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昌江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中写道:“义和团是爱国者,他们爱他们自己的国家胜过爱别的民族的国家……义和团主要是想把我们赶出他们的国家。”作者认为义和团斗争的目的是(       

A.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

B.推翻政府的统治

C.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和西方国家建立平等关系

2、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绩是(  )

A.领导虎门销烟

B.抗击沙俄入侵

C.收复新疆

D.指挥黄海海战

3、通过这些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A. 邓稼先   B. 王进喜   C. 雷锋   D. 焦裕禄

 

4、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是

①《万国公报》

②《民报》

③《国闻报》

④《时务报》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④

5、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强调说:英国人不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她称赞邓小平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这一“天才的创造”指的是

A.“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 萍浏醴起义 B. 镇南关起义

C. 安庆绍兴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7、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B.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8、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9、辛亥革命爆发于

A. 1840年   B. 1895年   C. 1911年   D. 1921年

10、“振兴中华”是中国人的梦想,下列人物中,提出“振兴中华”的是( )

A.陈天华

B.李鸿章

C.康有为

D.孙中山

11、下列成就中,属于一五计划时期取得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2、1984年,实现了中国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为国争光的运动员是(  )

A. 刘长春   B. 贺龙   C. 容国团   D. 许海峰

13、“这是一个彻底的军事共产的制度,所有的农民都按军队编伍,每家养几只鸡、几头猪都有严格的规定,基本上没有私有财产,所有的财产都交给公库,婚丧嫁娶从公库里支取费用。”材料里描述的情况最有可能出自(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北京条约》

1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____中的一次失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

C.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过程

D.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

15、《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提出者是(

A. 洪秀全   B. 石达开   C. 洪仁玕   D. 韦昌辉

 

16、新文化运动中,将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典范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鲁迅   D. 胡适

17、19世纪末,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的变法诏书中,涉及政治改革内容的是(     

A.开办新式学堂

B.编制国家预算

C.裁撤冗官冗员

D.训练新式军队

18、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19、“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挥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材料论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     

A.影响

B.背景

C.结果

D.过程

20、德国《时代周报》指出:“美国优先让全球处于无序状态。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国际合作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参加全球性问题的解决。特朗普被其他国家看作是一种威胁,而美国也成了新的局外人。”有关“美国优先”政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顺应了全球化的趋势

B.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C.有利于美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D.制造了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遏制了全球经济合作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下图是_____出逃所乘飞机残骸。

22、1895年春,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邹容的《_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23、1905年成立的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险级革命政党。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政治纲领闹发为“民族””____”“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24、________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大上,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25、结果:突入台儿庄的日军遭到中国军队________,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

 

26、背景: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________

27、________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__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8、__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________消灭了地主阶级。

29、请举出与下列意义或影响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______ 。

(2)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______ 。

(3)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______ 。

(4)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______ 。

30、虎门销烟的领导者: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一直被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的五四精神是什么?请说出三点

 

32、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目前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请举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的三项重大成就。

(5)举出中国在2001年中国外交成果中的一项。

33、《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影响各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巨变,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旧邦新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二  “辛亥革命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徐锡麟、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等就是明证。”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根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有什么特点?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指出,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林伯渠同志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制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荏苒三十年》

材料四  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激励着人们进行更加激进的活动。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奖励实业,中国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工人阶级力量随之壮大。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金冲及《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3)林伯渠和金冲及认为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材料四中的作者金冲及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