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北京2022年冬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时强调,要“把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重点强调了
A.新发展理念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2、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平均地权
C. 减租减息
D. 耕者有其田
3、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里的留给欧洲的“文明”主要是指 ( )
A.开创了长治久安的治国经验
B.建立了最早的民主政治国家
C.开创了最为完美的雕刻艺术
D.开创了欧洲法制建设的理论
4、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指出:青年应“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材料旨在说明
A. 《新青年》得到广大青年的认可
B. 李大钊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C. 李大钊希冀新青年勇担重任
D. 青年学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
5、1916年,有一篇檄文如此写道: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篇文章声讨的历史人物是( )
A.李鸿章
B.宣统帝
C.袁世凯
D.蒋介石
6、恩格斯说到某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 日本
B. 英国
C. 俄国
D. 法国
7、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成果是( )
A.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 B. 罢免了三个卖国外交官员的职务
C. 中国代表拒绝在在德和约上签字 D. 废除了“二十一条”
8、20世纪以后,中国的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下列作家及其作品的搭配错误的是()
A.鲁迅——《阿Q正传》
B.郭沫若——《女神》
C.茅盾——《雷雨》
D.老舍——《骆驼祥子》
9、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主要是因为( )
A. 仅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不改变封建制度 B.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制
C. 顽固派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D. 国内矛盾激化,社会动荡
10、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发动护国战争,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讨袁”的原因是
A.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B.袁世凯接受就任临时大总统
C.袁世凯指使亲信刺杀宋教仁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1、与“1954年9月”“北京”“第一”“社会主义”这些要素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2、公车上书与百日维新的关系是( )
A. 公车上书是维新变法的政治背景
B. 维新变法是公车上书的结果
C. 公车上书是维新变法的序幕
D. 维新变法是公车上书的逆转
13、据“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列强侵略、反对封建主义”等关键信息确定的主题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台湾民众的抵抗
14、1935年底,北平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九一八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国民革命
15、《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帝国主义列强表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态度反映出的问题实质是
A.慈禧太后控制的清政府与列强恢复了友好关系
B.慈禧太后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C.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地大物博,慈禧太后慷慨大方
16、1920年来华访问的美国哲学家杜威在演讲中指出:“(如果)没有一场基于理念转变的社会转型,中国是不可能改变的。”引发了中国青年学生的强烈共鸣。同年,英国哲学家罗素也来到中国,他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孝亲观念,并称社会改造问题求之古人。他的演讲并未在中国知识分子中引起太大反响。这反映了( )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中国知识分子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C.改造社会是当前中国的首要任务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17、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最能体现作者描述状况的是某不平等条约中的哪项规定
A.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D.割占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18、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下列选项中与该会议不相符的是( )
A.实行土地改革
B.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
C.决定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19、十九世纪末,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烈强瓜分的危险。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这就是"戊戌变法"。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
A. 废除八股 B. 奖励实业 C. 精减机构 D. 编练新军
20、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张謇——戊戌变法
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21、1895年春,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邹容的《_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22、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_____。
23、图一人物是____,他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宣传维新变法思想。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图二人物____与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图一 图二
24、1859年,为重振太平天国,洪仁玕制定《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1862年,洋务派创立了中国第一所近代新式学校________。
25、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6、长征途中召开的_______,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78年召开的_______,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7、______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8、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_____。
29、________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0、1949-1956年被称为____________;1956-1976被称为____________;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____________。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社会性质是____________社会,1956年三大改造之后进入____________。
31、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2、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我国坚持的外交原则是什么?
(2)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中国代表。
(3)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
(4)21世纪初,我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的事例。
(5)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外交地位的变化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33、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艺复兴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潮是什么?
(3)文艺复兴运动有何影响?
34、材料一:1945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指出,谈判“自然必须作一定的让步……”“无此让步,不能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不能取得政治上的主动地位,不能取得国际舆论和国内中间派的同情,不能换得我党的合法地位和和平局面。”。
材料二: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后,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下,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确定的蘑菇战术,依靠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地形,与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在陕北高原周旋,使其始终无法准确获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的位置,而不得不往返奔波,疲于奔命,造成补给等方面的严重困难,士气低落。而人民解放军则选择有利时机和地形,寻机歼敌,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共歼敌1.4万余人。
(1)材料一中的“谈判”指的是哪次谈判?
(2)材料二中西北野战军撤离延安的背景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