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遂宁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①女娲   ②炎帝   ③黄帝   ④尧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西汉建立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家逐渐走向强大。其主要原因是

A. 休养生息政策 B. 打击了匈奴 C. 加强对外交往 D. 皇帝提倡节俭

3、下列文物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A.

B.

C.

D.

4、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A. 佛教的教义适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

B. 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

C. 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D. 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5、“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天下为一”的标志是(     

A.蒙古建立

B.元朝建立

C.文天祥抗元

D.元灭南宋

6、下列可以印证我国原始农耕时代黄河流域社会生活特征的是(     

A.元谋人遗址出土的稻谷

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C.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

D.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铜器

7、改革开放初期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     

A.深圳

B.厦门

C.浦东

D.珠海

8、如果要研究早期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最科学的方法是

A.神话传说

B.历史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9、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者必备素养。下面示意图的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是

A.封云南王

B.设伊犁将军

C.设置南海郡

D.设奴儿干都司

10、《封神榜》再现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商纣灭亡和武王兴起的那段历史,为西周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关键战役是(     

A.阪泉之战

B.鸣条之战

C.涿鹿之战

D.牧野之战

11、西周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台,谎报军情,诸侯蜂拥而来。之后,幽王又多次点燃烽火。但诸侯们却不来了。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故事中,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等级制的原则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

12、《尚书》中记载道:“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商人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A. 刻画符号

B. 甲骨文

C. 金文

D. 隶书

1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   )

A. 废分封兴县制   B. 废土地国有,兴私有

C. 废旧俗兴汉化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逐鹿之战 B.黄巾起义 C.巨鹿之战 D.陈胜、吴广起义

15、1973年考古学家在距今约170万年的中国某早期人类化石地层中出土了三件石器,这三件石器为石英岩打制而成,同时还在化石地层中发现了许多炭屑。由此推断,考古学家挖掘的这一中国早期人类化石地层是( )

A.元谋人化石地层

B.北京人化石地层

C.山顶洞人化石地层

D.半坡人化石地层

16、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如图属魏碑刻书的是(     

A.

B.

C.

D.

17、《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一书说:“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两个结束分别指(     

①结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②结束割据,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③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颁布“推恩令”,解决封国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炀帝陵》一诗中写道:“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主要表达了(     

A.称赞隋朝统一的伟业

B.叹息暴政亡国的下场

C.主张发展农业的想法

D.分析陈朝灭亡的原因

19、平和县霞寨镇著名古建筑——榜眼府,是由清朝武举榜眼黄国梁建造。武举也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形式,历史上开创科举制度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宋太祖

20、要获取元谋人、北京人等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须通过

A. 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

C. 学者推断

D. 考古发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公元前119年,________再次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万头牛羊,以及金币、丝绸等财物,走访了乌孙等西域许多国家;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____,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22、东汉后期出现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是_______

2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_______发展而来的。

24、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恢复和发展___________,巩固新的王朝。

25、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____(朝代名称)开始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___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26、列表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自称“始皇帝”,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在中央,设立_____ (掌管行政)、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____。这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采纳主父偃建议,实施“_____令”后来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诸侯王的叛乱。建立_____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

统一____(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和发展。统一车辆和道路经济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_____,统一岭南及东海沿线地区。

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统一铸造____。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国家的财政状况有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大力开辟海上交通,开辟多条海上航线。

文化(思想)

统一____(小篆),有利文化(思想)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接受董仲舒“_____”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在长安兴办____,以儒家的“五经”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民族关系

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民族关系城(西起临洮,东到____)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邻打通了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派____、霍去病北击匈奴,使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西迁。

过失

焚书坑儒,禁锢人们思想,刑法苛严,赋税、徭役、兵役繁重。

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残酷杀戮。

 

27、隋文帝是589年灭掉_____统一全国。在采取措施后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历史上称为_____

28、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____;为了夹击匈奴,汉武帝派____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29、汉武帝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__

30、原因: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________也发展起来,这两股势力导致________混乱。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

威海卫战役 左宝贵

黄海海战   丁汝昌

平壤战役   邓世昌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事件

(1)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政治联盟,灭亡商朝——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3)光武帝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4)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

(5)东晋时发生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问题一:图一是在中国出土,仿唐“开元通宝”的银币,它是哪个国家铸造的?

问题二:图二安放着唐朝哪位高僧的坐像?

问题三:图三描述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一史实?由他口述,弟子记述的著作是?有何历史意义?

问题四:根据三幅图,说说唐朝对外交流的两种形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