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温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朱自清在《这一天(“七七”)》中写道:“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

B.抗日战争激发了民族意识觉醒

C.国民大革命促进了工农运动高涨

D.中国从四分五裂状态趋向统一

2、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3、国民党接受和平改编,北平这座历史古都才得以保存,千万百姓的生命及大量稀世文物才免遭涂炭。北平和平解放发生在(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4、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5、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

A. 自强、求富 B. 立宪、议院 C. 民主、共和 D. 民主、科学

6、1985年,广东《羊城晚报》刊登一篇报道中写道:“一些大学教师利用周末,到珠三角的乡镇企业炒更,进行技术指导,周六接走周日晚送回”。这表明(     

A.单一公有制下实行平均分配

B.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开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我国逐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7、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下表为20世纪40~8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变化表。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年份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成员国数量

58

83

125

149

156

A.互联网在全球普及

B.美苏冷战的结束

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

D.联合国职能扩大

9、古代世界的建筑艺术可谓风格迥异,令人叹为观止。下列属于罗马古建筑的是( )

A. B.

C. D.

10、20世纪初,中国至少出现了五六种要用“千年”来作计量单位的重大变化。其中,在教育制度方面千年的重大变化是(     

A.科举制度被废除

B.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C.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

D.废除跪拜礼

11、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巩固新生政权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12、下列哪一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13、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重大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进行西征②金田起义③天京事变④初建政权⑤天京陷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②④①③⑤ D.②⑤①④③

14、公车上书失败后,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民报》 D.《知新报》

15、下图纪念公园曾见证了近代中国人民为反帝反封建作出的巨大牺牲,体现了革命党人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广州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安庆起义

16、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19世纪中期的两次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战争使中国成了半殖民地

B.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D.太平天国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17、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A.“两个凡是”的提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18、你知道“三大改造”指的是我国对哪些行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吗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

④交通运输业

⑤纺织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19、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20、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国家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2、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

23、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 ______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主要派系有: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以______为首的奉系军阀,等等。

24、洋务运动时期,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

26、京师大学堂设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927年8月1日,______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举行______________

28、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___________》,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29、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派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30、北伐战争期间,有一支军队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以辉煌的战绩被誉为“铁军”,它的指挥官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新中国成立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依据的是我国颁布的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哪一年?是对哪三方面的改造?

(3)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内容有哪些?

32、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有哪些?

3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最大的理想,是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而改革开放则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1)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什么样的正确的思想路线?

(2)这次会议的召开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新时期,被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放的窗口”分别是哪两个地方?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民族工业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企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条约签订后,日本及资本雄厚的英美等国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获利丰厚;同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这激发了张骞创办实业的热情,他认为实业是国家将来生存的命脉。在创办大生纱厂期间,他克服了许多困难,也得到了两江总督张之洞等地方官员的支持。1899年,大生纱厂建成投产。

材料三  金华火腿行发展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这些企业创办于什么时期?

(2)根据材料二,归纳大生纱厂创办的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指出,哪一场战争客观上有利于金华火腿行在C阶段达到“鼎盛”?

(4)结合大生纱厂的创办和金华火腿行的曲折发展历程,分析影响我国民族工业兴衰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