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宜宾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如下图中“▲”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汉朝

B.西晋

C.南北朝

D.五代十国

2、“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对照上面的描述,下面哪一幅是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A.

B.

C.

D.

3、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对阵双方是

A.黄帝和炎帝 B.夏桀和商汤 C.秦二世和陈胜 D.项羽和刘邦

4、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证,下图中所示文物人物反映的基本史实是(     

A.张骞奉命出使西域

B.西域使者到达长安

C.司马迁采访史迹

D.汉代太学的创办

5、下列与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无关的是( )

A. 修筑长城   B. 焚书坑儒   C. 严刑苛法   D. 统一货币

6、某同学画了我国古代某制度的思维导图(见下图)。这一制度创立于( )

A.商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7、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从中国掠走大量贵金属

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D.在通商口岸投资建厂

8、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造成秦朝统治“短命”的根本原因是(     

A.北击匈奴

B.焚书坑儒

C.统一货币

D.实行暴政

9、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兼并战争

D.宦官专权

10、毛泽东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秦皇汉武”最大的贡献是( )

A.推行郡县制

B.采用儒家学说立国

C.打败匈奴

D.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11、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  )

A.战国、 三国

B.战国、汉朝

C.汉朝、三国

D.汉朝、西汉

12、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

①丞相②太尉③刺史④御史大夫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西汉政府十分重视养马和鼓励私人养马,并加强马匹出口管制,据《汉书》记载:(景帝时规定)“马高五尺九寸以上,齿未平,不得出关”。汉朝初期实施这些措施主要为了满足(     

A.发展农业生产需要

B.改良马匹品种的需要

C.对外贸易交往需要

D.边境备战和用兵需要

14、概括各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

A.魏晋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辽宋夏金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5、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很厚的灰烬层,最厚处达6米,灰烬堆中有烧过的兽骨、树籽、石块和木炭块,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北京人

A.开始过定居生活

B.开始建造房屋

C.已经会使用火

D.开始饲养家畜

16、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A.女真族

B.契丹族

C.回族

D.党项族

17、佛教产生于

A.中国

B.日本

C.古代印度

D.美国

18、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学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下列选项中,历史人物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张角——创立五斗米道

B.蔡伦——改进造纸术

C.扁鹊——创编“五禽戏”

D.华佗——编著《黄帝内经》

19、尽管战国时期动荡不安,但它在经济上的富足,文化上的昌盛,都足以使这个时代在5000年历史的群峰中拔地而起。它在思想文化上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学派的出现

B.社会大变革

C.学派之间的激烈辩论

D.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0、图①和图②的作者最擅长画的是

 

A.山水画 B.花鸟画 C.人物画 D.宗教画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________西周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实行 ______

22、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________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开始。

23、265年,_____建立西晋。晋惠帝在位时,爆发了"___",此次内乱历时十几年,西晋从此衰落。

24、

时间

重大事件

1949年10月

( )

1956年底

( )

1978年底

( )

25、制作: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当时的工匠已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青铜器铸造技术采用“________”,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其代表有著名的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26、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   B.

C.   D.

27、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曹操在________(战争名称)中打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在与孙刘联军的对战中败兵北撤,这为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8、唐太宗先后击败___________,加强了对___________的统治。

29、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哥窑烧制的   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后发展为瓷都的是

 

30、距今四五千年前,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_______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有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齐桓公 “有功于民”

晋文公   牧野之战

    赵括 尊王攘夷

  城濮大捷

   武王 纸上谈兵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列举战国时期三次主要战役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某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参与下列活动。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叶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1)根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中能够促进生产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魏国公民,请你说说魏主是谁?他把首都从平城迁往何处?

3)结合所学内容回答,孝文帝改革中是如何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至少回答3点)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