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中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1950—1956年《人民日报》中“独立自主”的使用频率( )
A.抗美援朝的正义性
B.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降到冰点
D.外交呈现出新的姿态
2、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有了新的内容,这里的“新”是指
A.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B.宣传民主和科学
C.把文化运动发展成为革命运动 D.宣传西学
3、鸦片战争之所以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协议关税使外国商品入侵
B.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统一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4、规定“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的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5、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的是:( )
A. 梭伦 B. 伯利克里 C. 汉尼拨 D. 屋大维
6、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寻求帝国主义支持,接受了某丧权辱国条约的大部分内容,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二十一条”
7、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8、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
A.北伐战争 B.保卫大武汉 C.皖南事变 D.淮海战役
9、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报道:“当国旗图案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顾客们成排地挤在门前着急买,一定要在十月一日……挂出来或挂得更早一些。”人们争相购买国旗是为了欢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10、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引发了( )
A. 二次革命 B. 护国战争
C. 订立《二十一条》 D. 军阀割据
11、他临终前要求“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他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12、下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全国农村耕地占有状况。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推动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3、1876年,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该报纸应是( )
A.《民报》
B.《申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14、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洋人的朝廷始于(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5、“街上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广告。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发生在
A. 洋务运动之后
B. 戊戌变法之后
C. 辛亥革命之后
D. 新文化运动之后
16、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是( )
A.“师夷长技以自强”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自强”“求富” D.三民主义
17、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著名的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下图)上,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信息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义和团运动
19、武汉市的“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会让我们联想到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义和团运动
D. 太平天国运动
20、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一事件标志着( )
A.祖国实现统一
B.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C.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D.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21、下图为淮海战役中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能以弱胜强,打败敌人的哪一重要原因?( )
民工
| 543万人
|
担架
| 30.5万副
|
大小车
| 88万辆
|
牲畜
| 76.7万头
|
船只
| 8500只
|
筹粮
| 9.6亿斤
|
挑子
| 20.6万副
|
A.人民群众积极支援
B.武器装备精良
C.双方兵力悬殊
D.将士作战勇敢
22、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采取的创举是 ______ 。
23、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了________,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4、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_________(人物)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2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1945年。国共双方在重庆进行谈判,签署了和平建国的《_______》。
26、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南洋、北洋和______三支海军;《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7、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德国)_______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美国)_______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美国)_______试飞飞机成功。
28、1860年10月,主凶________联军火烧圆明园,________成为帮凶,趁火打劫。
29、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最可爱的人”是指________。
30、填空题。
(1)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是中国新民主义主义革命的开端。
(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规定不分男 女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后期,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洪仁开写成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
(3)1875年,左宗棠采用______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______年在新疆设立行省。
(4)义和团的口号是______。
(5)1912年,孙中山在______宜誓就职,宣告______临时政府成立。
(6)1912年改组国民党的是______。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______宜告独立,护国战争爆发。
(7)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是______和______。
31、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国共系及其历史启示”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参与。
【团结合作】
(1)请写出一件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重大事件。
(2)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争端再起】
(3)请写出20世纪40年代末期发生在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的名称,并列举出这一战争中的重大战役两例。
【感悟历史】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32、近代史上,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近代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我国的哪一领土?该条约增开哪里为商埠?
(2)近代曾长期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的是哪个国家?是通过哪个条约割占的?
(3)在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中,以长江流域为势力范围的是哪个国家?
(4)西方列强通过哪一条约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的条约是什么?
(5)你认为我国怎样才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3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该条约中割失的第一块领土是哪里?
(2)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什么?
(4)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34、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A反映的是哪一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发生在哪一年?爆发于那座城市?
(2)图片B反映的是哪一运动?宣传该运动的主要刊物是什么?
(3)A运动后期的主力是哪一阶级?运动中心转到哪里?该运动促进了哪一思想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4)请举出B运动中主要撰稿人两位
(5)A、B两次运动让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