蓄谋挑衅,他们的借口是________。
【2】按照时间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1937年7月7日深夜,________。第二天凌晨,________;当天晚上,________。
【3】选文字里行间充分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在第一,二自然段中,我们能从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感受到作者对侵略者丑恶嘴脸的厌恶,能从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感受到作者对中国驻守官兵不畏强敌的敬意。
【4】2019年是抗日战争胜利________周年,你想对________(日本侵略者逝去的先烈/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北风乍起时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xī xì)乘(chénɡ chèn)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liè lüè)迹”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源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蒙(mēnɡ měnɡ)。
1.用“/”划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老王对儿子的关爱,老母亲对老王的关爱,同样的表现是他们对子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对于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王对母亲和儿子不同的态度,主要是用__________的写法来表现的。
3.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为什么“一整夜都没睡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
A.告诫我们在天气冷的时候,要耐心对待父母对自己的关心。
B.告诫我们既要爱幼,又要尊老。
C.告诫我们要能领会父母的关爱。
D.告诫我们生活中有太多意外,要做好思想准备。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笨笨童年
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我七岁才上小学。第一天放学回家,母亲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思索良久,才吞吞吐吐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不解,便问同学。同学言辞清晰地回答:“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
有一天,我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把碎片扫在客厅中央,搬张小凳老老实实地坐着等。母亲回来之后,生气地责问,我委屈地说:“老师说要做诚实的孩子,但没有说,诚实了会挨骂……”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上了三年级,也许由于智商有限,成绩一直不大理想。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讪而笑,一边借机脱身。
于是我想采些花做个漂亮的花环,让父母惊喜一下。结果却从二楼摔了下去,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半个月以内,父母一直轮流守在我身旁,昼夜不离。
出院以后,由于我尚未完全康复,必须由父亲背着去上学。我趴在父亲背上,不喜欢的学校变得亲切又美丽。
那学年结束时,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我把成绩单递给父亲。父亲展开成绩单一看,眼睛睁大了,双手更微微颤抖,连声喊母亲出来。母亲接过成绩单,那一瞬间她眼里的闪亮泪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考——________ 清楚——________ 颤动——________
【2】文章开篇说“我小时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来表现自己的“笨”。
【3】“我”原来是个让父母蒙羞的孩子,可是后来却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发生如此大的转变是因为________。
【4】你有让父母骄傲的事吗?用简短的语言说给大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训练营。
(1)七月的新疆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用因为……所以……连成一句话)
(2)虽然天山现在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改为陈述句)
(3)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窝,都有鱼儿在游动。
(改为拟人句)
16、按要求将句子补充完整。
(1)他家的住房太小了, 。(写成夸张句)
(2)这么感人的故事, ?(写成反问句)
(3)老师是 ,我们是 。(写成比喻句)
17、句子训练营。
(1) 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分别用三组关联词语连接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改为陈述句:
改为感叹句:
(3)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改为肯定句)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鸟在树上唱歌。(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把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例: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
1.房子旁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字句被字句换一换。
⑴有一次上手工课,大家都把自己的作品交给了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两只大蝈蝈被大公鸡一下子吃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百花园
你最喜欢的人在你眼里是什么样子的?请你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