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中卫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37岁的唐和恩带头报名参加支前小车运输队。一次运粮途中,隆冬季节,河面结着薄冰,齐胸深的河水冰冷刺骨。为保证粮食安全,他和队员们扛起粮包下了河,躲过敌机轰炸,按时完成任务。这个故事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坚持根据地建设 B.共产党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C.国民党统治腐败,不得民心 D.中共指挥正确,战略战术得当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能够支撑这一结论的有(     

①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②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确定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④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两弹一星”带动了国防工业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这表述的是“两弹一星”研制的(  

A.背景

B.目的

C.意义

D.经过

4、如下图是国民革命第四军北伐胜利奖章,此章颁发于1927年2月。获得这枚奖章的是(  )

A. 叶挺   B. 朱德   C. 陈毅   D. 彭德怀

5、中共某部队曾于1946年向中央发出此电文:“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电文发出的背景应该是( )

A.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北解放区

B.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大反攻

C.刘邓挺进大别山

D.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6、周恩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停止向红军进攻

7、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A.上海

B.广州

C.福州

D.厦门

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9、蔡元培先生1925年曾经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该挽联是写给谁的(       

A.袁世凯

B.谭嗣同

C.孙中山

D.宋教仁

10、《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辛丑条约》的下列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  )

A. 赔偿白银4.5亿两

B.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驻守

D. 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11、1980年9月,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牌子被更换为“向阳乡人民政府”(图),成为全国第一个农村基层行政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后来,这一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这一变化说明(       

A.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基层行政体制改革

B.新时期人民公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C.冲破了长期以来“左”的严重束缚

D.政府加强了对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

12、(2016·湖南怀化)近代湖南名人辈出,其中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豪迈诗句的维新人士是(  )

A. 陈宝成   B. 宋教仁   C. 黄兴   D. 谭嗣同

 

13、1947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农村中的全部土地、山林等,以乡或村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     

A.均田免赋

B.平均地权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耕者有其田

14、如果让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06年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 各国使馆林立 C、各国使馆举行舞会   C、驻轧外国军队 D、居住大量北京居民

 

15、有人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一定意义上讲是列强鉴于中国人民的反抗使瓜分企图破产的事实,对侵华政策的调整。这里所说的中国人民的反抗是指

A. 虎门硝烟   B.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 义和团运动

16、我国现行教育分为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这是一种法定学制,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随意增删。这种以教育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的做法开端于 (   )

A. 清政府颁布各级学堂章程

B. 新文化运动时

C. 戊戌变法的“新政”

D. 京师大学堂作为当时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作出的规定

17、鸦片战争结束后,美国和法国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了什么条约,获得一些特权

A.《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B.《黄埔条约》《南京条约》

C.《望厦条约》《南京条约》附件

D.《黄埔条约》《望厦条约》

18、曾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并领导了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A. 林则徐   B. 邓世昌   C. 关天培   D. 左宗棠

 

19、“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表明五四运动(     

A.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B.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C.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20、1951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事件标志着(     

A.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B.西藏进入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严重失误是____

22、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

 

23、《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 ( )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

 

24、1942年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将军血洒疆场。

25、_______(具体到年月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26、根据提示,完成相应题目。

(1)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1956年,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4)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7、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伟大的农业科学家()院士去世,享年91岁。他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也有重要贡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

28、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_______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9、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

30、______战争中,中国人民______为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舍生忘死,慷慨奉献,被人们誉为“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我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由点到线再到面一步步扩大的?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你认为对外开放为我国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32、历史地图属于辅助性的学习资料,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承载着历史的印痕,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提炼几条有效信息。(至少三条,可以从地理分布、发生的革命事件等方面去考虑。)

(2)观察图二,回答问题。

①写出下列路线图中A、B、C三处红军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    

②写出B处重大军事行动的意义。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困难?(至少写出2个)

(4)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红军长征体现了什么精神?

33、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土地占有情况如何?面对如此情况,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是如何进行土地改革的?它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022年召开的二十大是我党在百年辉煌成就和10年伟大变革的高起点上创造新时代更大荣光的大会。我党自成立以来,召开了许多重要的会议,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奋辑扬帆启新程】

材料一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朱海《信念永恒》

(1)材料一描述的是党的哪一次会议?2023年是该会议召开多少周年?

【前赴后继展画卷】

材料二   大会重中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材料二中的“大会”是指哪次会议?如何评价材料二中的“党的最低纲领”?

【建党建军里程碑】

材料三   金一南将军曾说:这次会议之后的中国工农红军,哪里还有宗族观念、地域观念非组织观念?可以说完全转变了,工农红军是一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的理念,成为这支队伍坚定的信念,一支新型人民军队就此诞生了。

(3)材料三中的“这次会议”确立了怎样的建党建军原则?

【扭转时局谱新篇】

材料四   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材料四中“此次会议”是哪一次会议?它召开于哪一年?

【指引方向再出发】

材料五   这次会议会期50天,共举行全体会议21次,是党的历史上时间最长、举行全会最多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独立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正确路线和方针.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真正成熟,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

——摘自《中国共产党党史》

(5)材料五中的“这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次大会将什么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