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天水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斗争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D.运动重心由上海转移到北京

2、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马关条约》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

《天津条约》

清政府最终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A.A

B.B

C.C

D.D

3、每到春节便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恭喜恭喜》是由陈歌辛于1945年创作、1946年公开发表的。其中有段歌词:“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当时歌曲描写的“恭喜”的事最有可能是指( )

A.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B.北伐战争取得胜利

C.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D.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4、下列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西安事变 D.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5、据统计中日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6、中共八大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是(  )

A. 正确分析了我国的国内主要矛盾

B. 做出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C. 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D. 决定实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7、促进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事件(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中共七大

8、下列毛泽东诗句中,描述下图历史事件的是( )

A.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B.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9、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里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

A.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以改革、改良反帝反封

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实行改革开放

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1、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12、历史学家徐中约认为:“1924年的国共合作只不过是一场追求利益的结合”。当时,国共两党共同的利益追求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驱除跶虏、恢复中华”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3、袁世凯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无限期连任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解散国民党  ⑤解散国会

A.①③②④⑤ B.②①⑤④③ C.③④⑤②① D.④②①⑤③

14、有人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其中的“新器”和“旧物”分别指( )

A.新式武器和旧的制度

B.新的制度和旧式武器

C.新的思想和旧式武器

D.新的文化和旧的制度

15、下表显示的中美贸易趋向,对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78

865

324

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中美正式建交

D.冷战结束

16、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平均主义

17、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开放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并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因为哪一条约的签订(     

A.《虎门条约》

B.《天津条约》

C.《望厦条约》

D.《北京条约》

18、有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被东方小国打败”是指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下列图片表明:

A.一个中国原则得到世界认可

B.和平统一已成定局

C.海峡两岸交流合作得到深化

D.两岸关系一帆风顺

20、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这场灾难而言,它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使中国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B.使中国出现了彻底的和平

C.使中华民族觉醒,成为世界强国

D.使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是中国政治、经济等近代化的全面起步。”以上表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2、桥不仅展示了建筑之美,而且见证着历史发展。

(1)______战争中,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2)红军长征途中在大渡河上通过的铁索桥是__________

(3)“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________桥畔中国军人的怒吼,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23、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4、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 )

25、“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以定人同归于尽”。由此场景的史实是  (   )

A. 虎门销烟   B. 太平天国运动   C. 黄海海战   D. 三元里抗英。

26、下图是___________,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27、(1)公元前3100年左右,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金字塔是这一王国的文明象征,那么,这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

(2)基督教的创始人是传说中的_____;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____

(3)文艺复兴的先驱是_____,其长篇诗作是_____

28、_________________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_________________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29、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_______

30、1844年中美______________中法_____________签订。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法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制定的?

(2)1954年的哪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法律的性质是什么?

(3)“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法治遭到破坏,这一时期的最大的冤案的受害者是谁?这场动乱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2014年10月,哪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5)你认为应该怎样加强我国的民主与法治?

32、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不同阶段的口号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33、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何重要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一部思想解放史,就是一部互融交流的文明发展史。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变革开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达·芬奇)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达·芬奇“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思潮?材料中“经院的暗室”和“色彩缤纷的新天地”分别指什么时代?

(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两幅达·芬奇的主要代表作品,回答图片中的人物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

(3)以但丁为代表的文学家、思想家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正如国王路易十六所说:是伏尔秦灭亡了法国。当然,灭亡的不是法国,只是专制制度。

——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世界通史》

(4)伏尔泰是什么运动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的中心在哪里?这场运动给该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在哪个家国得到具体贯彻?

(6)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上述思想观念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