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秦始皇即位之初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号曰皇帝,闻太古有…死而以行为溢。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除溢法。这反映了(     

A.王权与神权结合

B.中央集权高度集中

C.皇权至上的理念

D.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2、有人认为,军机处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精简、扁平的政府机构:只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两层人员,有官无吏,且队伍精干,工作流程简便,是一个中性的、非政治化的行政工具。军机处的设置在客观上(     

A.促进决策机制合理化

B.改变了中枢人员结构

C.增强了政府治理能力

D.有利于提升行政效率

3、下图为中国近代史上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

B.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C.挫败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改变了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

4、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一直朝着资本主义现代化方向发展”,但“这一运动发生后,中国现代化开始转变为社会主义方向”。该学者所指的“运动”是(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5、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购买了大片低洼的沼泽地并加以治理,不仅种植粮食,还凿水池养鱼,筑舍养猪,种植果木蔬菜,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颇丰。材料中的现象说明(     

A.江南存在农业的多种经营

B.经济作物品种多、种植广

C.农业发展推动手工业进步

D.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

6、如表反映了1661—1859年清朝土地与人口变化概况。据此可推知,当时(     

时间/年

1661

1724

1753

1766

1812

1833

1859

耕地面积/万顷

549

724

780

781

791

742

772

人口/亿人

1.05

1.31

1.84

2.08

3.62

3.99

4.32

A.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B.清朝国运由盛转衰

C.国内经济异常繁荣

D.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

7、民国初年,政府采取的一些鼓励垦荒的措施,刺激资本主义土地经营的发展,新式资本主义农场在辛亥革命前垦殖公司的基础上边有了扩展。1912年,全国有农垦公司59家,资本为286万元;至1919年增加到100家,资本为1244万余元。这些新式农场的出现(     

A.有利于冲破封建制度对农村经济的桎梏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D.得益于社会环境的根本改善

8、明代设立“三司”管理地方,由承宣布政使司掌管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刑狱,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三司互不隶属,重大事宜须由三司共同讨论,形成决议,上报中央。由此可知,明代“三司”制度(     

A.造成了地方机构臃肿

B.改变了省的基本格局

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D.有效杜绝了腐败现象

9、清朝某条约中有如下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外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与此条约有关的地区是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0、1924—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这主要得益于(     

A.三民主义的指导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国共合作的建立

D.共产国际的援助

11、嘉庆时期,政府重修了全国地理总志——《大清一统志》,其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了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将清代以前未包括的“三北地区(即西北、北部、东北)”完全纳入其中,可谓是有史以来最完善的地理总志之一。该志的修订(       

A.推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

B.反映了当时文教事业日益繁荣

C.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适应了大一统国家的政治需要

12、示意图有助于呈现历史发展的概貌。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可以看出该时期(     

A.社会高度繁荣

B.藩镇割据严重

C.江南经济开发

D.政权更迭频繁

13、明万历年间,苏州“城中机户数千”,雇工“数千人”。乾隆时,苏州东半城更是“专其业者不啻万家”,“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这反映当时江南地区(     

A.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民营丝织业得以较大发展

C.全国普及雇佣劳动

D.政府鼓励民间丝织业发展

14、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地区诞生了良渚文化。与良渚文化处于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是(     

A.仰韶文化

B.河姆渡文化

C.红山文化

D.大汶口文化

15、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我国(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C.农民获得了彻底的解放

D.民主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16、绍兴和议签订后,宋金结束了多年的战争生活。两国通过榷场贸易,丰富了两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说明,绍兴和议(     

A.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

B.使南宋与金实现永久和平

C.使南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D.促进了宋金之间的社会交往

17、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北方民族内迁形势图。该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社会转型华夏认同

B.政局动荡民族交融

C.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D.专制强化版图定型

18、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期间,发表“南方谈话”。根据下表,“南方谈话”旨在(     

时间

地点

邓小平讲话摘要

1月18日

武汉

“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关键是要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就要靠改革开放”

1月20日

深圳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1月25日

珠海

“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

1月31日

上海

“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

A.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B.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

C.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

19、1912年12月1日,梁启超在天津出版《庸言报》第一号,其中“建言”栏所刊内容全是针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的通论、专论、杂论、讲演等文稿,梁启超在《庸言报》各栏目上所发表文章类型统计如下图(单位:篇)。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建设新政权热情高涨

B.民众启蒙成为学者关注重点

C.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之争激烈

D.新文化运动的群众基础广泛

20、据统计,在东晋权力中心的录尚书事、侍中、中书兼令、尚书令仆等职位中,任官者162人次,其中士族127人次;荆、扬、徐几个重要都督区的都督,也基本上由当权士族担任。由此可知,东晋时期

A.举贤不及士族

B.士族把持政权

C.专制皇权巩固

D.权力重心下移

21、1948年,解放区广泛传唱:“老百姓呀管村庄,讲民主呀爱地方,大家快活喜洋洋。”这是歌曲《山那边哟好地方》的歌词,这说明(     

A.土地改革顺应民主政权建设

B.歌曲是政治宣传的新途径

C.农民在政治上翻身当家作主

D.大生产运动得到广泛开展

22、19世纪末,翻译家严复决定将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学》译介到中国。他在编辑过程中弱化了该书的“伦理价值”,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解读国际关系,并自创了“天演论”一词。1898年4月,严复译著《天演论》出版。据此可知,严复的做法(     

A.旨在遏制民主革命的蔓延

B.为维新变法营造了舆论氛围

C.推动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D.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提升

23、唐初沿袭隋三省六部制,中书舍人草拟诏令,皇帝画敕以示同意,门下长官负责审查。门下时常封驳中书诏令要求重拟,耗时颇多。玄宗年间,置政事堂,以此作为中书门下合议之处。据此可知,政事堂的设立(     

A.有利于分化事权加强皇权

B.改变了中枢机构决策方式

C.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D.保证了皇帝诏令顺利执行

24、下图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结构图,图中三处空格处从左到右依次应填(       

A.皇帝制度地方官制中央官制

B.地方官制中央官制皇帝制度

C.中央官制皇帝制度地方官制

D.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官制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西北:

(1)明朝末年,鞑靼分为______________,瓦剌被称为_______。清军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遣使进贡。

(2)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_______部的首领_______势力强大,占据_______,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长期斗争,最终在_______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

(3)原受准噶尔部统治的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______________兄弟起兵反清,很快也被平定。

(4)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_______,总领军政事务。

26、________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________。禹死后,其子启即位,________代替了________________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27、积极方面

(1)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________________革命。

(2)这次革命推翻了________,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________政体,传播了___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________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________思想的藩篱,打击了________,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8、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_______,分设巡抚、总督治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______________辖区和______________辖区。

29、秦朝确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在中央机设置三公九卿制度。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31、646年孝德天皇开始_________经过半个多世纪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32、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________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33、明朝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

(1)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_》、徐光启的《_______》和_______的《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关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

(2)_______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______________学名著。

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问题思考:历代中央行政中枢制度经历了那几个重要演变阶段?

36、宋元时期农业的成就?

37、什么叫华北事变?

38、近代史上,为了抗击共同的敌人,共产党和国民党先后进行了两次合作,现在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国共两党的高层正在频频接触。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两党合作后,共同领导了一场什么革命运动?

(2)抗日战争开始后,两党再次合作,请写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组成的统一战线的名称。写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历史上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果,对我们有何启示?

 

39、文艺复兴的性质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