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阵地的杂志是( )
A.《时务报》 B.《国文报》 C.《新青年》 D.《民报》
2、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两个凡是”的方针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3、"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4、毛泽东为了中国独立与自由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下列论述是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坚持人民抗战就能取得最后胜利
5、下列人物中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却被选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李达
B.毛泽东
C.董必武
D.陈独秀
6、阅读右表——各省区捐输情况表(部分)(注:道光帝1820-1850年在位),分析各省区上奏捐输的银两主要用于
地区 | 上奏人 | 上奏时间(道光) | 银(两) |
福建 | 保昌 | 二十年十二月十七日 | 2000 |
浙江 | 刘韵珂 | 二十一年十月初四日 | 1200000 |
广东 | 奕山 | 二十二年十月十九日 | 1800000 |
A.虎门销烟的开支
B.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军费开支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军费开支与战争赔款
7、“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下列属于武汉会战的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万家岭战役 D.武昌起义
8、下图所示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旅顺大屠杀 B.南京大屠杀 C.台儿庄战役 D.豫湘桂战役
9、《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这一规定说明清政府( )
A.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B.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C.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D.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10、如表中数据变化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
中国产业工人数量变化表
时间 | 1913年 | 1919年 |
人数 | 65万 | 200万 |
A.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B.推动五四运动发展
C.为工人政党建立奠定基础
D.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11、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国际地位发生了变化
12、1953年,为了使农民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国家引导农民加入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人民公社
D.家庭联产承包社
13、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
A. 1920年 南京 B. 1921年 上海
C. 1923年 武汉 D. 1924年 广州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以下哪一陈述符合毛泽东的“新的革命策略”
A.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
B.“八七会议”上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C.秋收起义期间,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革命根据地
D.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标志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 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C. 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D.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6、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
A. 创办近代军用、民用企业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 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 D. 兴办新式学堂,派遭留学生
17、漫画《近代清政府的“两面像”》(下图)中,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彻底成为列强掌控中国的媒介。这一情形表明,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A.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人民解放战争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9、1971年10月24日前,中国建交国仅为64国,然而,1971年第2758号决议通过后,中国的外交舞台迅速扩大到了全世界。这是因为( )
A.我国制定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我国的外交政策得到国际的认可
D.我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20、伴随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变革中进步。我国近代教育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科举制度废除时 D.中华民国初期
2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____制度正式确立。
22、孙中山和黄兴发动“二次革命”在____________年;护国战争爆发在____________年。
23、罗马帝国的第一皇帝是_______,雅典在_______统治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世界高峰。
24、19世纪70年代外国势力侵入新疆,清政府派________收复新疆;至________年,除伊犁外新疆的其他地区都回到祖国的怀抱;______年中国收回伊犁。
25、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近程导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错误: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错误: 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26、武昌起义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年,南昌起义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年。
27、农民阶级_______________领导的_______________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__________________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它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地主阶级洋务派___________等人领导的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是中国_____________的开端;
28、《_____________》使英国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等,《_____________》使外国商船和军舰获得了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29、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________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30、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来源的发明家是_____
31、报刊——历史的记忆。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⑵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其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两例。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⑶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
材料四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⑷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33、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让我们一起跟随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革命家、外交家的足迹,感受他不平凡的价格魅力。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1)邓小平和刘伯承一起展开的什么军事行动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他在哪次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总决定?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动者】
(3)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什么创造性构想?这一构想最早在哪里得到成功运用?
【科学理论的创立者】
(4)邓小平同志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从而创立、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理论是什么?
【学伟人,提自我】
(5)从邓小平的身上您可以学习到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34、从1978年开始,我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照片见证了祖国发生的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图一中的“伟大的转折”指的是哪次会议?为什么称此会议为伟大的转折?
(2) 读图二,什么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实现了“伟大的变革”?这一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3) 读图三,说出该城市的名称。此城市成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得益于什么政策?
(4) 图四中的“谱写光辉的篇章”指的是什么事?有什么意义?请试着写出其内容(一句即可)
(5) 改革开放离不开邓小平,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对邓小平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