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为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实现共产主义”
C.“两个100年”奋斗目标
D.“三步走”战略
2、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
C.渡江战役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3、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四位同学对条约内容进行逐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正确的有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4、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 )
A.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 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
5、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你可以得到以下哪个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 )
A.张之洞
B.张謇
C.李鸿章
D.詹天佑
6、“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7、“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新青年》 B.《民报》 C.《狂人日记》 D.《革命军》
8、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接连不断地爆发了民族冲突与战争,这些冲突与战争大都是由民族问题引起的,民族分裂的情绪持续扩散。而我国却向世人展示了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景象,□□□□□□□□是我国的一大政治优势,它使各族人民既各得其所,又同舟共济。□□□□□□□□应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改革开放基本国策
9、1958年,毛泽东在一首诗歌中写道:“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在这里“舜尧”是比喻
A.治国圣贤
B.具备民族美德的人
C.开国元勋
D.能够改天换地的人
10、中国人民海军、空军和火箭军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空军、火箭军、海军
B.海军、空军、火箭军
C.海军、火箭军、空军
D.火箭军、海军、空军
1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参与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C.推进了西部大开发
D.标志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12、“上海机器织布局成立后获得10年专利权,它明确规定‘无论华人、洋人均不得于限内另自纺织’,1878年英商企图在上海成立英中上海机器棉纺织公司,1882年美商图谋在上海创设纺纱公司,都因中国上海机器织布局这一规定而未能得逞。”这反映了洋务运动( )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C.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
D.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方式变革
13、义和团重创八国联军的战役是( )
A. 虎门战役 B. 大沽口战役 C. 青浦战役 D. 廊坊、杨村战役
14、“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火烧圆明园
B.痛击阿古柏
C.旅顺大屠杀
D.廊坊阻击战
15、2022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六十九周年。下列歌词与那个时期有关的( )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学习雷锋好榜样”
D.“大海航行靠舵手”
16、当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中国进行了一次集体亮相;这一事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
A.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下去
17、1995 年,党和政府为了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实施了( )
A. 义务教育 B. 开展“希望工程”
C. 恢复高考制度 D. 科教兴国战略
18、“有北京大学等十三校,学生三千余名,手持白旗,陆续到天安门前齐聚,议定列队游行。先至东交民巷西口,经使馆巡捕拦阻,遂至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持砖乱掷,执木殴人,兵警拦阻,均置不理……经当场拿获滋事学生多名,由厅预审,送交法庭讯办……”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公车上书 B. 五四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戊戌变法
19、新中国成立后,为圆“社会主义制度梦”实行了 ;为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梦进行了改革开放;现在全国人民朝着中国的腾飞梦前进。下列填人方框的内容是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联产承包 D. 改革开放
20、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政府采取的策略是(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 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21、(题文)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________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________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2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提出的八字方针的内容是(_____)。
2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____
24、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最庞大、________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________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________________社会的深渊。
25、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________革命政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__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主张。
26、新中国成立后,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____.
(3)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___。
(4)1986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_________。
27、读《三大战役示意图》,①处为_____,解放东北全境;②处为_____,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③处为_____,使华北基本解放。(填写战役名称)
28、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9、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________年发动了全面内战。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___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两面大旗?“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此运动的口号分别指什么?
(2)什么杂志和哪所大学成为这次运动阵地?
(3)列举两个此运动两个代表人物?
(4)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态度?
32、列举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和模范人物。
33、写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南京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关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丑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新中国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项目 | 内容 |
基本制度的建立 |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时间及标志 |
探索中的曲折 | (2)列举出1958年探索道路上的两大失误 |
伟大的历史转折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 |
理论的创新 | (4)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通过以上探究,你有哪些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