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金华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末代皇帝宣统帝的退位诏书由晚清状元、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起草,内称: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对此诏书解读正确的是(       

A.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

B.清廷主动顺应时代潮流

C.辛亥革命取得重要成果

D.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2、“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1924年至1927年的革命。”这一历史事件(       

A.表明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3、这场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为五四运动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这场运动是

A.国民革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

4、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方针,通过股份制、租赁、破产、出售等方式,大力推动小型国有企业改革。这说明

A.政企不分的弊端得到了解决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C.我国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D.私有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5、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做自己的发展之梦,但是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以下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

A. 独立自主 B. 称霸世界

C. 经济封锁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张謇15岁中秀才,41岁中状元。办厂遭遇困境后,(清政府)翰林院催他回京任职,他固辞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下列表述与他的事迹不相符的是

A.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B.创办了大生纱厂

C.一边做官,一边办实业,所以称他为状元实业家 D.创办了南通博物苑

7、乡村振兴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问题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A.和平解放西藏

B.抗美援朝

C.开展新农村建设

D.实行土地改革

8、光绪帝委任梁启超办理大学堂和译书局事务,破格提拔谭嗣同、刘光第等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负责起草变法的诏令,不久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这一年是农历的

A.辛亥年 B.甲午年 C.辛丑年 D.戊戌年

9、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0、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图片是研究哪一历史事件的第一手史料(  

  

A.开国大典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

D.八大二次会议

11、1959年北京同仁堂所创造的产值从1948年16万元增加到1251.9万元,增长78.3倍。这主要得益于同仁堂

A.聘请技术人才

B.引进大量外资

C.完成公私合营

D.打造自主品牌

12、“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你知道“我”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吗?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13、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北京高校被捕学生回校                    曹汝霖等免职令和拒签和约的报道

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C.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D.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14、《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经济地位

C.中国的社会性质

D.当时紧张的斗争形势

15、不属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成就的是(       

A.到1965年,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B.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初步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D.发动“文化大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16、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要发挥“两只手”的作用,这就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和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也即“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和“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上述材料提及的“两只手”指的是(     

A.个人和国家

B.微观和宏观

C.左手和右手

D.市场和政府

17、下图是法国作家布立赛写的历史著作。造成封面上提到的“大劫难”相关的“祸首”是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

C.英国军队

D.日本军队

18、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 《马关条签》签订   B. “公车上书”

C. 组织强学会   D. 创办《中外纪闻》

 

19、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底色,时代铸精神,精神催奋进。下面人物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       

A.艰苦奋斗、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勤政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20、2001年11月11日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了中国加入某世界组织议定书签字仪式。时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代表中国政府在该组织议定书上签字。这一组织是(     

A.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B.华沙条约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

 

 

 

22、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   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衡阳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

 

23、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____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4、小明同学在学完第三单元的内容后,制作了以下的学习卡,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第三单元

 

 

人生名片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出生地:广东省香山县

第9课①   革命

职业:革命先行者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朋友圈:④  

第11课②   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人生挫折:⑤  

单元主题:③  

历史功绩:⑥  

 

 

(1)请你帮他完成学习卡上的内容。

(2)请选择一个对你感触最深的有关孙中山的名言或革命行动,并叙述出来。

25、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

26、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业合作化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________三个阶段,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2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时期

发展状况

原因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

洋务运动的开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发展

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发展的黄金时代

短暂的春天

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___________的推动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发展受挫,凋谢、萎缩

1、帝国主义卷土重来2、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28、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错误:   订正:

 

29、观察如图请将下列战役名称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方框内。

(1)邓世昌壮烈殉国的地点A

(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方B

(3)这次战争的各个战役在地域上有何特点?

30、督办新疆军务的钦差大臣 ______(人物)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状元实业家______(人物)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作家:雨果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

(2)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

(3)材料中的“付诸一炬”指的是什么事件?

(4)它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

32、请简要回答《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3、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那么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被迫开放的港口有哪五个,说出其中两个。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最终也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人开始近代化探索的目的是什么?维新之路和共和之路是哪一阶级探索的方案?

材料二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结合所学指出"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

材料三 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结合所学指出,邓小平提出的"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走自己的道路"是指什么?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开始于党的哪次会议之后?

材料四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这次大会确立的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