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亥革命后,有些地方士人谈到孙中山是新皇帝,他们不了解总统这个专门名词,认为它只不过是更高头衔的一个委婉的说法,甚至视共和与帝制无甚区别,且时以帝制之观念解释共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封建帝制尚未废除
C.民主宪法尚未制定
D.封建势力污蔑革命
2、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重要的转折点,影响巨大,在客观上推动了( )
A.南北经济的进一步联系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北方再次成为政治重心
D.佛教大规模传播
3、《齐民要术》吸收了荀子等人的主张要求“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还吸收了《尚书》中:“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的主张。这说明( )
A.统治阶级推崇儒家文化
B.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发展
D.儒家思想影响农业理念
4、表是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一厂资本额与利润状况表。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
年份 | 锭数 | 资本额/两 | 利润/两 |
1912 | 40800 | 1130000 | 326985.232 |
1913 | 40800 | 1130000 | 367691.972 |
1914 | 40800 | 1130000 | 347573.760 |
1915 | 60000 | 2000000 | 275649.933 |
1916 | 60000 | 2000000 | 62920.316 |
1917 | 60000 | 2000000 | 796768.530 |
1918 | 60000 | 2000000 | 638669.775 |
1919 | 60000 | 2500000 | 2644451.615 |
1920 | 60000 | 2500000 | 2077007.445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列强加快了对华资本输出
C.提倡国货运动取得巨大成功
D.新文化运动具备经济基础
5、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回忆:“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村里所有人都说:你去了只管选毛主席!当时最大的任务是实现父老乡亲们的殷切嘱托:一定要把毛主席选上!”申纪兰的这段经历,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
A.政治协商制度具有优越性
B.人大制度的人民民主原则
C.人大制度的社会主义原则
D.女性社会地位的普遍提高
6、下图的宣传单中印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学校罢课,商界罢市,期促政府之反省”等语句。这份宣传单可用来研究( )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护法运动
7、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他们的共同贡献是(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C.推动了民族融合
D.阻碍了海外贸易发展
8、“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三字经》中这段内容所指的是( )
A.从部落到国家形成时期
B.西周“共和行政”时期
C.西汉王朝文景之治时期
D.唐朝的贞观至开元时期
9、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政权的更迭与民族交融
D.经济的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0、王淦昌教授谈起建国初他的一段经历时说:“尽管我生于农村……但对于地主如何剥削农民、压迫农民并不了解……最重要的是使我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农民组织起来,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他的经历是参加了( )
A.土地改革运动
B.“银元之战”
C.“米棉之战”
D.抗美援朝战争
11、1901年,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发布上谕称:“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法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此处慈禧所说的西政之本源是指( )
A.器物
B.制度
C.军事
D.文化
12、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本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这反映了( )
A.美洲文明彻底消失
B.殖民主义者的罪恶
C.西方文明得以传播
D.玛雅文明从此衰落
13、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天空,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的“光芒四射”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
①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②大运河开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③科举制扩大了国家选拔人才的范围④曲辕犁促进了古代农业工具的改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 “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国家应撇开政治分歧,加强团结,为会议的成功而努力。”通过这次国际会议,中国( )
A.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C.取消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D.冲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外交孤立
15、下表为1842-1844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借助这些条约,列强
1842年 | 中英《南京条约》 |
1843年 | 中英《虎门条约》 |
1844年 |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浦条约》 |
A.打开了中国市场
B.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掀起了瓜分狂潮
D.获得了在华驻扎军队权
16、1937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后。野蛮推行“以人换煤”的血腥政策被剥削残害至死的矿工尸体堆放的坑道,被人们称为“万人坑”。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8年中,掠煤达1400多万吨,6万多名矿工被摧残致死。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这是日本侵华罪行的铁证
B.日本侵华以经济掠夺为主,政治掠夺为辅
C.日本侵华由局部发展为全面
D.大同地区成为日本侵华的唯一能源基地
17、东汉后期,太学生联合世族官员结为“部党”,借助儒家伦理大肆营造舆论,开展反对宦官擅权的政治斗争,时称“党人清议”,最终遭到镇压。东汉时期的清议运动( )
A.塑造了清正的舆论环境
B.折射出政坛的黑暗腐朽
C.客观上使外戚势力崛起
D.凸显了儒学的教化功能
18、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这个共识是指( )
A.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保留军队
D.台湾工商界人士可回大陆投资
19、1908年清政府出台的《钦定宪法大纲》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立宪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典论”。立宪派先后掀起3次请愿速开国会运动遭到清政府否决。这一举措( )
A.缓和立宪派与清政府矛盾
B.加速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C.推动近代中国改革的深化
D.直接导致武昌起义爆发
20、敦煌悬泉置遗址(驿站)出土的汉简记载,该驿站有官卒徒御37人、传马40匹和传车10多辆。在当时敦煌郡东西300千米的地面上有9座类似的机构。简文中有“郡当西域空道,案厩置九所……”的记录。这反映了( )
A.亭传邮驿是古代官方的交通机构
B.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C.边疆稳定是基层治理的有效成果
D.道路畅通是政令统一的重要基础
21、下图为张文元的漫画,刊登在1949年的《上海新闻日报》上,漫画中有“蒋家店台湾分店”的文字。此漫画揭示了( )
A.美国放弃扶蒋反共政策
B.国民党借台湾负隅顽抗
C.国民政府最终众叛亲离
D.美国对蒋彻底失去信心
