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有
①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英国侵占香港岛
③沙俄侵占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④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2、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消息8日才传到南京。蒋介石在当天日记中写道:“倭寇在卢沟桥挑衅……决心应战,此其时乎。”卢沟桥事变意味着( )
A.局部抗战开始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开始
C.日清战争开始
D.全民族抗战开始
3、1914到1918年间,农户、耕地数量大幅减少,而荒地数量和军费开支却骤然增加,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府院之争
B.军阀纷争
C.列强侵略
D.农民战争
4、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者常常认为“世界”秩序如下图同心圆一样,但这一认知最终在19世纪中期被一个“化外之国”打破。这一认知被打破开始于( )
A.闭关锁国政策实施
B.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C.清朝设立“总理衙门”
D.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5、“七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七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七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七十年里,出现的“低音”是指(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6、“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统治 B.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D.不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7、1935年期间,日本特务机关幕后策划了五省(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独立于中华民国政府,投靠日本的运动。该“运动”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华北自治运动”
8、南昌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因为这里
A.诞生了中国共产党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初步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今天的中国正走向富强,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为挽教民族危亡作出贡献的仁人志士。近代著名的状元实业家是( )
A.聂耳 B.曾国藩 C.张謇 D.荣宗敬
10、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赵强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钱非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孙平说:“我家在东交民巷”;李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的话谁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 赵强
B. 孙平
C. 钱非
D. 李洋
11、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2、从义和团运动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得出的相同教训是
A.盲目排外只能招致外国侵略加剧
B.单靠一个阶级的力量不能取得革命胜利
C.单纯的工人运动在中国走不通
D.社会主义不适应中国国情
13、著名戏剧家田汉在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某战役重大胜利后,写下了这样的祝捷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A. 贺胜桥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C. 百团大战 D. 平型关大捷
14、1972年3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选取了与尼克松访华相关的四张照片作为封面。这一历 史事件传递的信息是
A.开启中美友好关系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D.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5、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相关知识卡片,卡片横线处应填写( )
时间:1978年12月18日—22日 会议:______________ 意义: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A.南方谈话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6、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做出建立这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决定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某电视台栏目组要实地拍摄反映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场景,应到( )
A.南京
B.吴起镇
C.会宁
D.延安
18、[法新社巴格达(2003年)4月12日电]“英美联军占领巴格达后,混乱和抢劫现象越来越严重。11日下午巴格达考古博物馆遭到浩劫,大量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文物丢失。”这里的“两河流域”是指
A.尼罗河、刚果河流域
B.长江、黄河流域
C.印度河、恒河流域
D.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19、“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称赞的“学生此举”指的是
A.公车上书 B.黄埔军校创办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20、“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上述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瑷珲条约》
21、“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称赞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提出“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领袖是____________。
2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为中英“______”,中法“______”。
23、1942年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将军血洒疆场。
24、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海军成立;1966年我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______。
25、北洋政府上承_________之权,下接_________之政。北洋政府时期是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阶段。
26、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7、洋务运动兴办的工业中,江南制造总局创办人是_______;中共一大选举_______中央局书记。
28、________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
29、________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很快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30、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31、识读下列图片,结合图片写一段120字以上的话,先写出小标题,注意逻辑与条理清楚。
3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器物之变〗
(1)洋务派为“自强”“求富”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及民用企业。各写出其中一例。
〖制度之变〗
(2)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维新派掀起的运动是什么?
(3)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是什么?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思想之变〗
(4)“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
〖感悟之变〗
(5)综合上述问题探究,请你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33、某中学组织“知荣明耻”教育活动,决定以“抗日战争”为内容的历史手抄报竞赛活动。以下是小明的手抄报设计方案,请你帮他编辑。
1.准备: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写出一个途径即可)
2.栏目:
① 全民奋起: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的事件?
② 铁证如山:请列出日军在中国制造的暴行一例。
③ 同仇敌忾:请写出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3.总结:在编辑铁证如山这个栏目的具体内容时,你有什么认识?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中国官方外交大事年表(部分)
1971年 | ① |
1972年 | 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1979年 | 中美正式建交 |
2001年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014年 | 北京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53年、1955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的表现。
(2)材料二表格中①的位置应该是哪一项外交成就? 结合所学,分析取得该成就的原因。
(3)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据材料三,指出进入21世纪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