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1年,梁启超提出:只有泰西民族“能推衍文明之力以左右世界”,所以“今世之著世界史者,必以泰西各国为中心点”,虽然“中国文明力未必不可以左右世界”,但那乃是“将来所必至,而非过去所已经”。这表明梁启超( )
A.全盘否定中华文明的优越性
B.为列强的殖民侵略作辩护
C.向西方探寻救亡图存的道路
D.寻求维新思想的理论根基
2、新航路开辟后,从东方进口的奢侈品在英国掀起了奢侈消费浪潮,这些进口的异域风情的奢侈品.引发了政治家和经济政策制定者的焦虑,但也使得英国消费者对这些物品提供的更高级、更文明的生活方式着迷,新的家内物品和装饰品市场不断发展。据此推知,当时( )
A.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扩大
B.地理大发现推动思想解放
C.商品流通推动生产创新
D.欧洲社会孕育转型的力量
3、《宋史·职官志》所载,转运司职责主要在于“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这反映出北宋设置转运司的主要目的是( )
A.分散地方机构权力
B.抑制武将势力膨胀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保证州县财政供给
4、明成祖时,内阁开始参与政务。英宗时,凡章奏,皆由阁臣将处理意见墨书在小纸条上,附于章奏,称为票拟,再交由皇帝决断。由此可见 ( )
A.内阁成为决策机构
B.内阁权力得到了加强
C.票拟取代皇帝批红
D.内阁与宰相相互制约
5、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6、西晋创立了直诉制度,即在京师朝堂外设置登闻鼓,有重大冤屈者可以击鼓鸣冤,直诉中央。这一制度被南北朝所沿用,北魏太武帝及南朝梁武帝时,都曾发生过击鼓鸣冤的事件。直诉制度的建立( )
A.推动了律令儒家化进程
B.打击了世家大族的特权
C.加强了对司法活动监督
D.改善了基层治理的成效
7、如表是某学者总结的巴黎公社的体制,这表明巴黎公社( )
体制 | 主要特征 |
政治体制 | “议行合一”,体现为公社委员会及其下设的十个委员会。 |
经济体制 | 建立组织生产的工人协作社制度,并实施合理的分配制度。 |
文教体制 | “教会与国家分离”,同时建立免费、普及的世俗教育体制。 |
司法体制 | 选举,人民法院和检察院,还组成民事法庭与军事法庭,审案要体现公平正义。 |
社会体制 | 中央的责任在于统辖国家民生政务,地方政府自主治理基层内部事务。 |
A.以践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为核心使命
B.践行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
C.形成了较完整的无产阶级政权结构
D.铲除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土壤
8、唐太宗从历史上认识到周、秦统治时间的长短在于统治者本身,周因“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持久;秦因“恣其奢淫,好行刑罚”,故而短暂。他因此采取的措施是
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②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③首创殿试,完善科举 ④崇文抑武,大兴文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明清世情小说中,有描述僧尼因沾染上世俗气息而还俗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僧尼世俗化的行为,甚至为此而还俗。这一现象源于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理学地位的动摇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雇佣关系的诱导
10、“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11、毛泽东在1937年9月29日《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中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否只是限于国共两党呢?不是的……两个党仅是这个统一战线中的一部分。抗日统一战线是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统一战线”。毛泽东这一论述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民性和广泛性
B.中国抗日战争的态势被扭转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收效显著
D.国共团结抗日精神日益凸显
12、辛弃疾认为, “夫会子之所以轻者,良以印造之数多而行使之地不广”;宋孝宗在总结会子发行的经验时也说: “大凡行用会子,少则重,多则轻。”这说明当时( )
A.已经关注通货膨胀问题
B.认为应该增加纸币发行
C.更看重金属货币的流通
D.主张政府推广使用纸币
13、1981年9月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这表明当时( )
A.改革开放实践影响人才要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D.国家高等教育有了新的发展
1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
A.帝国结构的松散性
B.对外政策的扩张性
C.资本主义的保守性
D.君主制度的脆弱性
15、近代,外国资本基本控制了中国大型煤矿。1942年是中国境内煤炭产量最高的年份(1894-1949年),外资煤矿产量高达5961万吨,占全国产量6568万吨的90%。这一煤炭产量( )
A.验证了实业救国思想发展
B.表明中国重工业发展迅速
C.能够证明日本的疯狂掠夺
D.反映日本与美英矛盾尖锐
16、政府间国际组织从国际法意义上而言,是指由若干个国家政府为特定的国际合作目的,依据国际条约而设立的国际常设机构,其是现代国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下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①是国际联盟,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B.②是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宣告了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互相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C.③是欧洲联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而建立
D.④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
17、1993年底,中国大幅度地调整了进口关税,将进口关税水平由39.9%降至36.4%。以后又陆续调低关税,到2001年入世前,进口关税总水平已降至15.3%。入世后到2010年进口关税总水平进一步降至9.8%。这一系列的调整( )
A.适应了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B.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必然结果
C.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D.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8、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部分活动记录表。由此可知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
时间 | 部分活动 |
1922年1月 | 组织并领导香港海员大罢工 |
1922年5月 | 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建立起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
1922年7月 | 在广东海丰县成立第一个秘密农会 |
1922年9月 | 组织并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
A.积极参与国民革命运动
B.以罢工形式反抗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C.注重发动群众进行革命
D.在农村中广泛地开展土地革命斗争
