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遵义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息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运动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

2、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残酷地剥削新疆各族人民,把美丽的新疆变成人间地狱的是

A华尔

B.阿古柏

C.瓦德西

D.西摩尔

 

3、我国1970年发射成功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 东方红一号   B. 神州一号   C. 神州六号   D. 东方红二号

4、朱曙光在《长征胜利史——培育忠诚卫士的不竭源泉》记载: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在368天中,有15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18天用于夜行军。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平均每前进1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你从这段文字材料中获得的最主要的信息是

A. 表现了长征的艰辛   B. 体现了红军的战术灵活

C.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 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5、解放前,西藏地区处于“有边无防”状态;而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边防,外防侵略,内护稳定,据此可知西藏和平解放(     

A.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有效构筑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屏障

C.开辟了西藏人民幸福的光辉道路

D.推动了西藏人民与内地密切交流

6、《马关条约》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内容是

A. 赔偿白银二亿两

B.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增辟通商口岸

D. 开辟内河新航运

7、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此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争取和平的诚意和“弥天大勇”

B. 此事件国共双方达成了“双十协定”

C. 此事件发生于山城重庆

D. 此事件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8、孙中山指出“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里的“民贼”指的是(     

A.袁世凯

B.蔡锷

C.李烈钧

D.唐继尧

9、历史告诉人们“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中国已不是那个中国”。改变中国命运,开辟了中国新纪元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0、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把下列有关素材按时序排列(   

①黄花岗起义     ②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武昌起义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③②

D.②①④③

11、1895年,英国的讽刺杂志“PUNCH”上刊登了一副名为《“巨人”中国与“杀手”日本》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

12、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A.武汉

B.重庆

C.台湾

D.上海

13、“和则两利,败则两败”,国共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

A.北伐战争

B.三大战役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14、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如图所示为某学习小组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关于该内容反映的条约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5、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实现了和平过度,被称为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政策是

A.合作化

B.公社化

C.承包制

D.赎买

16、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这充分反映了

①国际社会互联、共荣、共存

②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③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主流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7、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是(     

A.大庆油田建成

B.深入实施“一带一路” 建设

C.粮食、棉花、肉类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

D.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 《马关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辛丑条约》

 

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毛泽东是共产党的领袖,制定了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走城市中心革命道路

D.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20、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这一社会进步主要得益于

A.戊戌变法

B.共产党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国共合作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19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____,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____(年.月.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22、1911年4月,______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总督衙门,因寡不敌从,起义失败,历史上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1915年底,__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23、1988年,我国决定设立(_____)经济特区,该特区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24、______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5、___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1935年,“______”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6、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_____发动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927年10月,毛泽东在_____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27、从19世纪( )年代到( )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 )的洋务运动。

28、全国统一:1928年底,________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学习层面

具体内容

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特点⑩

技术(器物)

近代中国首次主动向学习西方的历史事件是①   ,为此先后提出了②   和③   的口号,大力兴办军用和民用工业。

政治制度

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④   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为守旧而灭亡。1898年的变法很快失败,此次变法被称为“⑤  

思想文化

1915年。,⑧   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⑨   的号角,该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30、所有加入“高级社”的社员都处在一个起点上,没有人再从合作社那儿收到土地和农具的租借费。富农和中农的财产实际上已被充公。在推进这一工作过程中,政府再一次举起了阶级斗争的旗帜。“社”指的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直接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动有哪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有何重要意义?作为青少年应该传承革命英雄的哪些精神?

32、(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哪几次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哪些不平等条约?其中哪一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

(3)从近代中国的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4)面对列强的一步步侵略、清朝统治又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爱国者学生,你会怎么做?

33、新时期的理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不断创新与完善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感悟中的历史】

材料一: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实践到理论的伟大创造。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中的伟大觉醒开始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重要会议?

【邮票中的历史】

材料二:

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歌曲中的历史】

材料三:

《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3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哪一科学理论?在哪次会议上把这一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综合上述内容,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023年,祖国将迎来74周年华诞。共和国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过“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迈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夺取全国胜利,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贫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这里的“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国家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制定了什么计划?

请写出两例这一时期的国家建设成就。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也出现了些失误,请概括出这些失误。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4)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的八字方针是什么?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是我们的伟大理想,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什么样的正确思想路线?

(6)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战略布局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