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中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六年前(2007年)418日上午,在郑州黄河岸边的炎黄广场,隆重举行了万众瞩目的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我们海内外的中国人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A.他们共同创造了人类 B.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他们之间进行过战争 D.曾经联合起来打败蚩尤

2、前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曾引用诗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鼓舞和祝福深圳

人民。1980年,与深圳一起获得优惠的经济政策而“扶摇直上”的城市是(   

A.珠海、厦门、汕头

B.珠海、汕头、广州

C.上海、汕头、厦门

D.珠海、海南、厦门

3、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

4、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匈奴其先祖夏后氏(古部落名,相传禹乃其领袖)之苗裔也。”曾专制西魏朝政的鲜卑人宇文泰认为:“其先祖出自炎帝神农氏。”脱脱在《辽史》中认为契丹出于“炎帝之裔自葛菟者”。上述说法的共同意义主要在于(     

A.指出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起源

B.证明了中华民族起源于同一个祖先

C.说明了各少数民族都崇尚汉民族的文化

D.强调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也是炎黄子孙的观点

5、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政局纷乱复杂。与下图中①处相关的史实是

A.赤壁之战 B.八王之乱 C.东晋 D.孝文帝改革

6、黄帝陵和炎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千百年来到这里扫墓祭奠的人络绎不绝。这是因为( )

A.黄帝和炎帝发明农耕、历法、船只

B.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炎帝和黄帝打败蚩尤后走向联合

D.陵园山环水绕,林木葱郁,风景优美

7、以下材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

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①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②增加赋税,不恤民情     ③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④重视以德化民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国被兼并,几个大诸侯国左右着政局。请问战国七雄中,被韩、赵、魏瓜分的诸侯国是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晋国

9、我国铁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10、1973年,在威海市发现了一个秦代铁权(见下图),上有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指隗状)、绾(指王绾),法度量则不壹(统一),嫌疑者皆明壹之。”从这篇铭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统一了六国 

②确立了皇帝称号 

③统一了度量衡 

④开凿了灵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某研究性小组搜集了以下材料,这些材料可以输入《当代中国大事记》中的

A.核能利用

B.走向太空

C.大国外交

D.军队改革

12、1958年,关汉卿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六十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数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资治通鉴》 C.《救风尘》 D.《念怒娇•赤壁怀古》

13、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下列对他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他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

B.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

D.他传位于子,开创了“家天下”的历史

14、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标志着战国时期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农具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

15、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中华民族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图中科技文化成就与历史时期对应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B.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D.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17、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的作者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柳永

 

18、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国家公祭日,以国之名,祭奠南京大屠杀30余万同胞。南京曾是六朝古都,南朝的宋、齐、梁、陈也曾在此建都,南朝时南京被称为(  )

A.洛阳

B.建康

C.建业

D.江陵

19、下图历史人物多谋善断,曾做过妃子、皇后和皇帝,下面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

B.她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C.她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D.她破格选拔人才有利于唐朝强盛

20、我国原始社会结束于( )

A. 尧时期   B. 禹时期   C. 舜时期   D. 黄帝时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________

22、唐朝灭亡以后进入了______时期,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23、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______”;秦朝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是______

24、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25、唐朝都城_____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明朝的_____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

26、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____________

27、商鞅变法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28、春秋时期,_____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并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____主持变法,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

29、商王盘庚把都成迁到__________,秦国完成统一后定都在  _____________

 

30、_______:公元前207年,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秦朝灭亡的标志:______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选择搭配

(1)( )实行“法治”   A、贾思勰

(2)( )《兰亭集序》 B、墨  子

(3)( )《史记》 C、张仲景 

(4)( )“兼爱 非攻”   D、王羲之 

(5)( )《齐民要术》 E、韩  非

(6)( )《伤寒杂病论》 F、司马迁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1)今天的台湾,隋朝时称之为:——

(2)北宋时与辽、西夏边界开设的贸易场所,称为:——

(3)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4)“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反映了一位将领——

(6)“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歌曲《戏说脸谱》所唱的是被称为我国“国粹”的一种戏曲,它是:——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 …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科举制度的“创新之处”和“最大合理性”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 隋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并且使之更为完善,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使唐朝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这一进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治(盛)世局面的出现能说明“隋唐建立后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唐朝在制度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性进展”?

材料三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宰相赵普回答:“此非他故,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留下来的什么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宋太祖是如何“削夺地方权力”?

材料四 (他)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以便直接处理政务。这是秦汉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在我国行政区划和地方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在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了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中国政治制度史》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元朝创立了什么制度?为有效的管辖西南的西藏,元朝在中央设置的行政机构名称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