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年,在中共中央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 )
A.率先获得解放 B.率先进行土地改革
C.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2、他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他是
A.张之洞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张謇
3、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而颁布了( )
A.《中国土地法》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土地改革法》
D.《双减双交政策》
4、1954年,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5、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A.实现祖国统一
B.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C.进行土地改革
D.恢复国民经济
6、“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地点是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武昌
7、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的会议是( )
A.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8、中国近代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最能体现作者描述状况的是某不平等条约中的哪项规定
A.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D.允许外国驻兵山海关至北京铁路沿线要地
9、近代以来,盘踞在中国北方的一只贪婪的“黑熊”侵吞中国北方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只“黑熊”是( )
A.俄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10、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不仅洗雪了中国的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和澳门的繁荣与稳定。请问,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1、某革命历史展馆展出了“新四军”“八路军”的袖章,应该出现于下列哪一时期?(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2、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一大
D.中共三大
13、中国有一座城市,它曾经是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座城市是( )
A. 天津 B. 重庆 C. 上海 D. 北京
14、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人还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B.苏联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
C.中美之间没有共同利益
D.美国政府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
15、下列不属于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的是( )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建成和谐社会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全面深化改革
16、(下图所示)正在和邓小平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的英国首相是( )
A.普京
B.伊丽莎白女王
C.撒切尔夫人
D.特朗普
17、1904年,美国举办圣路易斯世博会,清政府派出皇贝子溥伦率官员代表中国参展,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以官方名义登上世博会舞台。有人说此时的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主要是因为
A.清政府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B.北京东交民巷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海关等税收成为4.5亿两白银赔款的担保
18、如图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
A.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B.经济特区扩大了对外经济交流
C.世界贸易组织在此时正式成立
D.中国入世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19、“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人物中谁与此诗句有关( )
A. 毛泽东、周恩来
B. 刘伯承、邓小平
C. 彭德怀、贺龙
D. 粟裕、陈毅
20、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下面《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月色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第五条 ,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
A.加强经济交流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文化交流
D.鼓励台胞回乡探亲
21、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战斗志的战役是________。
22、同盟会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意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________、创建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_______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 ___________。
(3)种植园和 _________为英国带来了巨额利润。
(4)1785年,瓦特改进的______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25、中国近代禁烟英雄是______;状元实业家是______。
26、1839年6月3日_________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__________海滩当众销毁。
27、____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28、百万雄师过大江指___________战役:1949.4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______。影响、作用、意义:___________
29、________是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0、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__”号交接入列,增强了国防能力。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改名为________,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内涵有哪些?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内容是什么?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2、列举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哪几次重大调整,有何共同意义?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33、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彻底摧毁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社会变革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引导农民参加了什么组织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运动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从农村开始改革,在农村实行新的“经济制度”与开辟了“一条新路”各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回答的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34、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5万余人,毙伤日军2万余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中方战役指挥是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
——摘编自《从此鬼子不猖狂》
材料二 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给以重创。日军死伤惨重,基层军官损失殆尽,无法组织有效抵抗,被迫空投两百多名军官加强力量。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战役的情况?这次战役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解读武汉会战。(可从重点战役、影响等角度叙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次战役的相同点。
(4)请你用一个词形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