22、邓小平在1948年4月指出:去年的战略行动,我们由黄河到长江跃进了一千里,中国从北到南没有多少个一千里,从长江再跃进一千里就到了广东、福建的边界,剩下不到一千里了,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就要垮台了。“我们去年的战略行动”( )
A.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B.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C.解放了东北广大的地区
D.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
23、东汉后期,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主要因为其活动触犯了( )
A.宦官利益
B.外戚权势
C.皇帝权威
D.士族权益
24、南宋时期,南方士人在政府中占压倒性名数,与东晋南朝“侨人”掌权之格局大为不同。到元朝时,有南人抱怨“今世之士,生于南方者,为时所弃,恒不得为显官”,甚至有人为求仕不得不“诡籍于北,而讳弃父母之邦”。这种变化说明元朝( )
A.文化重心与政治中心重合
B.士人价值观念的根本改变
C.统治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D.南人被排斥在统治阶级外
25、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1)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_______,学习国外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_______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_______个沿海港口城市。
26、中国共产党诞生
(1)成立: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现在上海后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确定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__,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_____任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______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口号的提出,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
28、(1)北宋东京和南宋________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2)元朝恢复________的旧称杭州,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
(3)元________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29、其中的“华北自治运动”激起北平学生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________
30、美国国会掌握立法权,国会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31、在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专号”上,________发表了《________》,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2、(1)请将试题中对应的选项内容链接
A.中日甲午战争___________①《权利法案》
B.英:君主立宪制___________②《马关条约》
C.第一次鸦片战争___________③《南京条约》
D.辛亥革命___________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填空
(1)罗马法的开端是①___________
(2)三民主义是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和民生主义。
(3)《资政新篇》具有④________色彩的施政方案。
33、宋元两朝,_______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_______,不拘法度。
34、中国古代经济非常发达,近代被迫进行经济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约·罗伯茨《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1)材料一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结合所学,从改进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和水利灌溉的角度,分别列举一例证明这一特征。
材料二宋统一南方后,于公元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这是沿袭唐制设置的第一个市舶司。以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市舶司合称“三司”。《元丰市舶法》的颁布更加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外商人往来频繁,商品交易量大增,市舶收入也随之增加。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材料三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以及行旅、厘捐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
——刘铭传1880年《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
(3)依据材料三,概括刘铭传的主要观点,并说出其观点的指导思想。
35、楚汉战争中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时间?目的?确立了什么制度?地位?
37、百团大战是怎样的一场战役?
3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国共关系”的专题讨论,请你加人他们的活动。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 | 共产党主张与活动 | 国民党主张与活动 | 国共关系 | 结果 |
1921年7月1927年7月 | A | 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合作 | 发动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1927年8月1937年7月 |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长征;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驱逐日寇出中国。 | 国民党“围剿”红军;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 国共对峙 | 红军长征胜利。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关系由对峙走向合作。 |
1937年7月1945年8月 | 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 承担正面战场抗战任务;后期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 B | C |
1945年8月1949年10月前 | 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实行民主政治进行解放战争。 | 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 | 战争状态 | D |
(2)根据上述探讨发现:
A.导致国共关系不断变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B.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创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通过这一活动你有什么感想?
3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途径虽然不同,最终确立的代议制政体民主化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反映出政治民主化是必然趋势。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国家 | 法律(标志) | 国家政体 | 国家元首 | 政府首脑 | 权力中心 |
英国 |
| 君主立宪制 |
| 内阁首相 | 议会 |
美国 | 1787年宪法 |
|
| 总统 | 总统 |
法国 | 1875年宪法 | 总统制共和国 | 总统 | 内阁部长 | 议会 |
德国 | 德意志帝国宪法 |
| 皇帝 |
| 皇帝 |
(2)依据上表,从国家元首的权力、政府首脑的产生、政府首脑与议会的关系三个方面,比较英美两国政体的不同点。
(3)史学界把代议制的建立模式划分为三种:即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根据
例一、二尝试概括法国模式的特点。
例一:英国模式的特点是:民主的力量作坚持不懈的斗争,封建的势力作适时的让步,
整个社会走了渐进改革、不断自我完善的道路。
例二:德国模式的特点是:封建势力强大,民主力量妥协,武力完成统一;封建力量借民主的形式推行专制,以代议制的幌子掩盖专制独裁。法国模式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