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安顺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历史时,整理了如下资料:“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据此判断,该同学复习的学习主题是

A.北伐战争的进程 B.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C.中国近代化的进步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2、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这里”是(       

A.上海

B.南昌

C.重庆

D.井冈山

3、在“三角贸易”中,当欧洲殖民者回欧洲时,他们的船只中满载的是(  )

A.烟草、金银

B.非洲黑人

C.廉价工业品

D.美洲土著居民

4、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又调整组建了五大军种,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这反映出我国军队在_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A.革命化

B.现代化

C.正规化

D.多样化

5、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北伐后

B.西征后

C.定都天京后

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后

6、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既突出了“国事”“大事”和“大国重器”,又强调老百姓身边的“家事”“小事”,如“的确良”就是第一代的化纤产品,取消粮票、“厕所革命”等,还专门设计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婚房场景,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家庭的场景,以及现在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的实景。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展现了70年来百姓日常生活的巨大变化

B.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成就巨大

D.体现了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7、《一九一九年南北议和资料》节选:“南与南不合,北与北不合,南北又复不合”。对这个状况最好的解释是

A.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 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C. 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 列强争霸,相互残杀

8、清朝一位商人曾气愤地说:“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不受盘查,中国人为什么不可以?”这位商人所说的“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一面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一面以受降为名,调集大批军队向解放区发动进攻,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和人民军队。这表明(     

A.重庆谈判没有实际意义

B.国民党是假和平真内战

C.国共军事对峙局面形成

D.和平建国急需国共协商

10、“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你认为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面哪一个人(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11、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A.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

C.将日军赶出抗日根据地 D.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日伪据点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各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中国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地位

D.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13、下面是中国20世纪初出现的几个火柴商标图案,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富国强兵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武力统一

14、根据下图的战役示意图(图中有陈官庄、碾庄、徐州、双堆集),推测这场战役应是(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5、抗击八国联军中,清政府同列强签订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积极的努力

②国共都达成了反内战的意向

③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7、辛亥革命胜利后,革命派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采取的措施有

①清帝必须退位 ②临时政府设在南京

③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取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材料费尽周折。以下 1921 年的物品中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开往大连的船票

B.由沙皇签发的护照

C.与董必武在上海的合影

D.中译版《共产党宣言》

19、下面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一部分人的天真想法。下列人物中具有这种想法的是

①奕䜣

②张之洞

③李鸿章

④左宗棠

⑤曾国藩

⑥洪秀全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0、被称为“新文化运动领袖”的是(     

A.蔡元培

B.胡适

C.鲁迅

D.陈独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20世纪60年代,________赢得了“铁人”的称号,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也被誉为“铁人”精神;20世纪70年代初________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并于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2、(1)下面是小丽同学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有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会议通过《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图二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书影,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________。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人是________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________。1951年__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________,获得土地。

(5)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________阶段。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2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______》,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______制度。

 

24、顶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时间:1923年2月。

(2)概况:罢工工人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号召工人________________”,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3)结果: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4)影响: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5)教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25、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____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26、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最强音;_______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27、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中共七大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28、天安门广场见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胜利。请分别说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两件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______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______

29、时间:_____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30、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这场战争被称为“________”。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________年艰苦曲折的斗争,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嘱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改革开放最初开始于哪一次伟大的转折?

(2)改革最先是从农村还是城市开始的?1992年中共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3)对外开放最初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现在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你有什么感悟?

32、建国后,无论是巩固政权还是进行建设,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3、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里程碑。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要的国内、国际意义?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方针是什么?这次会议作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上做重要报告。他指出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材料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条政治的分界线,“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社会政治文化心理和时代意识。“主权在民”的权力合法性原则被肯定。

——刘国强《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新探》

材料三:“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遗嘱》

(1)材料一提到的“民国”是在何时、何地建立的?第一任临时大总统是谁?

(2)结合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辛亥革命的意义。

(3)从材料三孙中山的遗嘱中,你可以看出孙中山的哪些高贵品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