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 蒋介石 B. 彭德怀
C. 李宗仁 D. 叶挺
2、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自强与求富②变法维新③民主共和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3、下列图片可以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最准确的表述为( )
A. 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B. 发展变化的国共两党关系
C. 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D.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4、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 )
A.1911年 B.1921年 C.1928年 D.1949年
5、下列事件与结果关联正确的是
选项 | 事件 | 结果 |
A | 1895年春,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 获得成功,影响深远 |
B | 康、梁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 百日维新,正式开始 |
C |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 变法运动,揭开序幕 |
D |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法令 | 遭到镇压,改革失败 |
A.A
B.B
C.C
D.D
6、近代中国,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不仅是社会变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时更因其时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意义。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指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在解放战争中,某次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基本解放。该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8、“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使作者感触至深的历史事件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甲午战败,日本割占中国领土
C.鸦片洋货的泛滥 D.戊戌变法的失败
9、以下对应关系搭配恰当的一组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C. 抗美援朝﹣﹣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D. 土地改革完成﹣﹣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10、他曾是军事学校饱受讽刺的学生、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他颁布的法典今天仍在法国施行……他一生的经历至今仍使无数人心驰神往。“他”是(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伯斯庇
D.拿破仑
11、1953年,北京首次发行面粉购买证,到1962年,北京共有55类290种日用品实行凭票供应。1993年5月使用了40年的商品票证在北京退出了历史舞台。决定商品票证生与灭的关键因素是( )
A.人口数量的管控强弱
B.社会经济的发展快慢
C.文化艺术的繁荣程度
D.城市改革的政策力度
12、“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这段话可以看出商鞅推行变法赏罚分明。商鞅在军事上的奖励措施是( )
A.免除徭役
B.奖励军功
C.赏赐金钱
D.赐予奴隶
13、识读“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各部门投资比例表,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部门 | 工业 | 农林水利 | 交通运输 | 文化教育 | 其他 |
比例 | 58.2% | 7.6% | 19.2% | 7.2% | 7.8% |
注: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为1:7.9。
A.“一五计划”侧重发展农业
B.“一五计划”使各行各业协调发展
C.“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14、民国25年至26年,日本军队通过调查和情报,完成了《支那(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侮辱称呼)军队一览表》《支那军事调查》《支那航空一览表》《支那现用飞机调查》等报告。由此可见,日本( )
A.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B.准备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C.为发动九一八事变搜集情报
D.准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5、“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 )
A.刘少奇被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致死
B.谭震林等人被污蔑为“二月逆流”
C.林彪被迫外逃并被摔死在蒙古
D.毛泽东逝世没有活到万岁万万岁
16、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事件是( )
A.孟良崮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7、20世纪20年代传唱的一首《国民革命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是指
A.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B.段祺瑞 冯国璋 张作霖
C.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D.阎锡山 冯玉祥 张学良
18、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凡有超越于实践并自奉为绝对的‘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科学,就没有真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其目的是为了
A.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B.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C.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D.牢记马列主义的条文
19、从《时局图》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沙俄“势力范围”在中国的西北地区
C.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南京条约》
20、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两次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甲午中日战争 D.“亚罗号事件”
21、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以后,颁布了《______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3年,为了推翻清政府,太平天国开始进行______和西征。
22、观察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开国大典,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B.先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
C.沿江开放城市起“龙尾”作用的城市。
23、1839年,______领导了虎门销烟;______收复新疆。
24、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如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______ 。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 ______ 。
25、民国元年的时间是——________。
26、下图是_____在_____会议上作报告。
27、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并于 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____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28、________和________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29、民主与法律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文革中_______含冤病逝,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30、______(地名)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31、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2、近代中国社会急剧变动,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都呈现出明显的近代化趋势。清末状元张謇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1)请列举一例张謇创办的近代民族企业?张謇的救国主张是什么?
(2)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六百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整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此外,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根据材料,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呈现什么特点?造成此时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在区域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前途的认识。
33、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多久,意义是什么?
34、历史图片是珍贵的史料,是研究历史的资料。阅读下列中国外交活动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中国代表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
乔冠华开怀大笑
(1)材料一中的条约是在哪一次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该条约签订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中,中国取得了怎样的外交成就?
(3)材料三的图片“乔冠华开怀大笑”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近代中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点的最大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