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关于两岸交流,习近平指出:“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这表达了大陆领导人
A.继续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意愿
B.扩大两岸政治分歧的意愿
C.认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没有任何障碍
D.打破两岸隔绝状态的意愿
2、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即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中央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D.满汉地主阶级联合镇压
3、下面是小明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摘要中的要点涉及的会议是( )
时间:1945年4月 内容: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4、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D.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5、以下内容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清政府( )
A.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C.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6、据统计,1995—2005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三倍,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这主要得益于( )
A.世界贸易组织
B.欧盟影响扩大
C.世界银行的推动
D.跨国公司的发展
7、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 )
A.日本东京
B.湖北武昌
C.檀香山
D.江苏南京
8、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体现的共同时代主题是
A.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B.批判封建礼教
C.宣传抗日救亡 D.追求民主科学
9、“中国人民不能容忍外国的侵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自己的邻国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这句话周恩来是针对哪一事件而发表的
A.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B.帝国主义破坏万隆会议
C.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
D.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
10、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在京畿一带,义和团“一倡百和,从者如归。城市乡镇,遍设神坛,坛旁刀戟林立”。这
A. 增强了中国人民反清的斗争信心
B. 体现了政府对义和团运动的扶持
C. 反映出国内阶级矛盾的尖锐
D. 是对严峻的民族危机的回应
11、《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最初为鲜卑语。后来有一位皇帝规定以汉语为正音,禁用本族语,这首歌就被翻译成汉语并保留至今。材料中的这位皇帝是( )
A. 曹丕 B. 司马炎 C. 苻坚 D. 元宏
1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前,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存在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这种局面得到扭转是通过
A.国有企业改革
B.民营企业改革
C.外资企业改革
D.个体经济改革
13、紫云县有苗族、布依族、汉族、仡佬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按劳分配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下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③工人阶级的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国歌还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警示国人要
A.居安思危
B.奋发图强
C.知耻后勇
D.不畏艰险
1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变局论”在思想界流行开来。在这股思想潮流影响下,清政府
A.掀起了洋务运动
B.开展了戊戌变法运动
C.废除了科举制度
D.同意民间办厂
17、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18、“大不列颠(英国)攻打中国沿海各地,占领北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并得到物质上的保证……应该在夺取北京以后永远占领广州。”(《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材料所述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中与他出生的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
A. 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 B. 出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 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 出生于1978年,取名文革
20、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C.洋务运动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1、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文艺工作者,作品屡获国际奖项。2012年,中国作家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2、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1)1997年中共十五大_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2)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012年中共十八大把_________________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3、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五四运动期间,李大钊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2)1929年12月,三湾改编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3)1941年底开始的第三次武汉会战,中国军队最终赢得胜利,振奋人心。
(4)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
24、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________胜利,粉碎了日军“________”的神话。
知识点2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25、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产阶级思想色彩的施政方案《________》。
26、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国防、科技上取得一系列骄人的成就。
(1)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 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交接入列。
27、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材料一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炼钢铁;③特区;④两个凡是;⑤一带一路;⑥原子弹;⑦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1)将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
28、背景: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_____与民主。
29、近代史上查禁鸦片、领导销烟、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是 ______ ;发动金田起义、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 ______ 。
30、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阐述了_____的理论;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_____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3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并最终取得抗战胜利。回答以下问题。
(1)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于什么事件?
(2)中国军民“血肉筑长城”,请举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取得胜利的两个战役?
(3)请问: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随着抗战的胜利,被日本统治达50年之久的什么地方回到了祖国怀抱?
(4)为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哪里召开了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什么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哪里?202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6)请你从家国情怀之世界意识谈谈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32、1894年,日本人在福州开办纺织、印刷等数十家工厂,大量产品倾销市场,导致当地手工业作坊纷纷倒闭。以上场景是否符合史实,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33、请阅读下列材料:
(1)张謇投资实业的目的是什么?
(2)张謇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分析张謇的企业在一战中发展和一战后走下坡路的原因是什么?
34、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扣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四则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2)图2中的人物为了宣传变革思想,创办了什么报刊?
(3)图3人物领导了一次伟大的运动,这次运动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图4人物所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始标志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