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袁世凯
A.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
B.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组织内阁
D.制造“宋案”
2、梁启超在回忆 19 世纪 80 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 士类。”到了 19 世纪末,却出现“举国若狂,人人竟言西学”的局面。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此时期中国( )
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质变
C.社会舆论环境渐趋宽松
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3、在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 )
A.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中国须同外国人协定关税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B.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C.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D.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就能快捷的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赵琴同学输入了“马克思主义”后。她找到的文献应是
A.《共产党宣言》
B.《人民宪章》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人权宣言》
6、历史经验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俱伤.下列历史事件中,体现两党“合则两利”的有( )
①北伐的胜利进军 ②红军的长征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重庆谈判.
A. ④②
B. ②①
C. ①③
D. ③②
7、面对旧中国的腐朽落后和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其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
A. 林则徐 B. 严复 C. 魏源 D. 李鸿章
8、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下列关于抗日战争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C.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0、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A.上海 B.重庆 C.南京 D.延安
11、1994年开始建设,到1999年竣工,被国外媒体誉为“自长城以来的最宏伟的工程”的是
A.京津城际铁路
B.三峡水利工程
C.京九铁路
D.南水北调工程
12、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的“特”主要指( )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B.特殊的法律地位。
C.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D.国家主权地位
13、下列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1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绘制一些简单的图示可以能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与发展有更直观地了解。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B.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依据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近两百年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2】在“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中,最先打开中国大门的是( )
A.雅克萨之战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先进中国人发动了(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维新变法运动
1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立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17、下图为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发行的货币。货币发行年份应是
A.公元1912年
B.公元1913年
C.公元1914年
D.公元1915年
18、《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表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 )
A.赔款白银4.5亿两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改总理衙门为外交部,班列六部之首
19、近日学校为了组织禁毒知识竞赛,开展了禁毒宣讲活动。以下能列入该宣讲内容的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收复新疆
D.黄海海战
20、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种局面的改变始于( )
A.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一五计划成功实施
C.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21、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_________战线;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2、______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 ______ 。
23、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在________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撤回天津。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________对外宣战。在北京,义和团围攻____________和________使馆区。天津的义和团在________火车站与侵略军展开激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在天津保卫战中,________壮烈殉国。
义和团运动结果: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________西逃,途中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24、罗马帝国的第一皇帝是_______,雅典在_______统治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世界高峰。
25、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产阶级思想色彩的施政方案《________》。
26、戊戌变法历史103天,因此又称________
27、西安事变:①根本原因:___________②目的:___________③时间:1936.12.12发动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共态度: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___________到西安调停④结果:西安事变___________。
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89页一段
28、中国应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9、植根中华沃土,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
30、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发展轻工业。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4)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包括农业、交通运输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31、蓝色海洋--国家角逐的舞台。纵观历史,中国屈辱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的,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是哪个国家发动的?其发动这次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次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2)19世纪末,日本通过什么战争打败了中国当时实力最强的北洋舰队?这次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抗争,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的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
3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3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于什么事件?
(2)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请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取得胜利的两个战役?
(3)请问: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4)为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哪里召开了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什么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哪里?202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6)请你从家国情怀之世界意识谈谈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34、材料一:新中国诞生刚一年,就和朝鲜人民一道,用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使举世为之震惊……从此,帝国主义再也不敢轻易地做出以武力侵犯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得到了一个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激战”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激战”的胜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工作队深入发动群众,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让他们自觉地行动。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迫使地主阶级在群众威力面前屈服低头,树立了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以及耕畜、农具等,分给那些无地少地的农民,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材料二中,农民群众“行动起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的实施有怎样的意义?
(3)综合材料一、二,概括中国人民的这些斗争在当时所起的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