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西安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边为晚清志士丘逢甲所作诗歌,此诗写于

A.1894 B.1895 C.1896 D.1897

2、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记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材料中所提及的“军”和事件指的是(       

A.湖北新军和国民革命

B.国民革命军和北伐

C.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

D.八路军和抗日战争

3、古代印度产生不同的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该属于哪一等级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4、“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统计能够说明的是

时期

所送的嫁妆

20世纪80年代

被褥、“红包袱”、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

20世纪90年代

被褥、“红包袱”、高档组合家具、VCD机、彩电、冰箱、摩托车

 

 

①保留了传统特色

②西式婚礼逐渐被人们接受

③改革开放,人们收入增加

④品种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了(       

A.白银大量外流

B.人民体质下降

C.政府吏治腐败

D.军队纪律涣散

6、“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国家对该企业改造形式是

A.强制没收

B.互助合作

C.自主经营

D.公私合营

7、吉林省省会长春是在哪次战役中获得解放的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8、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下列历史事件与他相关的是

①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②成立华兴会③组建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④提出三民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有学者认为,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第一阶段,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开国大典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0、在长征过程中,下列哪一军事行动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A. 四渡赤水   B. 飞夺泸定桥   C. 渡过金沙江   D. 冲破四道封锁线

11、"左图右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图可以用来研究

A.武昌起义

B.护国战争

C.北伐战争

D.金田起义

12、“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这首江西民谣中的“会师”指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吴起镇会师

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D.甘孜会师

13、下列选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的是

A.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B.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 以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

D. 开展土地改革

14、帝国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你知道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下列诗句中,比较恰当地形容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16、“细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赞扬一个人“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个人就是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

A. 侯德榜   B. 邓稼先

C. 杨振宁   D. 袁隆平

17、请你判断属于新中国70年代外交成果的是

A.屹立东方、建交高潮、五项原则

B.恢复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

C.亚非之行、抗美援朝、邻里握手

D.出使万隆、确定边界、特色外交

18、某同学通过云展览搜集了以下三幅图片。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的内容是(     

A.近代新闻出版的发展

B.清朝科举制度的变化

C.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D.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9、中共十九大报告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做出明确界定,就是“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这三个关键词旨在摈弃传统的以强凌弱的“丛林法则”,建立在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这一中国外交的优良传统之上……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0、1945年8月,毛泽东在重庆机场的讲话:“现在抗日战争已经胜利结束……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据此可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B.坚定抗战胜利信心

C.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D.对国民党迁就退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过程中,中国曾爆发________________两次规模宏大的农民大起义,虽然最后在中外反革命势力的绞杀下失败了,但沉重的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22、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史实。

(1)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中,上海被迫开埠通商。

(2)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3)_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__________的爆发,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5)_________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首席代表_____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1949年,第一届___________(全称)会议召开,通过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

24、报刊的兴盛与流变是中国近代社会风云突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思潮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填写表格。

 

代表政治派别

主要思想

图1

 

 

图2

 

 

图2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5、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________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26、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

 

27、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____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28、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   

(2)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   

(3)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29、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打击。各地农会还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

30、重庆谈判:

(1)谈判目的:蒋介石(或国民党):___________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

(2)时间:1945.8——10

(3)结果: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请分别写出他于1894年和1905年建立的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名称。

(2)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写出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他于1851年1月在哪里发动起义?领导的军队称为什么?

(2)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如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3、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1949年4月23日,   (地名)   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至此,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台湾问题由此形成。

(光明前途)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8)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面对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清朝统治阶级内部提出了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自救的救国方案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徒有其表

——李鸿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应的是中国近代化的什么运动?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的.这一运动的前期和后期口号分别是什么?

(3)李鸿章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这一运动失败,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李鸿章在此运动中开办了哪两个近代企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