19、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最初采取官商合办,但由于官办不被信任难以招集商股。于是,改为官股领利,到期退股,不问经营,这样才招股成功,于1899年建成投产并取得较好效益。1913年张謇出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凡是农林、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实业救国思潮逐渐弱化
B.官商合办尚未形成竞争优势
C.融资风险太大不被认可
D.政府干预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0、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不应包括( )
现象1:高产农作物的种植与推广 | 结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
现象2: | |
现象3: | |
现象4: |
A.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
D.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
21、1916年,吴稚晖的《青年与工具》一文发表于《新青年》,陈独秀为其撰文:“此文竟于发热剧烈时力疾为之,以践本志之约。其诲不倦重然诺如此。全文无一语非药石。我中国人头脑中得未曾有,望读者诸君珍重读之”。这表明( )
A.新文化运动重在启蒙国人的思想
B.文化革新是《新青年》的宗旨
C.《新青年》是青年人的思想阵地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化平民化
22、下表所示为英国13世纪颁布的《大宪章》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大宪章》( )
第12条 | 国王的直接封臣在何种情况下应纳协助金和盾牌钱……如无他们(封建主)同意,不得再额外征收 |
第34条 | 今后不再发出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讯的令状,以免使封建主的此项司法权遭到损害 |
第61条 | 组织25个大封建主监督该宪章执行,如发现国王有违反情况,可使用各种手段包括武力在内胁迫他改正 |
A.在法律层面上推翻了国王的统治
B.照顾广大民众的利益
C.使英国由议会君主制转为共和制
D.保障大封建主的特权
23、马克垚在评价雅典民主制度时说,古典民主仅把“自由”定义为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自由,似乎人只应为公共政治而生活,个人在公共权力面前也没有任何自我保护的能力,现代民主赋予个人的自由则广泛得多。对此正确理解的是( )
A.雅典民主制度不重视个人权利
B.城邦至上限制了个人自由
C.广大奴隶和妇女不享受公民权
D.雅典民主实质是主权在民
24、1928年3月5日,中共福建省委认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先导”。1937年3月21日,中共在巴黎发行《救国时报》评论巴黎公社是“为国家民族之独立自由与幸福而斗争的绝顶英勇与绝顶忠诚的模范”。这些评论反映( )
A.革命统一战线的宣传策略
B.对巴黎公社认识深化
C.民族民主运动进入了高潮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5、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①当时________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________。大批出身于________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________增添了活力
②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________、________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26、宋元城市中,_______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_______,实际上就是早期的_________。
27、西方封建时代官员的选用:中古时期,西欧是怎样选用官员的?
①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________和封建________
②后来,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国王往往挑选自己的________处理这些事务并赐予他们官职。那时候,官员只为________和权贵服务,类似于________
28、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的时间?其首都位于哪里?
29、亚历山大远征
(1)概况: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_________,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_________流域的广大地区。
(2)影响: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
(3)国家政策
①特点:亚历山大试图以_________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②举措:在埃及,亚历山大自称_________。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_________,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他还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_________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4)帝国分裂:公元前_________,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
30、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和城市:王权集中
(1)由衰落到____。
(2)表现
15世纪,法国国王基本完成法兰西的统一。英国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
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形成。
31、后来,在________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32、社会背景
(1)面对____________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深陷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
(2)文学艺术领域兴起反传统、反理性的____________潮流。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盛行一种与________戏剧风格迥异的戏剧流派——荒诞派。
33、1962年初召开的________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________”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34、1945年,___________成立,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__________和国际收支平衡。
35、明清时期欧洲传教士东来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3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和意义是什么?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晁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着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汉农民的生活处境。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什么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自耕农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历代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来保障自耕农的地位?
38、古代日本的文化成就和影响有哪些?
39、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列举中国古代对西域(新疆)的管理机构和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